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衝突】俄羅斯長年向印度出售武器 為何不受中國指責?

撰文:塗柏鏗
出版:更新:

中印軍隊於邊界上對峙許久後,近日終於在兩國高層的共識下,同意前線部隊及早脱離接觸。不過部分人士對於俄羅斯在此期間與印方達成價值24億美元的軍售案頗有微詞,認為這是對所謂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諷刺。

確實,在歷史上俄羅斯拉偏架倒向印度的說法一直存在。1971年,蘇聯與印度簽訂等於軍事同盟的《蘇印友好和平條約》,規定任何一方受到進攻或威脅時,雙方將共同應對消除。自北、西、南三面包夾中國的蘇印同盟,對彼時較貧困的中國邊防來說確實造成嚴重壓力。

不過俄羅斯對印度的態度就如同對華一樣,始終起起落落,因此若單就俄印的軍售關係來判斷俄羅斯對華政策有所翻轉,那就實在過於輕率。

表面宣稱中立不結盟的印度總理尼赫魯(左),實則較傾向美國,後來則轉向蘇聯尋求支持。(Getty)

原本蘇聯並不看重印度的地位,史達林(Joseph Vissarionovich Stalin,1878─1953年)時期的《真理報》還直斥印度是「英美帝國主義在東方的憲兵」。表面宣稱中立不結盟的印度總理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1889─1964年),也曾於1948年指示外交部向美國駐印大使格拉迪(Henry Francis Grady,1882─1957年)保證:「一旦爆發世界大戰,對印度而言,加入蘇聯一方是不可想象的」;同時又派印度駐蘇大使潘迪特(Vijaya Lakshmi Pandit,1900─1990年)向美國駐蘇大使史密斯(Walter Bedell Smith,1895─1961年)表明對共產主義的排斥,更強調:「尼赫魯和印度絕大多數領導人已決定和西方保持天然的聯盟,只是受到諸多因素的限制,比如地理位置的限制和軍事上的薄弱等等,因此尼赫魯還不能公開談論在軍事上加入西方的問題」。

如此來看,蘇印關係理應勢如水火才是,為何會走到一塊?原因在於赫魯曉夫(Nikita Sergeyevich Khrushchev,1894─1971年)上台後呼籲「和平共存」,故開始拉攏印度。尼赫魯也藉機發展對蘇關係,以擺脱對英美的依賴,雙方貿易額更在1951至1959年間驟然攀升15倍。除此之外,蘇聯還大手筆地於1959年提供印度3.78億美元貸款,這可比給中國的任何一筆貸款都大方得多。

蘇聯的意識形態與外交變化,讓同為社會主義兄弟的中國不快,特別在1959年中印朗久事件爆發後,蘇聯媒體反而率先刊登印度的照會,更惹來中國批評。結果待中蘇決裂後,蘇聯更加大對印度的支持,使印度敢於在1962年發起中印邊境戰爭。儘管在戰爭前夕,赫魯曉夫還宣稱「如果不幸發生反對中國的戰爭,我們將和中國站在一起」,但同時又矛盾地解釋「我們僅僅是出於策略的考慮才沒有在中印邊界問題上公開聲明,我們不能把尼赫魯推倒美國一邊去」,實質上已等同替印度緩頰。

赫魯曉夫在中印戰爭時,向印度提供不少支持。(Getty)

因此印度利用蘇聯的兩面性,購得不少蘇製武器,尤其是1962年蘇聯同意出售19架米格-19戰機,並授權印度建立可生產零配件的工廠。中印開戰後,蘇聯更販賣米格-21給印度。周恩來遂不得不在戰爭期間,向蘇聯駐華大使契爾沃年科(Stepan Vasilievich Chervonenko,1915─2003年)警吿道:「印度使用的蘇製米式直升飛機和蘇製運輸機,在中印邊界東段和西段運送軍需,這對我們前方戰士是有影響的」。直到稍後發生古巴導彈危機,才令蘇聯授意《真理報》發表社論聲稱:「帝國主義者日夜夢想使中印兩個大國火併,並破壞蘇聯同兄弟般的中國和友好的印度之間的友誼」,以爭取中國的支持。

但待衝突結束後,蘇聯對印度的軍援立刻增加,光是1964年就給了印度44架米格-21戰鬥機、70輛T-76坦克等重裝備;1971年蘇印更簽署友好條約,這純然是針對中國而來的軍事結盟,蘇聯還想藉此進出印度洋。直到冷戰結束前,印度的進口武器起碼有80%都來自蘇聯,因此可以說,若無蘇聯的經濟與軍事援助,印度想以貧弱的經濟撐起「南亞強權」的名號,恐怕十分困難。

隨着蘇聯解體,印度頓時失去一個有力靠山,且戈爾巴喬夫(Mikhail Sergeyevich Gorbachev)在執政時便積極推動中蘇、美蘇關係正常化,甚至明言吿訴印度不會在中印衝突時承擔援助義務,這讓印度不得不也跟着改善對華關係。然而,獨立後的俄羅斯,其龐大面積與核武庫仍舊令歐美忌憚,俄國遂重新轉向亞洲尋找友好夥伴,印度便在此時重新映入莫斯科的眼簾。但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在1993年與印度簽署了新條約,取消舊條約的結盟條款,凸顯俄羅斯不願再因涉入集團衝突導致崩潰的覆轍重現。

在這種形勢下,俄羅斯的對華對印政策不免得出於經濟與地緣利益而定,而非任由意識形態做主,更何況來自印度與中國的軍火訂單,有助於挹注凋敝的俄羅斯經濟,因此反而更希望三方都能更緊密合作。接着俄羅斯總理普里馬科夫(Yevgeniy Maksimovich Primakov,1926─2015年)於1998年訪印時,首度提出俄中印應建立戰略三角的構想,以制衡美國獨大的失衡局面。

中印邊境對峙期間,中俄印三國外長仍堅持召開視頻會議,推進彼此間的合作關係。(新華社)

俄羅斯的想法獲得中印的響應,三國外長首次於2002年啟動對話,2007年還升格為年度正式機制。雖然三國利益未必重合,但通過這項機制,仍在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金磚國家等各種議題上取得一定共識。這對冷戰後國力不振卻仍遭受歐美猛烈圍堵的俄羅斯來說,是個不可或缺的合作架構,因此絕不願輕易失去中印的支持。就以2014年俄羅斯併入克里米亞為例,中印都未跟進西方譴責與制裁俄羅斯,便令普京(Vladimir Vladimirovich Putin)高調讚賞,可見對華對印關係對俄羅斯來說有多重要。

如今,印度對蘇聯的軍火依賴與中國的逐步自主,兩相對照之下反凸顯印度軍事工業根柢的薄弱。何況印度外購武器來源並非僅有俄羅斯,還有美、法、以色列等國,且這些事務都屬彼等內政,重視協作與主權獨立的中國豈可能因此干預?最重要的是,中國是俄羅斯的最大貿易伙伴,印度卻連前十名也排不上,且中俄山水相連,又同受歐美戰略擠壓最集中,合作的地緣壓力更大,因此再怎麼樣俄羅斯也不願過分開罪中國,寧可三方都互利共榮。而中印兩國想必也有同樣想法,故中印邊境對峙期間,三國外長才會仍堅持於6月23日延續年度會晤的傳統,召開視頻會議,這正說明中俄印都不願分裂。畢竟一旦三國關係鬧僵,那麼漁翁得利的勢必是主張「美國優先」的美國,這對三國都絕無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