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求助】調查指五成受訪者目擊性侵扮唔知 「怕受害者尷尬」

撰文:鄭秋嬋
出版:更新:

在地鐵車廂中,經常有女士被偷拍裙底等被性騷擾的事件。若你在旁,會怎樣做?「當然會出聲啦,嚇走色魔!」紙上談兵,或許夠膽說得理直氣壯。然而,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公佈一項有關「旁觀者對遇上性暴力事件的反應」的網上調查,發現竟然有半數受訪者遇上這類性侵情況,當真做「旁觀者」,沒有為受害者提供任何協助。
適逢三八婦女節,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下稱協會)成立首間「480.0 性別 X 藝術空間」,480.0正是取諧音「性暴力點嚟」。機構舉辦「旁‧徨」展覽,邀請文地貓、東尼電機、Hello Wong等六位藝術家,分別以男女不平等、受害人的心路歷程、以及生活細節中的性別角色等角度探討旁觀者於性暴力中的角色,藉機推廣性別平等以及反性暴力,總幹事王秀容希望向大眾推廣「旁觀者責任教育」。

「旁‧徨」展覽其中一位藝術家東尼電機及其作品「非禮Must視眼鏡」。(機構提供)

半數人唔出聲 原因:不肯定是否性侵、怕事主尷尬

機構在「旁‧徨」展覽開幕禮上公佈的「旁觀者對遇上性暴力事件的反應」網上問卷調查,自今年的2月以來,透過Facebook共收集了200多份回覆,當中有四成受訪者曾目諸性暴力事件,七成半受訪者曾聽聞認識的人曾遭遇如非禮、偷拍、性騷擾和強姦等的性暴力事件,但當中有一半的受訪者未有對受害人提供任何協助。他們的主要原因包括不肯定事件是否性侵犯、擔心出聲會令事主尷尬、不知協助方法等。

根據香港警務處頒布的罪案數字,2016年共接獲71宗強姦案以及1019宗非禮案。而港鐵每年均發生近200宗非禮案件及逾100宗偷拍裙底事件。不過,報案數字只是冰山一角,因有不少受害人不敢舉報性侵犯事件,而目擊者亦往往視而不見,變相縱容犯案者。

記者就事件採訪了一位中學時期曾數次遭受非禮的受害人。二十多歲的梁小姐就是其中一個不敢作聲的受害者。她憶述:「當時中二、三。有次搭巴士,車上很多人,我揹著鈄揹袋,袋放在前方。然後發現有嘢哽住,我初初以為是書。但發現會郁,後來發現有隻手伸入我的裙底。我很怕,然後馬上按燈落車。又有次搭小巴,隔離有個男人突然拉開拉鍊打飛機(自慰),我又係好驚馬上舉手落車。」她說自己當時對性騷擾感到不知所措,因為中學接觸的教育只是從生物學角度教分辨性器官,沒有人教過她遇上這些情況時可以怎樣做。

直至中六有次搭地鐵,旁邊的中年大叔張大姿勢看報紙,借故以手肘磨蹭她的胸部,她縮開身體時,座位對面有人為她出聲,她說:「當時對面座位有個貌似老師的先生為我出聲,他說:『你唔使驚,我睇到晒,可以幫你報警。』不過,我最後都係好驚地走咗。」她說自己後來反省,當時應該要多謝那位伸張正義的先生,作為受害人更加應該站出來說話。「其實有人肯幫我開聲已經好好。好似之前幾次咁,非禮得自己一個feel到,其實唔會敢出聲,因為得自己知,怕開口冇人幫手證明就好尷尬。」

不過,為什麼多次遭遇都沒有想過報警?她說:「會覺得報警好麻煩,告佢唔入。都唔知點解有呢種意識。係到後來聽聞有個大學成績不俗的中學同學因為非禮罪被捉,才知道原來可以告得入。」

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總幹事王秀容。(鄭秋嬋攝)

協會指現行《性別歧視條例》的保障範圍不足,認為應把港鐵等公共交通工具納入管轄範圍,堵截日益嚴重的性侵事件。協會又建議擴大平機會的研究及教育工作範圍,了解性別歧視及性騷擾的趨勢,包括研究港鐵的非禮及偷拍裙底情況,藉此引起社會關注。但平機會回應指公共交通工具的人流較多,發生性侵犯事件時,警方較難執法,犯案者往往在事發後已隨即逃離,故暫不考慮把港鐵等公共交通工具的性騷擾情況納入保障範圍。

旁觀者責任教育 如何「出聲」先至好?

協會總幹事王秀容指「旁觀者責任教育」旨在讓大眾學會留意身邊的性暴力、性騷擾等事件,更重要是學會如何出聲,「如在搭地鐵時發現旁邊有人遭偷拍,如果怕受害人尷尬,可以(學習)行埋去問『小姐有咩幫到你?』這類技巧。」機構還舉辦模擬工作坊,模擬諸如在地鐵和學校遇到性侵事件時,旁觀者可以如何介入。王秀容指望是次展覽能喚醒社區對性暴力的關注。她說,如果遇到性暴力的人,其實會有些「症狀」,「可能最近突然變得沉默、怕人、甚至留在家,與人觸碰會有很大的反應,這些都可能都是遇過性暴力事件的反應。」

旁觀者責任教育,其實是預防性暴力教育中重要的一環,偏偏在香港,性教育仍未納入正規的課桯,「目前為止,政府一毫子都冇畀,只給一些(家暴的)支援服務,在預防教育是無做過的。」王秀容認為政府應給予民間團體更多資源舉辦反性暴力的活動。

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的模擬車廂性侵犯工作坊。(陳焯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