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業疫境・下】平衡防疫與製作 電影夢工場隨機應變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自3月初世界各地許多影展、電影獎項或電影項目紛紛宣布延期或取消,製片商亦不斷推遲工作進度,或暫停拍攝計劃,導致全球電影工作幾乎陷入停擺,單計荷里活已經造成近20萬人失業,對電影從業人員的生計造成嚴重打擊。在此期間,業界嘗試復工,如《阿凡達2》(Avatar 2)、《職業特工隊7》(Mission: Impossible 7)等電影已經重新展開拍攝工作。電影公司希望透過調整人手、拍攝方法和發行渠道等,平衡防疫與電影工作,試圖找出可行的運作模式。
此為【電影業疫境】下篇

上篇:【電影業疫境・上】新片公映姍姍來遲 全球影院何以求生?

現時,製片人在拍攝日嚴格控制片場的衞生情況,除了發放口罩、手套、洗手液,以及一次性防護用品之外,也規定拍攝現場不得聚集若干人數,並安排醫護定時監測劇組人員的健康狀況。為保障台前幕後人員的健康,有電影公司斥資500萬美元(約3,875萬港元)在英國Pinewood片廠添置超過100個消毒洗手站、大範圍的體溫測量儀器,並讓工作人員接受病毒檢測等,希望攝製隊可以在安全環境下拍戲。另一方面,電影業界也嘗試不同應對策略,如採取新的空氣測量標準和通風措施,以及加強清潔工作。在拍攝時,演員之間的親密場面可能改以視覺效果和虛擬技術來處理。

電影業界嘗試不同應對策略,平衡製作與防疫工作。(Getty Images)

早前,《侏羅紀世界3》(Jurassic World: Dominion)復工首日,即傳出數名工作人員受到感染,電影公司隨即否認。事實上,全球不少國家和地區的疫情尚未受控,始終令電影復工情況蒙上陰霾,跨國拍攝亦無法進行。即使電影公司已採取充足的防疫措施,但演員及工作人員緊密地在片場一起工作、生活、進食,甚至休息睡覺,仍然是相對高風險的活動,難以排除疫情再爆發。

轉攻串流平台 製作疫情紀錄片

受制於電影發行渠道幾乎停擺,不少電影公司索性轉型拍攝電視劇,畢竟疫情期間更多人留在家中觀賞劇集。中國內地因疫情導致戲院停業及製作停頓,約5,000家小型電影及電視公司破產。為維持公司運作和確保收入,多間上市電影公司積極轉型,紛紛籌備拍攝電視劇。據今年首季業績顯示,少數幾間獲利的上市電影公司,其主要收入來源均來自電視劇。

轉型拍劇以外,業界也從疫情中找到新的發展方向。例如澳洲製片商Ten Alphas在疫情期間,改為製作新冠肺炎相關的電影和紀錄片。

電影製作停擺,電影公司及電影工作者紛紛藉新冠肺炎之機尋求轉型。(資料圖片)

化限制為轉機 為拍攝設「空城計」

英國早前實施了長達三個月的封城令,幾乎令電影業完全停擺,導演Matthew Butler-Hart及其演員太太兼製片人Tori Butler-Hart卻沒有停止拍攝工作,反而利用自己的寓所、空無一人的街頭、古老大宅作為拍攝科幻微電影的場景,甚至邀得殿堂級影星伊恩麥基倫(Ian McKellen)和《權力遊戲》男星康倫希爾(Conleth Hill)等參與,這是嶄新又難得的創作機會,也為業界帶來靈感。

英國導演Ian Pons Jewell更索性以封城作電影主題,以2040年、新冠疫情仍然存在的社會作故事藍本。近日他前往烏克蘭首都基輔拍廣告,因為當地已經開始復工。他同時透過Zoom,遙距指導韓國的廣告拍攝工作。由於各國的疫情受控情況不一,部份疫情相對溫和的國家搶走了其他國家的拍攝工作。

他指出,英國已經失去部份電影工作機會。「我知道有些工作已經流向澳洲,當地已經全面復工。瑞典也開始了拍攝工作,以往業界不會在當地拍攝美國市場的廣告。」

空無一人的城市街道,卻成為富創作力電影工作者難得一遇的拍攝樂園。圖為4月17日,英國萊斯特市(Leicester)的街道。(AP)

加強虛擬製作 與空氣演對手戲

英國影評人Robbie Collin認為電影業未來會有改變,昂貴的「大製作」將會減少,「最終人們會轉向拍攝規模更小、更靈活和更有創意的電影。」在可見的將來,電影業界將會有嶄新的變化,包括增設負責防疫的製作人員,確保疫情對拍攝的影響減至最低;拍攝方式也會不同,劇組會避免演員有不必要的肢體接觸,並利用攝影借位、合成影像等方式,拉開演員之間的距離,甚至採用更多獨白鏡頭。

有電影人推斷,疫情最終人們會令電影公司轉向拍攝規模更小、更靈活和更有創意的電影。(AP )

視覺特效總監Guy Williams表示:「長期來看,虛擬製作(virtual production)跟實拍製作(physical production)將會逐漸結合,最終人們會無法辨別兩者的差異。」他認為,新冠肺炎病毒勢必加速虛擬製作技術的發展,讓拍攝工作不再需要動用大量人力。

然而,虛擬製作的發展,卻可能導致劇組人員面臨失業危機。電影法律顧問Christian Simonds表示:「現場劇組將會縮減至只剩基本團隊,那些輔助性的職位如製片助理等,可能不復存在。」長遠而言,業界將減少劇組人員、縮減拍攝地點,同時大幅增加虛擬製作。

電影業在後疫情時代會否改變其製作營運模式?(Getty Images)

串流平台的興起或許是電影業略感欣慰的地方,因為電影的發行渠道不再單一。雖然目前仍無法預測業界在疫後的改變,但有一點頗肯定的是,今年各大電影節如奧斯卡等或將延期和停辦,今年的電影出品數目較以往少得多,觀眾要看好戲,大概只能耐心等候。

(節錄)

上文節錄自第225期《香港01》周報(2020年8月3日)《新片公映姍姍來遲 全球影院「疫境」求生》。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訂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25期《01周報》精選內容:

當「抗爭」遇上「鬥爭」 選舉延期 香港重啟

評戴耀廷被解僱—「學術自由」成為所欲為的「保護傘」?

疫襲農業 天災蝗禍引爆全球糧食危機

心理輔導與法律支援並行 專家設平台 助被捕青年覓曙光

由歐美燒到亞洲 「退休之火」蔓延

顛覆共食制 養生另有道 疫情重塑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