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明與春嬌》十周年 何以跟觀眾由志同道合變成後巷的陌路人

撰文:許育民
出版:更新:

2010年3月25日,由彭浩翔執導,楊千嬅、余文樂主演的電影《志明與春嬌》上畫,當年合拍片正盛,該片以本土電影姿態上映。沒有了內地市場,而且因為用上大量廣東話粗口對白,被列為三級,故上畫以來一直沒被看好。
但電影就是靠口碑,上畫後得網民大力推祟,結果映期播足一個月,最後更錄得$632萬港元票房,以三級片來說相當不錯。票房收得還是其次,能夠營造一股潮流文化才是創作人的最高成就。電影由角色、對白、眼鏡、主題音樂到取景地,統統都成為年輕人追捧對象,更延伸到一系列3集。奈何這個電影品牌,十年間起了重大變化,去到近年更似乎愈走愈遠,你還記得愛過它的所有嗎?

這幕定情戲,就發生在那位於觀塘牛頭角交界的特色天橋,影迷甚至爭相去打卡,更定名為「志明橋」。(《志明與春嬌》劇照)

《春嬌》救志明又救「春嬌」
2003年沙士後,市道低迷,電影業更慘不忍睹,中國推行的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除帶來自由行,也開啟了中港合拍片啟機,一部部大製作應運而生,令香港電影製作更具規模,一片向好。不過當政策實行數年後,觀眾開始發現在劇本審查下,創作上漸漸失去本土特色,然後市面上出現一把聲音,觀眾渴望看回昔日肆無忌憚,帶有小聰明小趣味的港產片。彭浩翔的《志明與春嬌》,一部放棄內地市場,以小本製作迎合港人口味的電影就在這時候誕生。

這像是彭浩翔一個實驗習作,而敢於一同冒險的有當年被冠名「票房毒藥」的余文樂,那時他擔正的《花花型警》、《軍雞》、《青苔》票房都是百萬止步。至於楊千嬅就身在黎明Amusic旗下,半退休的管理方式令她事業也似要舉行告別式一樣。是機緣還是巧合,三人就在沒甚麼好輸的情況下,開啟了一個精彩系列。

「有啲嘢,唔係要一晚就做晒,我哋又唔趕時間。」成功為余文樂定下暖男形象。(《志明與春嬌》劇照)

對白成為生活日常
觀眾喜歡這部作品,並非因為加了兩三句粗口便同聲同氣,親切感來自那份貼地,大大小小的橫街窄巷、用SMS調情的滋味,還有那條在觀塘牛頭角交界的特色天橋,影迷甚至爭相去打卡,更定名為「志明橋」。至於角色方面,不單止愛余春嬌的爽直、張志明的大細路,連帶姊妹們的谷祖琳、Isabel,甚至「照騙蕃薯」Brenda,都帶著愛。

更入心的還有對白,暖男地︰「有啲嘢,唔係要一晚就做晒,我哋又唔趕時間。」幽默地︰「你介唔介意我大過你?但係我高過你。」秘密地︰「n 55!w !」(I miss U),還有八婆地︰「成世流流長,總會愛上幾個人渣嘅。」全部都不止是電影對白,已成為日常對話用語,作為編劇,這是最高的榮耀。

+3

合拍也無損地位
曾經都擔心余春嬌與張志明會「變心」,因為去到第二集《春嬌與志明》變成合拍,合拍需要做的設定都要落實,所以故事轉到北京,加入內地演員楊冪、徐崢,又慶幸這趟合拍沒有出現水土不服,兩地笑料真正地共融,「上床吧」、「腿張開」同樣笑得開懷。更成為第一部既能附合內地要求,但又不失港味的合拍片成功範例,票房在香港大收$2,700萬。

電影起初沒有煽情地說要為香港人而拍,但就不經意地成了這一代年輕人的回憶,或甚單方面投射了二人某程度代表了香港人。然後在過去幾年間,中港矛盾在年輕一輩愈演愈烈,變相令「春嬌」與「志明」的一舉一動都成了爭論點。例如在2015年9月「#我向老兵敬個禮」網上活動中,兩位的敬禮舉動便惹來部分支持爭議。去到上年反修例運動,兩位都先後表明立場,但也不及彭浩翔在微博搶先當上護旗手那麼赤裸坦白。

彭浩翔自表態護旗後,就一直被網民狙擊。(資料圖片)

在這個幫襯哪間食肆都涉及政治考量的年代,電影創作更加要有立場,作為電影創作者甚至大腦,彭浩翔這一下表白就似將《志明與春嬌》整個系列定性,並與大部分支持者狠下了一道閘門。十年的歡樂時光,最後換來一場不歡而散,是婉惜的。未知將來發展如何,但至少在這刻,仿如回到第一集的角色的人物設定,大家都是後巷裡一起打邊爐的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