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症與仇恨結淵源 人類無理指控的「永恆輪迴」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回溯歷史,因傳染病而激起的仇恨浪潮絕非首次發生。因應接近兩個世紀航海交通的長足發展,大規模跨國旅行和移民變得可行,交通便利不僅讓流行病更易傳播,還為人們提供了指摘外來人口的藉口。疫情大流行,種族主義、仇外情緒也如影隨形。究竟仇恨和疫症的歷史上的關係如何,為何人類無法擺脫這個仇恨的「永恆輪迴」?

最初,航海業受到技術限制,穿越大西洋需要花上一個月時間。這意味着由出發至抵埗,一般病毒的存活率和潛伏期已經完結。正如十九世紀四十年代愛爾蘭大饑荒,當時歐洲馬鈴薯失收而導致愛爾蘭出現饑荒,約一百萬愛爾蘭人死於飢餓,另有二百萬人逃離當地,部份人選擇乘坐船隻前往北美。

但有如集中營般的船艙非常危險,環境擠擁、衞生情況惡劣,不少船隻在航海路上更爆發斑疹傷寒等疾病,在這段期間共奪去了多達十萬名前往他鄉的愛爾蘭人性命,倖存者只剩少數。歷史上稱這些由愛爾蘭前往北美的船為「棺材船」(coffin ships)。

以往大型船隻的環境衛生較惡劣,容易造成大規模感染。(Getty Images)

其後,輪船漸趨普及,橫渡大西洋的時間縮短至少於一周,航運成本也大大降低,開啟了海洋運輸的發展。過往局限在某些地區的疾病,亦因此廣泛傳播。如十九世紀初的霍亂疫情,以往主要在孟加拉發生,但經過大英帝國的官兵和商人散播,變成全球性流行病。自哥倫布時代,天花大流行傳播至美洲,造成當地無數人染病死亡,也為殖民者往後的殖民行徑打開了方便之門。1889年,第一次現代流感大流行,從俄羅斯迅速蔓延到北美。

今天我們面對的情況與一個世紀前的事件相似。當時,世界首次進入「互聯互通」的新景象,同時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混亂之中,因此順理成章成為一場全球大流行的理想溫床。一場「流感大流行」(1918 Flu Pandemic,俗稱西班牙流感)橫掃全球,造成全世界17億人口中,近三分之一人受到感染,多達一億人死亡。

輪船的出現令航海的時間大為縮減。(Getty Images)

「西班牙流感」如今天的「中國病毒」?

加拿大歷史學家Susan Smith表示,該次大流行亦產生了與今天極為相似的恐慌,同時引起了社會對於種族主義、仇外心理,以及圍繞公共衞生與經濟的激烈辯論。她指出,伴隨大流行而來的往往是企圖尋找替罪羔羊,以及將疾病歸咎於別人。

大流行的命名正好反映了諉過於人的情況,Smith指出,「西班牙流感」屬用詞不當,因為當時作為戰爭中立國的西班牙率先披露疾病的傳播,其他主要的大國卻忙於戰爭,無暇理會,而令人錯覺西班牙疫情嚴重,因此出現了此名。她認為:「在一戰中,當時的人是指摘德國人首先製造病毒,就像今天有個別國家如伊朗指摘美國製造新冠病毒一樣,而一些美國人則以『中國病毒』來指摘中國。」

一個世紀前的「西班牙大流感」,同樣出現今天的仇恨和排外情緒。(Getty Images)

自此以後,移民限制和公共衞生措施開始受到重視,成為限制人類活動以遏制疾病爆發的主要手段。另一方面,種族主義者假設了跨國出行會加劇傳播疾病,因此認定外來的群體最有可能是「帶菌者」,儘管醫療專家一再澄清病毒不分種族。

「無論科學界的說法如何,歷史上不同國家、種族或宗教背景的人仍一直被指控傳播病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 Hopkins University)醫學人類學者Monica Schoch-Spana表示,「不幸的是,在歷史上每一次疾病爆發期間,社會上就出現惡名、責備和歧視等現象。」

Schoch-Spana以近年的事件指出,在2009年H1N1豬流感爆發期間,墨西哥人和拉丁美洲人成了替罪羔羊;2014年的伊波拉疫情,非洲人也是如此。在更早的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當時海地人也因愛滋病而被指摘。

她認為種族歧視的後果包括道德和醫學兩方面:「在傳染病爆發下,防止社會污名化,並不只出於利他因素。歷史上,這些被指摘的群體在出現症狀時,更不願尋求救治。」

Monica Schoch-Spana表示,疫情和仇恨經常並存。(John Hopkins University)

恐懼容易令人生偏見

仇恨之所以出現,首先是因為人們對未知心存恐懼,由於缺乏病毒的信息,許多人陷入焦慮。美國焦慮和壓力研究專家Lynn Bufka指出,這是一種新的未知疾病,我們不知道它會變得多麼嚴重,也不知道該如何擔心。她指出:「通過良好的洗手習慣來減低傳播的想法看似不足夠,這並非新方法,人們怎麼知道做得夠不夠呢?」

從心理學來說,人們自然地傾向將世界分成「我者」和「他者」。前者是自身所屬群組,後者則位居其外,人們傾向偏愛「我者」,對「他者」存有敵意。這是由波蘭心理學家Henri Tajfel領導的一項歐洲研究計劃,稱為「最小團體研究典範」(Minimal-Group paradigm),測試人們如何為自己歸類。實驗找來許多完全不認識,也沒有任何利益關係的人。研究人員只給予他們某些微不足道的共同特質,如顏色相同的衣着,並要求他們為其他人評分。結果發現,人們依舊傾向給予跟自己相似的人較高的分數,這個實驗後來被發展成「自我歸類理論」(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

每當出現疫情,人們很容易將矛頭指向外來的人。(Getty Images)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Leon Seltzer指出,若一個人的憤怒是外向的話,代表他將感到沮喪的事責怪他人。他表示:「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會產生一種衝動,以報復方式對假定犯人發洩自身的消極情緒。」在今次突如其來的封城、隔離措施下,對那些被認為是煩惱和生氣根源的人採取對抗的行為便不令人意外。

他認為仇恨只是人們面對無法控制的事最簡單的回應。今天,許多人因環境狀況並非如願,並限制了他們過舒適的生活,因此感到非常憤慨。他認為,如果將發怒的感覺視為與內心那股無助或無能為力的感覺作鬥爭,那麼,這種情緒幾乎是無可避免的。

Leon Seltzer指出,若一個人的憤怒是外向的話,代表他將感到沮喪的事責怪他人。(Facebook)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911恐襲後,阿拉伯人和穆斯林在美國遭遇的仇恨犯罪大幅增加了1600%。在這個充滿怒氣、專制主義和思維簡化的世界中,當我們遇到威脅時,很容易會對他人產生偏見。現在針對亞裔美國人的仇恨犯罪增加,只是這種固有偏見的最新例證。

正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編輯Daniel Burke所說:「每次仇恨犯罪背後都傳遞一個訊息,就是『這裏不歡迎你』。對於個人的攻擊,也可被理解為對整個社區的不祥警告。」

正如真正的海嘯來襲時,會在短時間內造成嚴重破壞,因此我們在平常的日子就應該未雨綢繆,做好準備。面對「仇恨海嘯」,Bufka認為媒體也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例如必須發布準確的訊息,並且避免利用人們的恐懼心理而煽動仇恨。「在充滿不確定因素的時期,人們應該努力保持情緒平衡和維持日常生活。」

上文節錄自第219期《香港01》周報(2020年6月22日)《比病毒更可怕 慎防「仇恨海嘯」 襲擊》。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或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