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平成・政治篇】兩代首相小泉與安倍 和平隙縫裏尋國族認同

撰文:伍振中
出版:更新:

平成時代是日本近代史上唯一沒經歷戰爭的朝代,「和平」可說是這時代的代名詞。日本恪守戰後專注經濟的國家宗旨,在平成年間,執政者有如走馬燈般轉,要數影響力最大的必然是在任時間較長的小泉純一郎與安倍晉三,二人的右翼鷹派作風,如何使日本在和平盛世中,保持自身的國族認同?(此為《告別平成》專題系列之四)

相對於昭和時期自民黨的長期執政,平成年代實現了日本自1955年以來首次政黨輪替。2009年,鳩山由紀夫領導的民主黨拿下了眾議院,終結了保守派自民黨逾半世紀的執政地位。可是,這個中間偏左的政府只維持了三年多,2012年再由安倍帶領自民黨重奪政權。平成年間各任首相的任期卻十分短暫,30年間便出現過16名首相,且大多任期都是介乎一至兩年。觀乎歷任首相,小泉純一郎和安倍晉三是平成年代僅有任期超過5年的「長命」首相。他們的治國方針,奠定了平成時代大體偏右翼民粹的國策走向。

安倍晉三自2012年擔任日揆至今,將有望打破史上最長首相任期的紀錄。(Getty Images)

小泉於2001年成為日本首相,直到2006年卸任。安倍接任僅一年,便因病抱恙而宣布內閣總辭。直至2012年,他再次率領自民黨贏得大選,二次拜相,至今合共掌政7年。若安倍在今年11月仍任職首相,將會破紀錄成為日本歷來任期最長的首相。

擺脫軍國主義 右翼思想如影隨形

軍國主義在昭和初年高漲,促使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及太平洋戰爭,走向二戰悲劇。日本天皇作為「神聖而不可侵」的國家元首,不實質參與決策或擁有統帥權,但戰後有不少左翼人士提出,昭和需要承擔戰爭責任。雖然日本戰後重建和急速復甦的成就令人稱羨,但是三四十年代日軍對外擴張的軍國主義色彩,仍是昭和史上的一大污點。昭和天皇的戰爭責任在日本社會至今仍是個爭論不休的問題,而1989年昭和時代結束,某程度象徵着日本軍國主義真正壽終正寢。

步入平成年代,右翼思潮也是如影隨形。以日本的戰後政治光譜來看,「右翼」的政治主張是強調國族認同、擁戴天皇、反對「自虐史觀」,具體行為包括支持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擴大自衛隊權力等等。小泉和安倍在日本政壇都是偏右翼的政治人物。安倍當年是小泉的屬意繼任人,加上觀乎兩者的外交綱領,猶見小泉和安倍實質具一脈相承的表徵。

小泉是平成時代就任年期第二長的首相,僅次安倍,更被日本民眾選為平成年間民望最高的首相,某程度上反映了日本社會的政治民意基礎。小泉任內與中、韓關係一直曖昧,上任之初便到中國,參觀盧溝橋抗日戰爭紀念館,發表聲明表示就侵華戰爭表示歉意,也強調了日中兩國的和平友好雙邊關係;不過在任期間每年都有參拜靖國神社,引起中韓兩國官方和民間極度不滿。

據共同社近日的調查顯示,小泉純一郎是平成時代最獲民眾支持的首相。(Getty Images)

而且,小泉任內更派遣自衛隊參加伊拉克戰爭,為日本戰後首次派軍隊到海外執行軍事行動。外界視之為後來安倍致力推動解禁集體自衛權的濫觴。

接任的安倍,身上也沾上了不少小泉強調的國族認同意識。不過,小泉欽點的接班人安倍首任任期僅歷一年,其後日本政壇便進入混戰局面,6年間換了*5位首相。直至安倍在2012年第二度出任首相至今,穩住政局。

後小泉政局:安倍首次拜相僅一年後,便於2007年9月因大腸炎復發請辭。其後黨友福田康夫、麻生太郎,以及民主黨的鳩山由紀夫、菅直人和野田佳彥分別短暫任相。直至2012年12月,安倍二次拜相,連任至今。

無論小泉抑或安倍,其帶有民族主義意識的政治取向,以至戰爭史觀,在日本社會一直備受爭議,民眾及政客甚至有所諱言。安倍在2015年二戰結束暨日本投降70周年發表的講話,雖然肯定了日本過往就着軍國主義擴張的道歉,但同時說:「我們絕不能讓我們的孩子、孫輩,以及未來的後代,那些和這場戰爭並沒有關聯的人,再背負着繼續謝罪的宿命。」這番話,被視為安倍對於國內左翼人士「自虐史觀」的反彈。

解禁集體自衛權 亞洲外交考驗

而安倍最惹爭議的實質右翼政策,是牽涉到日本憲法的修訂和國內自衛隊的定位。安倍內閣力推的新安保法,在2016年正式實施,標誌着日本正式解禁*集體自衛權。而接下來,安倍計劃在2020年前制訂新的《防衛計劃大綱》,將自衛隊寫入《憲法》第9條,把自衛隊的目標設定為「本土防衛和國防保障」,務求進一步解除附於自衛隊的制肘。安倍則稱此舉為「讓自衛隊能懷着榮譽感完成任務」。他尋求在任內完成修憲,但要真正實踐,無論在國會或民間均需面對極大阻力,對於中日、日韓等外交關係也是重大考驗。

集體自衛權:過去日本只有直接遭受攻擊時,方可以武力抗禦。而解禁集體自衛權,若日本的盟友國家遭受攻擊,自衛隊也可行使「集體自衛權」,與他國軍隊交戰。安倍內閣當時的倡議,引來在野黨堅決反對,民間也有左翼團體發起大規模抗爭。2015年9月,日本參議院通過新安保法案,日本集體自衛權至此解禁。

安倍任內解禁集體自衛權,日本的自衛隊可以在有條件下到海外作戰。(Getty Images)

「安倍經濟學」 刺激平成悶局

事實上,支持安倍的人不等於支持其鷹派立場。安倍之所以能夠多年執政,其中一個主因是他的經濟政策得到年青人的支持。分析指,在平成時代,經濟持續低迷的時候,安倍通過讓日圓貶值的量化寬鬆、設立通脹目標、降低公司稅等一系列刺激經濟悶局的措施,其果斷的經濟措施的確讓日本國民成功挺過世紀初延續下來的困難局面。所以,安倍才可一再得到足夠的民意支持,連任首相一職。平成後半葉的穩定局面,實有賴安倍內閣之功。

年輕一代並沒有經歷過昭和的繁盛時期,也沒經歷過戰爭。平成時代被稱為「迷失的三十年」,使年青人更關心本土經濟的復興,而非執着於父輩恪守自由主義、奉和平為圭臬的理念。儘管安倍帶着右翼主張,但「安倍經濟學」得到不少年輕一輩的推祟。

安倍的鷹派取向,引來不少左翼人士擔心右翼民粹思想回潮,威脅國家過往一直恪守和平的大原則。(Getty Images)

即便近年安倍涉嫌藉權宜之便,以權謀私觸發*「森友」、「加計」醜聞風波,使安倍內閣元氣大傷,更出現集合數萬名民眾的示威浪潮,要求安倍下台。但他在去年中成功三度連任自民黨總裁,足以印證連串醜聞未有動搖其首相之位,亦反映民意普遍希望安倍領導的經濟戰略能持續進行,避免因政權的更替而阻礙國力恢復進程。

「森友」、「加計」醜聞:2017年,日本媒體報道「森友學園」旗下一間幼稚園,被揭向幼兒灌輸極右思想,教導學生要為天皇捐軀,讀敕語唱軍歌。後來傳媒揭發這所學校低價買地,而且它與安倍甚有淵源,安倍的妻子安倍昭惠為其名譽校長。其後,辦學團體「加計學園」罕有獲批開辦獸醫系,而該團體理事長被發現和安倍份屬好友關係,農林水產大臣更承認,開設獸醫學院一事屬「首相項目」,故惹來安倍以權謀私之嫌。

大和家族政治勢延續 小泉第四代再上場?

不得不提的是,小泉與安倍兩位日揆都是來自政治家族,對日本政壇走向影響深遠。而在平成年代,自小泉純一郎開始,其餘首相皆是政二代或屬於地方名家。而安倍晉三更是家族政治中履歷背景最亮眼的一名首相。

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二戰前曾擔任東條英機內閣的工商大臣,後來在1956年登上首相寶座。外叔公佐藤榮作也曾於1964年至1972年擔任首相,故他們三人合稱「一門三宰相」。因此,安倍家族是日本政治版圖上勢力根深柢固的大家。

父親是國會議員的小泉純一郎在卸任後淡出政壇,但*小泉家族同樣作為日本國內首屈一指的政治家族,下一代接棒的時機在平成之末亦嶄露頭角。小泉純一郎二子、年僅37歲的小泉進次郎早於2009年便擔任眾議員至今,子承父業,而且民望相當高,是自民黨內的明日之星,更被視為未來的首相大熱。

小泉進次郎年輕有為,擁有極高人氣,是未來的首相大熱。

小泉家族:小泉家族於維新時代以軍火生意起家。1908年,小泉又次郎成為眾議院議員,是家族第一代政客。以後第二代是小泉純也、第三代小泉純一郎以及其二子、第四代的小泉進次郎,均當選國會議員。

去年自民黨總裁選舉前,日本共同社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小泉進次郎的民意支持度曾一度達26.6%,高於安倍的21%。雖然黨總裁選舉並非普選,不是國民投票直接選出,安倍最終能取得黨內大多數支持,連任總裁。可是,小泉進次郎證明自己已具一定政治份量及民意支撐。他年紀輕輕,染指首位指日可待。將來在「後平成時代」如何扶搖直上,延續父輩的政治戰略,將影響着日本領導班底及各派系間的政治光譜取向。

昭和的經濟高速成長、平成初期經濟泡沫爆破的重創,經歷高山低谷以後,小泉和安倍兩位首相的長期執政,可被視為牽領日本返回發展正軌,並讓國民重新認識國家的階段。小泉和安倍基本上奠定了平成三十年來日本政局的大致布局,整個脈絡可以概括為由右翼主導、企圖讓國家正常化的進程,在國民普遍認可的光譜隙縫裏,尋一點關涉大和民族的國族認同。

而在「後平成時代」如何正視自身歷史之餘,且能讓國民在精神層面上獲得更多身份認同的慰藉,是新年號、新首相即將接棒應付,且不能迴避的大課題。

上文節錄自第156期《香港01》周報(2019年4月1日)《大和民族經濟神話失靈?別矣,平成!》。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