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大國「鬧樽荒」? 天氣熱需求大增 德國廠商告急

撰文:梁凱怡
出版:更新:

熱浪席捲全球之際,在盛產啤酒的德國,消暑良方便是喝一口冰涼的啤酒。惟有啤酒廠指,受酷熱天氣影響,民眾對啤酒的需求上升,甚至連啤酒瓶和包裝用的木箱也不夠用。

啤酒廠Moritz Fiege上周四(19日)在Facebook上發表「告急宣言」,呼籲民眾享用完啤酒後歸還酒樽,解決「酒樽荒」的危機:「好天氣+好啤酒=飢渴難耐。雖然我們會定期購買新的酒樽,但剩下的已愈來愈少。所以,在你投奔假期前,請將Moritz Fiege空樽歸還。」

德國啤酒廠聯盟(German Brewers' Federation)指,持續多時的乾旱酷熱天氣使啤酒需求大增,導致可再用的啤酒樽和包裝木箱面臨短缺危機。飲品行業雜誌《Inside》出版人Niklas Other形容,這個現象是涉及行業的戲劇性事件。

1516年,德國國王頒布啤酒純釀法,限制啤酒的成分,為該國啤酒文化奠定基礎。圖為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出席啤酒純釀法500周年紀念活動。(視覺中國)

酒瓶非隨時買到 廠商頭痕

德國人向來不喜歡飲用罐裝啤酒,認為罐裝啤酒不夠「性感」和不環保,喝瓶裝的冰涼的啤酒才更是別有一番風味。在德國,民眾購買樽裝啤酒時,會連帶繳付0.08至0.15歐元(約0.7至1.38港元)酒樽按金。飲用後,他們可以將酒樽歸還到指定地點,並且取回按金。

現時在德國,估算有大概20億個啤酒樽在國內流通,平均每個酒樽可以再用36次。但由於酒樽形狀各異,加上不同酒廠會為酒樽添加獨特元素,令到酒樽難以提高再用次數。

廠商雖然會定期補購酒樽,但酒樽僅會按季生產,甚至需要在一年前預訂。如此一來,在無法預計下一年炎夏的天氣狀況下,廠商也不會輕舉妄動。「酒樽荒」危機便隨之而來。

過去數年來,德國啤酒業陷入小低潮。面對突如其來的商機,費爾廷斯(Veltins)也隨即預訂多數千枝啤酒樽。(視覺中國)

呼籲還樽順便宣傳 一舉兩得

不過有危自然有機。過去數年來,德國啤酒業陷入小低潮,啤酒消耗量一直下跌。面對突如其來的商機,各公司也開始磨拳擦掌。費爾廷斯(Veltins)也隨即預訂多數千枝啤酒樽。大批網民也響應Moritz Fiege的呼籲,退還啤酒樽和包裝木箱。經此一役,品牌知名度也大增。

啤酒可謂是德國的代名詞,全因早在1516年,德國國王頒布啤酒純釀法,限制啤酒的成分,為該國啤酒文化奠定基礎。2017年,德國人全年啤酒消耗量為平均101公升,比起1980年代的140公升已大幅下跌。但在歐盟內,德國啤酒消耗僅次於捷克。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