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黃金比例學】時尚界誰還有實驗「黃金比例」的思想自由?

撰文:一物特約
出版:更新:
當時裝設計師連有多少想像空間都要「睇餸食飯」,無法用唯美的眼光描繪理想的個性,剪裁公式化,靠改動紙樣當新設計,便難再有自由天馬行空地刻劃身體的獨有語言……

撰文:瑪莉蓮

回顧近三四年的時裝系列發佈會,不少時裝愛好者也察覺到往日時裝應有的距離感不再。驟眼看,每個系列總是似曾相識,雖然當中不乏經過精雕細琢的服裝和配飾,但就鮮再呈現出能為未來潮流定位的氣勢和信心。

究竟是奢侈品看太多,違犯「物以罕為貴」的原則,定抑或是那遙不可及的唯美形象早被社會現實淘汰,奢侈品僅是大集團的生財工具?這個問題所涉的層面甚廣,未必是三言兩語就能提供一個全面的答案。

單從服裝款式和結構層面分析,現時易穿、易襯和易入手的休閒時裝,無非為了拉高品牌營業額而產生的商業潮流,當中失去時裝應有的「黃金比例」,令時裝(Fashion)淪為服裝(Clothing)。

Kim Kardashian的漏斗型身材誇張,但就憑接近1:1的肩臀比例,營造極女性化的身體曲線。(Kim Kardashian Facebook)

美與和諧:臀寬和肩寬相若的身體線條

如果要簡單解釋「黃金比例」(The Golden Ratio),可形容它為由古希望人歸納出來的數學公式,只將它應用到不同層面,便能塑造出和諧的結構和線條。因此,「黃金比例」曾被廣泛應用在建築、藝術、設計、數學,甚至音樂創作之上。如果將「黃金比例」應用到剪裁之上,就是裁縫通過調節衣衫款式、長闊和整體比例,勾劃最和諧的人體曲線,突出男女的體格特徵之餘,亦可讓身體線條變得對稱而公整。

除了款式有別,男女服裝的最大差異,莫過於根據「肩臂比例」而量製的尺寸比例:理想的男裝肩闊臀窄,肩寬是頭寬的三倍,腰身呈倒三角形而下;而女裝的肩寬與臀寬相若,腰身於肚臍以上的位置收窄成漏斗形;男女以肚臍為界,上身跟下身的長度須符合比例3:5。

女人肩臀比例差異愈少愈性感;男人膊頭愈闊,臀部愈窄,就愈吸引。因為以上身體構造的差異,男女裝的理想剪裁亦有所分別。(Design Tutsplus)

正是上述體格比例的微妙差異,加上臉部五官和性徵的分別,令男和女人的身體線條大不同。換言之,只要借服裝突出差異,例如:加闊肩線,收窄褲管臀寬,就能輕易突出男人的剛強魅力;女人側靠收窄上腰腰圍,加闊臂圍,可突顯婀娜多姿的體態,變相提升剛/柔感覺;反其道而行,模糊兩性體型差異,能塑造中性感覺,也是當紅設計師Demna Gvasalia的看家本領。

回看不同年代的性感尤物,例如Marilyn Monroe和Kim Kardashian等等,要不天生長一副好身材,否則都要各施各法,突出身材的「黃金比例」,才能借此勾起大眾最原始的慾望。

Balenciaga SS 2017 男裝系列,Demna Gvasalia擅長調節肩線寬度,塑造極端體型差異,並時常反其道而行,突顯截然不同的性別形象。

誰還在乎服裝與人體之間的黃金比例?

學剪裁,就要由男女體型差異學起,深研下去,便要因應差異,調節衣服的整體比例和樣式,注入性別特質,結構一籃子時代精神(The Zeitgeist) ,滿足古今男女對美的渴求。縱使各處鄉村各處例,審美標準不盡相同,中外男女服飾也具有類同的特質,雖然與道德標準、男女地位和人文價值脫不了關係,但不離根據人的身份、個性、品味和身材差異,在各個層面上取得平衡,達至和諧的宗旨。當然,設計師不會時時刻刻拿間尺計算剪裁的黃金比例,但就會憑直覺摸索出最貼近黃金比例的款式。
打個譬如說,於上世紀50年代冒起的時裝設計師Christian Dior、Cristobal Balenciaga、Jeanne Lanvin、Charles James和戲服設計師Edith Head等人,皆深明人體的黃金比例,擅用剪裁和結構塑造理想的女性形象。他們刻意收緊上腰,擴寬臀線,突出如漏斗般的曲線,一方面將名媛從講求克制節儉的道德標準中解放出來,另一方面導人再次擁抱樂觀主義。在他們眼中,時裝就是協助雕塑體形的工具。將大師的作品置於X光之下,不難發現裙內早被塞滿鋼骨、軟墊和紗網,支撐當時理想的身材標準,繃綁玲瓏浮凸的體型曲線。
 

Charles James四葉草晚裝裙,高級訂造服從裡到外,都彰顯了身體與時裝的理想關係。

但從封建社會的價值觀看,女人打扮得花枝招展則是禮樂崩壞的先兆;但在另一個角度看,每當潮流變得浮華嫵媚,才是國泰民安時代的生活象徵。反觀近十年全球經濟不明朗,社會動盪,歐美政局不穩,消極主義和低物慾主義濃罩各地,時裝又回到簡約中性時裝大行其道,彷彿回到節儉主義的調子裡頭。

雖然簡約又生活化的時裝都能引用「黃金比例」作設計參考,但卻在應用層面加添了實用和易穿易襯的思想限制。

當靠街頭風格起家的設計師能執掌創作總監一職,讓線條平直的成衣款式當家作主,推翻品牌靠唯美DNA起家的審美標準,著力推出商業化的設計,也許是他們立志突破思想框架的實驗,但又跟各地瀰漫一片灰沈沈的悲觀主義似乎不無關係。

Vetements 秋冬2016系列。
Central St. Martin 畢業生作品。其中一位Central St. Martin畢業生作品,似是向Vetements「致敬」之餘,大膽玩線條,配鮮色短褲,不按比例出牌,忽略用色配搭,結果釀成造型災難。

不再唯美 時裝不過是精雕細琢的休閒便服

突顯男女身材的「黃金比例」,設計統一而唯美的套裝系列,都成為老掉牙的時尚美學。著重突顯身材比例的美學之所以不再流行,並非純粹因為潮流改變;相反,很可能因為市場悲觀暗淡,潮流才逼著求變。
近日跟一位正在美國擔任時裝設計師的朋友閒聊,他抱怨道:「設計都要參考其他品牌的出品。款式被買手改完又改。設計太繁複,又怕將成本拉高;太特別,又怕買手唔入貨;太簡單,又無法突出品牌形象。推咁多商業化的款式,又無法改善生意。」

難道這就是奢侈版休閒服能登上天橋的理由嗎?答案得靠知情人士解答。

但經歷過八、九十年代的人可能察覺到,今日的時裝系列不如往日;設計師身兼多職,無法再鉅細無遺地創作多個系列,靠團隊參考相同的設計元素,按照出品計畫分工合作,由內部採購部門參考數據挑選出品,再經造型師配襯天橋造型,款式與款式之間不再刻意連貫,像是東拼西湊,參考「reference」而創作服裝系列。

以上生產模式的出現,的確能提升整體生產效率,直接呼應市場需求,但變相叫設計師被逼追逐潮流,失去開創潮流的應有權利,自動放棄引用直覺的能力,同時也忽略身材的多樣性,讓時裝更見單一。由此引伸下去,當時裝設計師連有多少想像空間都要「睇餸食飯」,無法用唯美的眼光描繪理想的個性,剪裁公式化,靠改動紙樣當新設計,便難再有自由天馬行空地刻劃身體的獨有語言,更莫論引用直覺塑造出近乎和諧的時裝系列。

這樣,時裝系列也逃不過走向平庸,避不過跟休閒服裝別無兩樣的命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