【返校.影評】反思情節太畫出腸 金馬大熱過譽流於情感宣洩

撰文:陳藍
出版:更新:

一套電影帶出訊息,而又令你有所感受和反思,已經是一套成功的電影。《返校》上畫引起的輿論,甚至標籤做抗爭電影,足已証明它是一套成功的電影,只是,挾住今屆金馬獎最多提名的作品之名上畫,自然有更高期望,可是直白都要說句,有點過譽了。

女主角王淨以21歲之齡憑《返校》聲明大噪入圍最佳女主角,其氣質演出確是電影令人最驚喜地方。(《返校》劇照)

《返校》背景發生於六十年代,正值台灣戒嚴時期,政府限制人民言論思想,許多書藉亦被列為禁書,更嚴格審查學生及教師有否私下傳閱書藉,或意圖發表政治言論。劇情講述一間叫翠華中學的校園裡,男主角魏仲庭是校內秘密讀書會的成員,暗中抄寫禁書,某夜,魏跟另一神秘女學生方芮欣於夢中驚醒,發現被困校內。他們在無人的陰森校舍中,揭發讀書會已被政府查封,更有邪靈穿梭校園,二人逐步揭發駭人真相……

+1

電影借翠華中華作為戲中重要符號,將這間被拆毀、被遺棄的學校,象徵住人民逐潮遺忘,那段維持將近40年的台灣戒嚴歷史。導演勸勉觀眾切勿忘記台灣今日擁有一切的民主自由,全部都是前人努力爭取,現在擁有的並非必然,時間愈久,這段歷史悲劇在腦海中逐漸褪色,漸漸由你害怕忘記變成真的忘記,正如電影宣傳提及最多的台詞:「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過多20年,甚至30年,後人擁有的享樂愈多,自由愈多,就會覺得自由是理所當然。

這個訊息對於經過這半年抗爭的香港人,感受尤其深,很多人都以為今日身處的社會已經非常自由,然而沒有察覺這些看來唾手可得的東西,正逐漸消失,導演開宗明義這是一部「致自由」的電影,香港觀眾更加對號入座。然而,有感受有反思,這部作品還是有點過譽。

2. 導演徐漢強憑電影獲得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筆者未看其餘入圍者作品,但導演技巧未算一鳴驚人,比起前幾屆新導演得主,表現稍遜。(《返校》劇照)

電影雖以跳線剪接敍述故事,不過並無礙觀眾了解劇情,反而要批評是電影拍得不夠感染力,劇本裡面人物追求自由的決心,描寫略為直白,就是無論對白還是劇情鋪排都「畫公仔畫出腸」,生怕觀眾看不明,劇情推進乏力,要靠的是觀眾本身對現身社會和過往戒嚴歷史認知去投入,才有特別深的感受。而當我跳出自身對香港近半年環境的感受去看,就發現角色追求的崇高理念,其動機不足令人感動。

至於,若抱恐怖片心態入場的觀眾,也許會失望,事實上導演所運用的嚇人技巧一般,始終作品以劇情及其訊息為主,此等方面筆者就不贅去批評。電影入圍12項金馬獎,無奈觀後感與期望有落差,筆者當然明白,出現此情況,全因今年沒有內地電影報名參與,自然大大增加了其他作品入圍各個獎項的機會。雖然如此,《返校》還是有令人驚喜的地方,女主角王淨演齡尚淺但表演不俗,外表清新可人,不負台灣盛產氣質女演員之名,是未來值得關注的新演員。

3. 電影主題切合香港人近半年的抗爭心情,自然找到相應符號及訊息,然而筆者覺得劇情太過直白,未夠感染力。(《返校》劇照)

觀乎《返校》優先場反應,加上戲中主題,電影應該會在香港取得不錯成績,但若以抗爭電影角度去評論,筆者覺得作品始終有點造作。相比起幾個月前上畫同樣被輿論捧為做抗爭電影的《天氣之子》,此作借環境氣候變化帶出抗爭主題,反而技巧上更為高章,比《返校》的直白來得自然。其實說作品是抗爭電影都只是大家入場觀影的藉口,想起之前跟朋友在臉書討論電影時就說過一句, 「如果睇《返校》會動容的話,咁點解唔將呢份情緒放去現實嘅抗爭運動呢?」付錢入場,然後散場時喊兩喊,心裡嗌句口號,網上呼籲一下,情緒找到出口,但,這並非叫「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