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代回顧】共享大潮流降臨 卻是天使與魔鬼之間

撰文:成依華
出版:更新:

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潮流在2010年代正式崛起,從民眾出街搭車用Uber、出遊找民宿靠Airbnb,後來更是愈變愈多花款,有企業鼓勵大家連屋企廁所、衣櫥內的衣服也共享。共享時代是否創造更美好的社會?它以「天使」姿態降臨,顛覆傳統商業模式,讓每一個人也成為可以共享自己手上東西的賣家,但踏入2010年代後半,共享經濟的「魔鬼」一面漸漸浮現,與傳統法規的衝突,更成為全球政府頭痛的問題。

Uber是共享經濟內的龍頭企業之一(Getty Images)

天使:Airbnb、Uber崛起 人人都是供應者

Airbnb在2008年創立、Uber在2009年正式出現,這些共享企業都在2010年代急速發展,共享經濟展現「天使」的一面:它除了為消費者帶來新選擇外,還改變商業模式,讓人人都可以變成「供應者」。

「共享」標榜善用各人的閒置資源,在車子、房屋閒置的時候,把它們分配到有需要者的手上,創造共贏世界,結果在這個模式下,人人都可以透過中介平台共享自己的遊艇、房屋甚至是自己的技能等,變成自己的生財工具,完全打破傳統由企業統一供貨或提供服務的模式。

共享經濟也因此刺激Gig economy(散工經濟)發展,在正職之外,大眾共享自己的資源,可以變成短暫的包租公,又或是做Uber司機、共享廚藝的臨時廚師等,大大增加了大眾做「副業」的機會。

Airbnb創辦人由短期出租自己的房子開始,再成為幫他人找房子的網站。圖為共同創辦人切斯基(Brian Chesky)(Airbnb官網)

大眾擁抱共享經濟 家中廁所也可共享

在2010年代,共享企業的幕後創業故事逐一成為焦點,譬如Airbnb創辦人從支付房租都有困難至成功建立訂房王國、Uber創辦人是如何經歷多次失敗等(見圖輯)。這些企業的冒升,加上之後更多共享企業加入市場,鼓勵大眾連家中的廁所、衣櫃內的衣服也可以共享等,也正正成為大眾擁抱共享經濟的例證。

這些共享企業背後有怎樣的故事?請點擊圖輯:

+6

見證社會改變:「不擁有,共享。」

共享經濟崛起的背後,事實上也見證社會的新觀念。2011年3月,美國《時代》周刊列出10個即將改變世界的概念,其中一個便是「不擁有,共享。」(Don't Own. Share.)就是年輕消費者更傾向不一樣的消費模式,不一定要購買,可以是租借、分享,甚至認為共享更加環保,且分享過程也會構成一種新鮮的社交體驗,而不是追求做購物狂。

日本社會學家、著作有《下流社會》的三浦展,便在另一本著作《第4消費時代》中提出共享經濟成為大趨勢。他指出,相對於第3消費時代的大量生產、大量消費,人們在第4消費時代中,從私有主義走向分享意識、從利己主義走向利他主義,也更為擁抱與人共享的概念,從「購物使人幸福」的時代,轉向迎接共享社會。

一班Uber與Lyft司機9月10日在紐約示威,要求獲得更好薪酬待遇(Getty Images)

↓↓↓2010年代見證共享潮流崛起,但也有一批事物在這十年逐漸消失。想了解更多,請觀看圖輯:

+7

魔鬼一面:經營手法游走法律邊緣 引發全球示威浪潮

共享經濟希望創建一個消費者、供應者、中間人(共享企業)多贏的局面,但當共享企業規模愈來愈大時,也「不幸」的是明顯出現問題,一方面得到消費者支持,另一方面卻與社會的常規激烈衝突。

共享企業改變社會背後,經營手法游走於法律邊緣。例如Uber鼓勵車主把現有私家車「共享」提供運輸服務,但當中是免去傳統的士貴價牌照、經營稅項,在傳統業界眼中,這自然是白牌的士,對此恨之入骨。至於Airbnb,鼓勵業主短暫出租自己的房子,又何嘗不是繞過經營酒店或民宿的法例?

隨著Uber、Airbnb等業務擴張,惹來大量爭議,尤其是全球運輸業界掀起示威對抗,在香港、韓國、西班牙、意大利、德國等地,皆出現反Uber等叫車App的示威,各地政府也為了擺平業界不滿,紛紛向Uber祭出禁令。

一班叫車服務平台的司機8月底在加州示威,要求成立工會,爭取勞工權益(Getty Images)

共享經濟刺激Gig Economy,但也挑戰法規。例如在Uber經營制度下,「司機」自僱、欠勞工保障,受到法律挑戰、全球都經歷官司,Uber強調他們只提供配對服務,但在加州、紐約,當地法庭相繼判定Uber司機屬於正式員工,需獲福利、受勞工保障,而此顯然會大大增加Uber的經營成本,連番的官司戰役至今繼續上演。

當然更進一步的是,不少人開始提出共享經濟「是創新還是剝削」的質疑,甚至反過來擔心一旦經濟「Uber化」,會否人人打散工、個個欠保障?

錢也可共享?企業「LendingClub」主打配對債主與債仔,2014申請IPO,2016年曾走向財務危機(LendingClub)

走入謎局 共享企業是泡沫?

到了今天,共享經濟繼續獲視為極有前景,Uber成為2019年的最大IPO,但問題是這個共享概念也出現泡沫危機,除了Airbnb連續2年獲利外,其他大共享概念企業如Uber、Wework、Lyft、中國的「滴滴出行」等,至今仍然虧蝕,其中Uber、滴滴出行一年的蝕錢幅度可以達到上百億港元,陷入蝕錢泥潭,WeWork則在2019年11月宣告將大舉裁員超過2400人。

《福布斯》(Forbes)分析,共享車行業的結構特色,便包括有限的產品差異、消費者轉用平台的成本低、忠誠度低,還有競烈的行業競爭等,這讓人明白Uber為何不願意單向提升收費,甚至造成Uber與Lyft等平台都出現割價戰。

國際會計師行羅兵咸永道(PwC)估計,共享經濟的規模會從2014年的150億美元,暴升至2025年的3350億美元。但是這些企業如何找到的獲利模式,也成為踏入2020年後最要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