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 同病不相連 日本、愛沙尼亞網絡科技高下立見?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疫情爆發以來,日本自4月7日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後,多次籲請國內企業推行「居家工作」,以減少上下班人流和公司群聚感染的風險,然而初期措施成效一直不彰,不少企業難以落實有關安排,其中最大的阻礙,竟然是打工仔需要回公司「蓋印章」。這與日本長年「low-tech」的工作環境關係密切。
遠在北歐,愛沙尼亞則生活在網絡世界中。無論是身份認證、銀行交易、政府文件、求醫及購買處方藥物等,全部都可在網上進行。同一疫情下,日本和愛沙尼亞在應用網絡科技一事迴異,原因何在?

「在家完成的文件需要蓋章、作業流程要蓋章、連員工在家上班的申請書,都要蓋章才行。」這番話充份反映了日本職場的印鑑文化,在這次因大流行實施的緊急事態下,突顯了該國企業使用網絡的一些困境。即便是日本最電子化及最適應「居家工作」的企業,其實仍高度依賴文件列印。

日本印鑑使用的傳統歷史悠久,由中國傳入演變至今,依然是生活上極之常見的文化習俗。除了公司機構外,個人方面還分為只有姓氏的「認印」、需要到政府機關做印鑑登錄和附有完整姓名的「實印」、銀行用的「銀行印」等等。這些繁瑣的文化早在疫情之前便引起社會廣泛的存廢討論,然而一直未有有效的替代方案。

日本社會至今仍十分依賴使用印章。(網上圖片)

日本印章業協會認為,印章是日本的傳統文化之一,「不應輕易廢棄」。協會會長德井孝生指出,電子化改革是必要的,但改革印章制度並非一時三刻的事,否則會對不善使用網絡的人造成困擾並引起混亂。

修改印章規定 推動電子化辦公

四月底,首相安倍晉三宣布修改要求使用傳統印章簽名的法律規定,算是就此議題「鬆鬆綁」。他又表示,希望以新冠疫情作為契機,加速國家電子化辦公轉型,行政手續和民間企業的業務不該依賴於面對面、紙張文件和蓋章。他的目標是推動「數碼新政」,在醫療診斷、行政手續、網上教育方面加速電子化。

此外,日本總務省亦提出,於2022年開始實施民間認證制度,企業間的普通電子版文件與紙張版本具有同等效力。另外,當局還將推廣企業電子印章,使居家辦公更加便利。

安倍政府希望透過疫情推動國內電子化的發展。(美聯社)

科技大國 辦公文化卻落後

不過,這個轉型相信不能一蹴而就。除印鑑外,日本上班族一向堅持使用實體文件,為數不少的中小企業亦缺乏居家工作的系統環境。另一個重要的障礙是企業文化,絕大多數的辦公室仍然經常依靠傳真而不是電郵。作為科技大國的日本,至今仍有不少人使用傳真機,根據政府近期的研究顯示,三分一日本家庭仍擁有傳真機。

新潟管理大學教授Ivan Tselichtchev認為,年老一輩的僱員對新科技有所排斥,是日本不願放棄傳真機的原因。企業家Yuri Tazawa則指出,日本僱員通常沒有美國僱員般,每人各有明確的工作範疇,公司希望員工之間持續的溝通,維持團隊合作,因此較難形成在家獨立辧公的文化。

日本的職場文化令打工仔在疫情期間不得不回公司工作。(美聯社)

日本一些大企業如豐田汽車和Sony,其實在居家工作方面沒有太大問題,反倒是佔經濟總量七成的中小企未能配合。此外,一般日本家庭缺乏在家工作所需的基本設備,許多房屋缺乏高速互聯網連接。

另一個獨有的問題是,日本公司仍然依靠面對面互動,存在所謂「聞到空氣」或「閱讀空氣」等察言觀色的職場文化。

愛沙尼亞人在家中可以輕鬆處理生活上大大小小的事情。(美聯社)

「活在線上」的愛沙尼亞

在世界的另一角落,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的愛沙尼亞,雖然疫情同樣困擾着當地居民,亦同樣需要面對失去至親及隔離下的生活,但沒有因此而大大影響居民的生活和國家的服務。因為在這裏,憑着該國的電子身份證和電子簽名,愛沙尼亞人在家仍可以做很多的事,包括銀行存款、申請政府援助、請病假,求醫和訂購處方藥物。

早於2月27日,當地便錄得首宗確診新冠病例。到3月12日,當局宣布緊急措施。政府於翌日便透過數碼方式提供大部份的服務,並指示學校逐步開展遙距學習,連市議會也轉到網上工作。若果需要進行選舉,當地人亦只需使用其身份證即可安全地進行網上投票,一如他們自2005年以來的那樣。根據去年的最新議會選舉中,四成三選民是在網上投票。

Toomas Hendrik Ilves指出,愛沙尼亞人過去20年也無須前往任何辦事處排隊。(FB圖片)

今天,愛沙尼亞人基本上需要親自露面的只有三件事:結婚、離婚以及出售或轉讓房屋樓宇。前總統Toomas Hendrik Ilves向美媒表示:「過去二十年來,我們無須前往任何地方,到任何辦公室去排隊。」

這一切網上的活動,其實需要愛沙尼亞人將實體身份證,插入連接到電腦的閱讀器,或者使用配備了特殊SIM卡的智能手機輸入PIN碼。為確保安全,愛沙尼亞政府由2001年起為每名國民頒發兩組密碼,一組用以驗證身份,另一組用以授權簽署文件及付款。以辦理銀行服務為例,進入網上銀行戶口時需要輸入第一組密碼,匯款時則輸入第二組密碼。

愛沙尼亞花了超過20年時間,發展出現今先進且安全的數碼生活。(路透社)

國會議員Taavi Rõivas表示:「擁有適當的電子身份證,並擁有在社會中廣泛使用的電子簽名,在這場疫情危機中對我們有很大幫助。」

自1991年從蘇聯中獨立出來,一窮二白的愛沙尼亞面對新時代與舊時代的兩難選擇。最終,新成立的年輕政權選擇了未知的前者,因為沒有東西可以輸,改革成本也最低。結果花了接近28年時間,發展成現今適應網絡世界的「科技大國」。

從以上的情況大概可以了解到,同樣作為「科技大國」的日本和愛沙尼亞,為何會在今次疫情上會有截然不同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