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六廠】 巨人染 × 勵智蜂基金會 聯手打造藍染手織籃工作坊

撰文:張榮熹
出版:更新:

作為CHAT六廠「盛夏手作」月其中一個限定工作坊,巨人染 × 勵智蜂基金會攜手打造的「藍染手織籃工作坊:藍洞穴」,是一個集工藝與實用性於一身的活動,不但既好玩又具啟發性,製作出來的籃子,亦能夠當真於日常生活中,大派用場。現在就用自己的心思和手藝,為家中和工作空間添置具品味的藝術家品吧。

藍染手織籃,但留意這個是Sample,是未經藍染上色的版本,真實的版本整個籃子都是湛藍色的。

內容全面 先學染色 再學繩織

在「藍洞穴」工作坊之中,參加者先會從本地知名藍染單位,巨人染(Giant Tie Dye)的主理人Siu及Josh身上取經,先認識世界各地各種藍染染布文化和技術,有了基礎認知之後,再由他們二人引領大家,親手為繩子進行染色,巨人染對藍染技藝的獨到之秘,一次過向學員傾囊相授,實在難得。染色繩子晾乾之後,工作坊就會進入第二階段,勵智蜂基金會導師Salome將會即場教授大家基本針織技術,學習如何將長而幼的繩子,改造成實用的籃子。

Salome:「其實用長繩子製作成籃,過程並不算十分複雜,理念是將藍染繩子以旋渦的形式捲曲,一層接一層地搭上去,而每一層交搭的時候,就要用上紗線,將繩與繩之間捆綁在一起,以作鞏固之用。」

「經過藍染的繩子本就美觀,將各種鮮艷顏色的紗線交織在其中,就更加是美侖美奐,視覺感極強,但當然如果參加者想作品日式和風味道濃重一點,簡約意味多一點的話,我就建議用藍色紗線為佳,如此『藍藍結合』,的確古典。」

除了紗線的顏色能夠隨意選擇外,紗線其編織的紋理,參加者亦能夠按自己的品味而自由發揮,交織出獨一無二的線條。

問Salome這個籃子是否單純的工藝品,她就興奮地訴說它一物二用的多樣性:「當然,視它為單純的工藝擺設並無不可,但我就更加喜歡把它應用在日常之中,一來藝術本來就源自生活,二來它的確實用性不凡,只要學員能夠按我們的指示,製作出來的藍染藍子不但紥實,內部空間亦闊大,放置大量居家用品絕不是問題,我自己就會用來放置手提電話和一系列文具呢。」

「更有趣的是,籃子上的藍染物料,經過長年累月的使用,以及接觸空氣時產生的氧化效果,而構成相應的色落,使它最終昇華成一件具故事和歷史意味的品味單品。」

能夠親手為自己的家居和工作空間,打造一間優美的藝術家品,的確是一件賞心樂事。

失傳的「竹」跡

問到Salome構思今次繩織籃子的靈感背景是如何,她的答案卻是來自表面上風牛馬不相及的竹織工藝:「某天我經過上環舊區的家居用品老店,看到一個利用傳統竹織技術製成的籃子,可謂一見傾情,於是乎立即購買一個回到Studio,天真地希望無師自通,透過自己的手藝製作一個竹籃出來‧‧‧‧‧‧」

「誰不知當真嘗試造起來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困難無比,一個外觀簡單的竹籃,內部卻兼含了複雜的竹織手法(竹編工藝主要分為材料處理、編織和收尾這三個階段)及力學定理於其中,而竹的種類更是不勝枚舉,單是南方廣東一帶就着二百多種,當中以淡竹、水竹、慈竹、剛竹及毛竹最被廣泛採用。總之要認真研究起來,實在是一門要窮一生心力的學問。」

雖然最終活躍於藝術領域的Salome,沒有成功製作出竹織籃子,卻已然深深的被這門古老,但接近失傳的工藝為之著迷,因此下定決心,要為它盡一點綿力。

「要我自己用個人之力,製作出一個漂亮又實用的竹製品,應該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了!但我們也絕非什麼也做不到的,只要稍稍扭轉思維,從另一個角度觀察東西就可以了。」

如是者,她就利用了自身的藝術觸覺及經驗,結合傳統竹織工藝理念,而構思出今次工作坊的藍染手織籃:「籃子所用到的繩子交搭和紗線編織,其實正正是源自竹織技術中,所須要用到的交織和捆綁手法,希望以我自己和巨人染團隊擅長的方式,再利用時髦化的改造和包裝,直接地推廣藍染和繩織文化之餘,也能夠間接地介紹竹織文化,為我們的社會保留多數樣值得傳頌的東西。」

最後,Salome也慨嘆在保育舊有文化方面,香港政府從來著力不多,很多時都只能夠靠非政府組織(NGO)及其他民間社區團體自行支撐着而已。例如Salome所屬的勵智蜂基金會(Lizzie Bee Foundation),就是一個致力推動本地藝術發展的自發項目,希望透過藝術推廣和相關活動,以實現影響社會、豐富家庭和社區關係的目標。只因他們一直深信,無論社會經濟或教育背景如何,藝術都應該是屬於所有人的。

導師:巨人染 × 勵智蜂基金會
日期:2018年8月19日(星期日)
時間:2:00pm-5:00pm
地點:CHAT六廠客廳
HK01會員名額:3位
HK01會員費用:HK$550 / 位
詳情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