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監控・上|因防疫實現的五類監控工具 揭示大數據下眾生相

撰文:伍振中
出版:更新:

「我實在很失望,但不感到驚訝……當TraceTogether甫推出時,我就對此表達過深切關注,但不時有人說我偏執於散布恐懼,試圖破壞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的工作。」新加坡記者、社運人士Kirsten Han對英國廣播公司(BBC)說。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各國政府爭相使用數碼監控工具來控制疫情。相信在後疫情時代,這類數碼監控工具及大數據技術勢必會愈加廣泛和細緻地被使用,私隱安全爭議也必然會延續下去。

TraceTogether是新加坡政府在疫情期間推出的手機應用程式(App),志在追蹤接觸者,為社區病毒傳播鏈溯源。當安裝了TraceTogether的用戶互相靠近時,彼此會傳輸短距離藍牙訊號,該數據會留在各自的手機應用程式裏長達25日,倘若某一方後來確診新冠肺炎,衞生部官員就可以通過該應用程式追蹤曾接收藍牙訊號的可能接觸者。

新加坡當局曾宣布很快會要求國民進入超級市場、工作場所或其他公眾地方前使用TraceTogether「打卡」,所以,有很多人都下載了這一應用程式。當地目前有近八成居民曾註冊使用TraceTogether。

↓ 新加坡政府推廣TraceTogether的宣傳短片

由於TraceTogether能夠追溯用戶的行蹤及到訪過的地點,故起初惹來不少像Kirsten Han等關注個人數據管理和私隱問題人士的疑慮。新加坡官員當時明確表示,有關數據會以加密方式傳輸,且不會被用作防控疫情以外的用途。不少市民都表示是出於「相信政府」,才會下載TraceTogether。

然而,就在本月5日,新加坡官員在國會上首次向議員承認,當地執法部門有權取閱TraceTogether收集的用戶數據,以協助警方進行「刑事調查」(criminal investigation),明顯與先前官員所稱「只用於防控疫情」的說法有出入。新加坡網絡上對此議論紛紛,甚至有網民號召「刪App保平安」。

疫情期間,各國政府利用城市監控鏡頭、人臉追蹤系統,並透過搜集民眾個人手機數據及移動訊息等,追蹤患者或高危人士。這類監控及追蹤技術結合了物聯網、人工智能、雲端應用、5G低延時通訊等多項前沿技術,疫情「給予」了一個擴大現實應用場域的好機會,促進相關技術的研究和創新,同時令有關數據管理與個人資訊私隱安全的討論掀起了前所未見的高潮。

在德國,一名女車主正在新冠肺炎檢測站外掃描二維碼,登記輪候檢測。(美聯社)

五大監控類別 付諸場景應用起爭議

著名醫學期刊《刺針》(The Lancet)於去年6月發表文章,嘗試將疫情期間各國採用過的數碼監控工具劃分為五大類別,分別是「接觸者追蹤」(contact tracing)、「個案追蹤」(tracking)、「篩查感染者」(screening for infection)、「隔離與自我隔離」(quarantine and self-isolation)和「臨床管理」(clinical management)。有些國家只集中在單一類別投放數碼資源,有些國家則五個類別均有,其疫情防控表現也相對較佳。新加坡政府推出的TraceTogether可被歸類為「接觸者追蹤」這一類別。

其他例子有德國政府與當地科技初創公司Thryve合作研發的智能手錶應用程式Corona-Datenspende,當局可透過用戶的可穿戴設備,譬如Apple Watch、Fitbit等所安裝的應用程式,監察用戶的心跳、溫度和睡眠質素,從而追蹤有疑似病徵的高危人士。

德國政府推出Corona-Datenspende,當局可透過用戶的可穿戴設備,監察用戶的心跳、溫度和睡眠質素。(網上圖片)

在中國內地,政府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合作,構建「密切接觸者測量儀」網上大數據平台,市民只需要在平台上輸入姓名和身份證號碼,就可以查出最近14天內有否與確診者乘坐同一個公共交通工具,譬如同乘火車、坐同一輛巴士,又或是飛機上坐在確診者前後三排位置之內。

芸芸國家之中,中國可說是最積極把數碼監控技術應用於抗疫之上的國家。其中一項廣為國際媒體報道的,是基於用戶手機定位行蹤和電子支付消費歷史以判定用戶健康狀況的「健康碼」系統。去年3月,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金服(現名螞蟻集團)開發的支付寶健康碼在華東地區上線,隨即被廣泛應用於全國各省市。後來,騰訊旗下社交平台微信也推出了自家的健康碼系統。若用戶到過確診者曾經造訪的公眾地方,就有可能被健康碼標示為「密切接觸者」,或需要進行家居隔離;人們亦需要出示「標示為健康」的健康碼才可以出入公眾地方。

除了阿里巴巴和騰訊,內地搜尋引擎巨擘百度於2015年推出的「人群遷徙」功能,在疫情期間也意外成為網民獲取高危地區疫情資訊的重要網絡工具,可見科網公司在內地的抗疫過程中擔當了十分關鍵的角色。

百度的「人群遷徙」功能,在疫情期間意外成為了民眾追蹤疫情資訊的工具。(網上圖片)

此外,內地當局也使用大數據追蹤曾經到訪高危地區(譬如最初發現案例的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及附近地區)的人員,繪製成可視化病例移動地圖,以助地方政府堵截病毒傳播鏈。中國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則運用各地官方疫情數據,研發實時地圖展示病例分佈及變化趨勢等信息,方便公眾及時獲悉有關資訊。

《刺針》將這類數碼工具歸納為「個案追蹤」的類別。除了內地之外,新加坡、瑞典、台灣、美國等地都有投放數碼資源實時監控病毒傳播鏈,當中大量應用大數據與機器學習功能,以分析患者或高危人士的手機應用程式定位行蹤、電子支付消費歷史、公共交通乘搭記錄等數據,繪製實時人員遷移地圖,以協助當局追蹤確診個案。

智能監控工具給予政府及民眾得悉最準確及最新的疫情動向,同時也惹來廣大爭議。(美聯社)

第三類數碼工具的目的是「篩查感染者」。部份國家會加強採用熱感攝像頭或智能人體溫測儀器,也會利用手機應用程式及雲端數據工具識別疑似感染者,以便及時隔離有關人士。

台灣在國際機場安裝了高性能紅外線熱像儀,用於實時捕捉人體熱圖像,能迅速檢測出發燒的人,從源頭堵截國外傳入病例;在新加坡,當局要求在辦公室、學校及公共交通地點放置智能體溫監測儀器,所獲得的溫度數據會遙距傳送到有關部門,以識別疫情高危熱點及病毒傳播鏈。

至於在冰島,當局則利用手機應用程式收集出現疑似病徵病人的報告,並將之與臨床和基因排序數據結合,協助篩查出未確診的高危人士,並盡快為他們進行病毒檢測及隔離。

第四類用於監控疫情的數碼工具是有關「隔離與自我隔離」。像澳洲、台灣、韓國等地的政府均採用了嚴謹的隔離監視工具:澳洲政府立法要求違反隔離令的人需要強制佩戴電子式可穿戴設備,再次違反者則會罰款;台灣政府要求家居隔離者時刻攜帶由政府派發、配有GPS定位功能的手機裝置,若家居隔離者違反隔離令,手機將會發出訊號;韓國則要求家居隔離者在隔離期間強制下載手機應用程式,一旦離開指定隔離地點,就會向當局發出警示。

2021年初,疫情尚未受控。澳洲布里斯班商業區的街頭人流十分疏落。(Getty Images)

《刺針》所定義的最後一類數碼工具是「臨床管理」,這包括診斷染疫人士、監察患者臨床情況、預測治療效果,以及提供網上看病、網絡藥店等遙距醫療服務。

網絡上有一種名為COVID-Net的開放源代碼神經網絡設計,可以協助全球臨床醫護人員快速從胸部X光片識別出新冠肺炎病徵,從而迅速檢測出確診病例。

遙距醫療服務亦得益於雲端技術和高速網絡發展而在疫情期間獲廣泛應用:去年中,加拿大平均每天的網上看病個案多達14,000個;在中國,平安好醫生、京東健康、好大夫在線等互聯網醫療平台紛紛推出在線問診、義診、網上購藥等服務,全國二百多間醫院也開放了新冠肺炎免費網上診療及諮詢服務;美國和澳洲等也利用雲端技術為新冠肺炎輕度患者或長期病患者提供在家遙距醫療監察……

(節錄)

智能監控・下|規範數據管理:政商待答的迫切問題

上文節錄自第248期《香港01》周報(2021年1月11日)《大流行實現五類智能監控 揭示大數據下眾生相》。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48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暴徒佔國會 美憲制幾危 民主選舉難除極端政治

白宮國會全在手 拜登的機會來了

美式民主催生民粹狂人 香港切勿走向極端

「司法改革」成為敏感詞 如何令普通法與「一國兩制」相適應?

教資會評核標準不合宜 盲目追逐國際化乃香港法學困局

疫情一年 武漢人走過2020

夾在北京和台北中 我學會了「生活在此時此地」

大流行實現五類智能監控 揭示大數據下眾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