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naz Semmelweis將洗手概念帶到醫院 Google向感染控制之父致敬

撰文:梁凱怡
出版:更新:

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下,「洗手」似乎已經成為一項「求生技能」。不過原來在19世紀以前,醫生沒有洗手的習慣。直到匈牙利醫生澤梅爾魏斯(Ignaz Semmelweis)呼籲洗手,醫學界才開始發現洗手帶來的好處。Google 3月20日特別透過Doodle向這位「感染控制之父」致敬。

19世紀的醫院實際是病毒的溫床,當時的醫生絶少洗手或者清潔醫療用具。如此惡劣的衛生環境下,患者的死亡率極高,醫院也被稱作「死亡之屋」(death house)。當中不少產婦因為子宮感染引起產褥熱而不幸死亡。

經過研究,澤梅爾魏斯認為產婦的死因是源於醫生從手術室將傳染病經雙手帶給產婦。1847年3月,澤梅爾魏斯出任維也納綜合醫院(Vienna General Hospital)婦產科主管,要求所有醫生用氯化石灰溶液洗手。

根據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 Britannica),澤梅爾魏斯提出洗手的概念之後,產房死亡率從原本的18.27%大減至1.27%,1848年3月和8月,他主理的產房甚至沒有人死亡。

不過當時的醫學界仍然質疑澤梅爾魏斯的概念。不斷遭到抨擊的澤梅爾魏斯將那些不洗手的醫生標籤為「殺手」。後來他變得愈來愈古怪,其後入住精神病醫院,最終死去,終年47歲。澤梅爾魏斯死後,他的理念才透過疾病細菌學說獲得廣泛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