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Jolene Fung:給予膠袋新生命的設計師

撰文:姚嘉敏
出版:更新:

膠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事物,卻也是最不起眼。大家家中都必定有一大堆膠袋,也許是你忘了自備購物袋,在不情願的情況下得到的。不論從何而來,相信最後都會變成了大家家中的「垃圾」。
攝影:吳鍾坤

而你又可曾想過,其實膠袋也可以很美嗎?眼前這些色彩繽紛的卡片套和書籤,正正就是由膠袋製成。設計師Jolene會先設計好配色、花紋,再以熱力把不同顏色的膠袋熔合。大家眼中的「垃圾」,在Jolene眼中卻是資源。而重塑膠袋的的靈感,則要從Jolene的畢業系列說起。

對製衣的反思

Jolene畢業於時裝知名學府Central Saint Martins的Fashion Print課程,她表示:「其實一開始計劃畢業系列時,並沒有特別打算要向upcycling的方向發展。只不過在上課的前一天仍在躊躇做甚麼主題時,在網上看到一段用熨斗熔合膠袋的短片,便開始了做這件事」,在機緣巧合之下,Jolene便創作出以重塑膠袋為主題的系列,當年更憑這個系列取得不錯的成績。

+1
希望令更多人懂得欣賞upcycling以及提升對可持續產物的關注。
Jolene

畢業回港後Jolene並沒有經營自己的品牌,而是到其他牌子中工作。在那時候,Jolene親眼見識到時裝產業的浪費以及對環境的危害,不斷不斷製造衣服的過程令她覺得十分耗費,而且沒有靈魂。而她也深深明白到,自己想做的,並不是生產一些沒有靈魂的衣服。在這個時候Jolene重新想起了她的畢業系列,一個曾經令她引以為傲的作品,於是萌生了建立了自己品牌的念頭,於是在一年多之前開始經營自己的品牌,賣以膠袋製成的小手作。

Jolene希望透過她的產品去吸引一些對環保沒有興趣的人,令這批人更加懂得欣賞upcycling以及提升對可持續產物的關注。Jolene視膠袋為資源而不是廢物,所以她不會以「廢物利用」去形容自己的作品以及作為一種噱頭。「希望更多人會去欣賞產品本身的設計和圖案和反思廢物的定義」是她希望做到的。

在Central Saint Martins的日子

找尋自己的獨特性。
Jolene

重塑膠袋的想法是在Central Saint Martins開始,問到學校對於創作的影響,Jolene說:「Saint Martins教會我的是世界觀多於怎麼造衣服,知道要尋找出屬於自己的獨特性」,而這種世界觀除了適用在設計上,其實在日常生活如是。她又補充,「有些同學會覺得CSM根本沒有教會他們知識,不過,不為設計套上既有的概念其實對於創作更有幫助。學校確實沒有花太多時間在教授知識上,因為他們更著重的是創意」。

相信在CSM中,最難得的不是學會如何去縫紉衣服、做剪樣,而是那個自由的氛圍以及學生們的創造力。

困難

相比起外國,其實香港人對於環保的概念並不強烈,要做upcycling品牌,難,要做一個手作的upcycling品牌,更是難上加難。而且在香港從事這方面設計的人不算多,圈子亦較小、發展亦較慢。

而且,兩地大眾對於upcycle產品的看法也大相逕庭。Jolene說:「外國人知道產品是由膠袋造成會覺得十分有意義,是由一個欣賞的角度出發。相反,在香港不少人卻會因為由膠袋製成而降低產品的價值」。Jolene的產品不算昂貴,卻有不少人「嫌貴」,她說同樣產品在外國賣,價錢可以翻倍。筆者並不是以想「不能賺大錢」的角度出發,而是想指出名牌效應的影響、以及香港人經常忽略了一件產品背後的製造過程以及設計師所花的心血和時間。相信會欣賞upcycling、欣賞手作的香港人大有人在,不過,我們亦不得不承認有不少「用幾萬元買名牌不嫌貴,而幾千元買一件設計師作品嫌貴」的人,這亦是我們需要反思的。

亦有聽過不少人指upcycling只是把一件垃圾變成另一件垃圾,對於此說法,心中是既無奈又感慨的。無奈,是有人希望為我們所居住的環境、地球出一分力卻被如此批評;感慨,是因為此說法也是一個事實,畢竟upcycling的產物也有被扔棄的一天。Jolene形容「upcycling是在收拾一直累積下來的爛攤子」,而她的最終目標是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希望在製衣過程已經會思考到衣服在不同循環、階段的用處。因此,Jolene表示品牌暫不會造衣服,因為以膠袋製成的衣服並不舒適,不適合穿著,而且她希望在找尋到達到循環經濟的方法再造衣服。

時裝產業為地球帶來大量浪費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當中的Fast Fashion,對環境的破壞不在話下,更加扼殺創意、改變人的消費模式,令人消費更多、還衍生出血汗工廠等等的問題。在消費主義盛行的今天,作為消費者的我們亦應思考一下自己的消費模式。

地址:中環元創方A座S402

Instagram:studio_jolenejol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