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常出現的「凱倫大媽」能為特朗普扭轉形勢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一個名字反覆出現在美國各大社交平台和新聞報導上:「凱倫(Karen)」。這位凱倫並非一位女士,而是一類人:中年白人女性、自私自大、活躍於超市、餐廳及其他公眾地方,不斷作出諸如拒絕佩帶口罩、打尖和說「叫你經理出來見我」等行徑。
「凱倫大媽」為何老是常出現?近期特朗普於11月美國大選的支持度回升,和這些人對於法律與秩序、警權、擁槍等態度有關嗎?她們會否成為特朗普扭轉劣勢的關鍵?

今年 5月25日,美國紐約市中央公園發生一宗白人女性謊報遭黑人男性攻擊的事件。當事人Amy Cooper事發時正在公園內放狗,由於她沒有為犬隻繫上牽繩,被路過的黑人觀鳥員Christian Cooper指正,沒料到她居然打電話報警,訛稱遭對方攻擊。這宗充滿種族歧視的謊報事件,被Christian以手機全程記錄並上載網絡,Amy的行為遭網民一面倒批評,更被命名為「中央公園凱倫」。她也因報假案,面臨被司法部起訴。

6月,加州托倫斯(Torrance)接連發生兩宗針對亞裔的歧視事件。54歲的退休社工Lena Hernandez,於6月11日先後兩次以種族歧視言論攻擊當地亞裔居民。同月底,地方檢察官以「證據不足」理由把她釋放。惟其後因再揭發她曾在去年10月於機場內攻擊另一名亞裔人士,故她於7月初再次被警方逮捕,但最終仍舊因證據不足而獲釋。

此一事件引起不少爭議,原因是Lena其實是位拉美裔移民,當地許多拉美裔網民指責她作為非白人,卻在「精神洗白」(Whitewash)並反過來歧視亞裔,不禁紛紛揶揄她是出於嫉妒亞裔女生的年輕活力而惱羞成怒。

以上兩宗事件的主角,可說是今年內兩位較為人熟悉的「凱倫大媽」。在疫情肆虐全美的過去半年間,這些大媽不時現身於超市、餐廳等公眾地方,堅持不戴口罩,經常當面指責店員;亦會堅持自己的權利,拒絕配合居家隔離等防疫措施,還經常於網上分享有關疫情的虛假訊息,以及相關的陰謀論,說政府誇大疫情云云。

除了凱倫,還有作為其男性版本的「肯(Ken)」,惟流行程度遠遠不及前者。最形象深刻的是,六月的一次「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示威中,一對富裕的白人夫婦帕特里夏(Patricia)和麥科斯基(Mark McCloskey)被拍到用槍指向途經的示威人士。

然而,不論是凱倫或肯,標籤的主要是一些自私自利的中產人士,衣食無憂卻易怒;他們喜歡行使白人特權,只在乎自己個人權利,不願意遵守社會規定。他們往往在公共場合情緒失控,用帶有種族歧視偏見的言論經常找小職員和有色人種麻煩,其中一句口頭禪是:「叫你們經理出來!」(speak to the manager)。

男版「凱倫」則被稱為Ken,所表示的都是同一類人。(網上圖片)

《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記者Kaitlyn Tiffany表示:「凱倫現在被當成反對社交距離的中年白人女性的代名詞,無論她們是出於無知或極度自私,也是這個存在已久的迷因(Meme)的最新進化。」

「凱倫」在疫情期間時常現身美國街頭。(網上圖片)

為何叫「凱倫」?

以上的「凱倫」,其真名或許都並非叫凱倫,有人或許會好奇,那麼為何要叫凱倫,而不是Mary、Cindy等其他名字?

無論是凱倫還是肯,都是美國「嬰兒潮」(1946-1964)年間出生的年長一輩的常用名字。作為二戰後和平時期出生的一代,他們不論在處事方式還是社會價值觀上,都與新一代有很大不同。

而隨著後者逐漸在社會上扮演起越發重要的角色,兩代人之間的差異與衝突也日趨明顯。在這種情況下,網上興起的「凱倫大媽」的大量帖文,不過是美國年輕一代展現自己與上一輩代溝的幽默回應。

凱倫的特徵還有,金色鮑伯頭。(網上圖片)

有指「凱倫」一說的起源,來自2005年美國喜劇演員Dane Cook的表演裏提及:「每個團體裡都會有個『凱倫』,她由頭到尾都是衰人一個。」也有人指凱倫是來自美劇《Mean Girls》的角色,因為在電影中凱倫不時以白人的角度說出不經思考的話。

至2018年3月,專門解釋英語流行用法和俗語的《城市辭典》(Urban Dictionary)亦收錄了「凱倫」一詞,並解釋為:「凱倫大約 45歲,不是開運動型多用途車就是小卡車。可以在漢堡王(Burger King)或任何一間麥當勞的遊戲區找到她們正在向經理抱怨。」這可說是為凱倫一詞作了最佳的來源證明。

弗洛伊德遭警員執法期間跪頸死亡,掀起了種族平權,以至削減警方開支等訴求。(路透社)

屬於「凱倫大媽」們的美國當下…

值得留意的是,中央公園事件發生後幾小時,便發生了黑人弗洛伊德(George Floyd)在明尼阿波利斯遭白人警察殺害。不少人開始將「凱倫大媽」們的種族主義和警暴及「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聯繫起來。

面對快將舉行的11月美國大選,經過連月來因弗洛伊德之死而起的全國反種族歧視示威後,民主研究所(DI)日前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民望一直落後的總統特朗普的支持度上升至48%,較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Joe Biden)的四成五支持率高三個百分點,是多個月來首次再度領先。

民主研究所所長Patrick Basham指出,民主黨並未意識到,國民在連月示威及抗議後,希望恢復法律和秩序的生活。其中,三分二的受訪者指評,拜登在譴責暴力方面的言論不夠強硬;74%人認同「所有生命都重要」;26%人認同「黑人的命也是命的重要性」。與上次民調相比,前者比例增加,顯示更多的美國人已開始對黑人平權抗爭呈現疲態。特朗普近期頻頻搬出「法律與秩序」(law and order)的旗號,也似乎收得成效。

一直銳意吸納白人主義者選票的特朗普,可是一眾「凱倫大媽」的首領?(美聯社)

上月底,特朗普談及治安和警方執法問題時,曾為威斯康星州向示威者開槍導致兩死的17歲少年 Kyle Rittenhouse辯護,稱他是因為自衞才開槍。

「凱倫大媽」頻頻出現,對行事作風有如凱倫大媽「首領」的特朗普而言也許是一大喜訊,因為每一位「凱倫」都有可能化成珍貴的一紙選票。然而,凱倫現象也是美國社會種族、階層撕裂,相互敵視的情況,對白人中年女性的負面標籤大行其道,終究也是不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