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 V.S. 英女王│東西兩場國葬的聯想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日本政府在安倍遇刺後,收到許多國家領導人發來的唁電,首相岸田文雄基此決定要為安倍舉行國葬,展開「弔唁外交」。但與英女王的國葬相比,安倍國葬的反應相對冷淡,岸田擬借安倍國葬與各大國的領導人拉近關係,恐怕也有困難。
作者:吳俊剛/新加坡前國會議員、前新聞工作者

兩場國葬引起的世界反響迥異,本身就形成強烈的對照。有來自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名政要出席了女王的葬禮。安倍葬禮呢?我們只能等着瞧。

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到奈良縣為參議院選舉的一名候選人拉票,在一處街頭髮表演說時,突遭一名日本男子槍襲,身中兩槍,送院搶救五小時後不治,終年67歲。

9月9日,新加坡時間凌晨1時35分左右,英國白金漢宮宣佈,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安祥離世,享年96歲。

英女王國葬:圖為2022年9月19日,英女王伊利白二世的黑色小型馬埃馬站在草地上目送主人接近溫莎堡。(AP)

日本和英國先後宣佈舉行國葬。奇怪的是,女王已在19日入土為安,葬禮極盡哀榮;先去世兩個月的安倍的葬禮,卻要遲至本月27日才舉行。日本媒體於是抖出了政府試圖利用葬禮搞所謂「弔唁外交」的說法。

日本和英國先後宣佈舉行國葬。奇怪的是,女王已在19日入土為安,葬禮極盡哀榮;先去世兩個月的安倍的葬禮,卻要遲至本月27日才舉行。日本媒體於是抖出了政府試圖利用葬禮搞所謂「弔唁外交」的說法。

據9月17日《聯合早報》東京特派員符祝慧的報道,日本政府在安倍遇刺後,收到許多國家領導人發來的唁電,首相岸田文雄基此決定要為安倍舉行國葬,展開「弔唁外交」。但與英女王的國葬相比,安倍國葬的反應相對冷淡,岸田擬借安倍國葬與各大國的領導人拉近關係,恐怕也有困難。當局至今公佈的外國賓客名單里,西方工業國的反應並不熱烈,只有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確定出席。

報道也說,日本輿論指將國葬安排在安倍離世後的兩個多月,是「夜長夢多」,因為在這期間不斷爆出安倍生前和極端宗教「統一教會」的特殊關係,使得日本政府為安倍辦國葬的舉動遭到民間的反對。日本《每日新聞》民調顯示,贊成安倍國葬的日本民眾僅30%,反對的有53%。安倍家鄉山口縣宣佈了要在國葬後的10月1日為他舉行追悼會,也遭到11個市民團體公開反對。據知,至今只有三縣的知事決定參加安倍國葬,大多數反對黨決定不出席。

只有30%民眾認可的國葬,給人的印象是有點名不副實。反觀英女王之死所引起的反應,靈柩經過處可謂萬民空巷,凸顯絕大多數英人對她的愛戴。老實說,安倍實不能和女王相提並論。一個是超越政治的女王(國家元首),一個則是一生在政壇打滾又備受爭議的政治人物。不過,因為東西兩場國葬時間上非常接近,難免還是會讓人拿來相互比對。兩者引起的世界反響迥異,形成強烈的對照。有來自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名政要出席了女王的葬禮。安倍葬禮呢?我們只能等着瞧。

其次,女王是在位離世,安倍則已是退位首相。女王在位長達70年,子孫滿堂,英聯邦(過去稱英聯邦)更有多達56個成員國,都是英國過去的殖民地,遍佈全世界,包括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諸多非洲國家等。美國其實也是從英國殖民地脫胎出來的。因此,這位老太太就好像福壽全歸、壽終正寢的五代大母,實非橫死街頭的安倍可比。

英女王國葬:美國總統拜登2022年9月19日在倫敦西敏寺出席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Queen Elizabeth II)國葬時被安排坐在第14排,妻子吉爾坐在他旁邊。(AP)

放大來說,英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也不同類。日本是亞洲國家,古時候一切仿效中國,包括文字與文化,尤其是唐朝的各種典章制度。但從明治維新起,卻決意「脫亞入歐」,且看不起亞洲鄰國;更要命的是仿效西方殖民強權,侵略朝鮮、中國及東南亞國家,濫殺數以萬計無辜百姓,試圖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日本軍國主義者干下滔天罪行,自作孽不可活,終受天譴,所搶奪的土地蕩然無存,至今還被壓在美國人的五指山下,無法翻身。安倍一心想恢復日本的昔日「榮光」,但只要美國人不放手,即使他沒被暗殺,也只是夢想。當今日本又是個人口高度老齡化的衰老之國,或許國運也就是如此了。

英國這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仗着工業革命後的船堅炮利,在世界各地掠奪殖民地,米字旗到處飄揚,19世紀成了英國世紀,繼之20世紀又成了美國世紀,白人號令天下已有300年。接連兩個盎格魯撒克遜的世紀,對世界各方面的影響極其深遠。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英帝國在戰後日落,前殖民地紛紛獨立,但英國人卻想出了新點子,成立了英聯邦大家庭。半個多世紀以來,英女王也仗着她獨特的美麗、端莊、高貴和智慧,繼續在各前殖民地發揮魅力。反觀日本天皇則已被世人遺忘。

英日兩國最大的不同也許還在語言、文化和制度方面。英國人的厲害之處,先是殖民全球各角落,繼而是在每個殖民地栽培英文精英,通過他們讓英國的語言、文化和政治制度在當地生根。與殖民同行的是宗教傳播,這也是犀利無比的腦部工程。相形之下,日語、日本宗教和文化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即使是有十幾億中國人使用的華文華語,和英文英語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比較起來,也相形見絀。有學者統計,日不落帝國全盛時期,殖民地面積總和佔世界陸地的四分之一。

二戰後相繼獨立的前英殖民地,政治大體上都由英文精英主導,新加坡也不例外。這些精英先是在本土接受英文教育,然後拿了獎學金到英國留學。因此,他們很多是劍橋和倫敦大學的畢業生,雖然反殖民主義,但多數並不反英國的政治制度,而是很自然地在爭取到獨立和上台執政後,沿襲威斯敏斯特議會民主制和文官制度(民事服務)。尤有進者,他們以英文為行政語文,公務員當中的精英一般上也被選派到英國的大學留學,因此,很自然成為親英派,對造就自己的大學有特殊的感情。

7月11日,一位男性在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告別儀式前在增上寺為他獻上鮮花和祈禱。(AP)

英國白人統治殖民地的確有高明之處,除了文化洗腦,最為人熟知的另一本事就是分而治之。在這方面日本人是望塵莫及的。日本軍國主義者當然也懂得要消滅一個民族,先要消滅其語言和文化,但只懂得使用強硬的軍事手段,威懾逼迫,強制人們學習日語,而且殺人如麻,種下難以磨滅的民族仇恨。只有在它統治50年的台灣,才成功地在思想上奴化了一些人,如已故的李登輝之流。

但殖民者都非善類,英國人的殖民史其實也充滿暴力,尤其是在鎮壓土著起義時,手法更加殘忍。原是英殖民地的北美也是經過艱苦的戰爭,才獨立為美利堅合眾國。哈佛大學專門研究非洲人和美裔非洲人的歷史學教授卡羅琳·埃爾金斯(Caroline Elkins)在新著《暴力的遺產》(Legacy of Violence)中,就詳細追述了大英帝國的種種暴行,包括1952年對非洲肯雅茅茅起義(Mau Mau Rebellion,也譯茂茂、毛毛等)的殘暴軍事鎮壓,以及所使用的包括閹割在內的種種虐囚酷刑。英軍也使用之前對付馬來亞共產黨的做法,包括實行緊急法令,開闢「新村」,把百多萬肯雅土著關進了集中營。戰鬥、殺戮、囚禁、飢餓和疾病,導致數以萬計的人死亡。2011年,茅茅起義的一些倖存者在倫敦成功起訴英國政府,英國不得不對肯雅表示深切遺憾,並表示要對當年受害者賠償1400萬英鎊。

英殖民者也是種族主義者,他們自命殖民是為了傳播文明給有色人種。非洲黑人被當作奴隸販賣,因此有美國黑奴。1943年印度孟加拉地區發生大饑荒時,時任英國首相邱吉爾接到報告,不屑地說印度人就像兔子一般繁殖,意思是餓不死他們。

不過,這個殖民帝國的醜惡面,似乎都讓女王的美麗和魅力成功漂白了。許多前殖民地的人被同化之後還感恩戴德,以曾作為臣民為榮,令人嘆為觀止。有位資深香港演員就在自己的社媒賬號上寫道:「……香港在她的庇蔭下,人間福地……。」試問當今之天下,還有哪個女人有這般能耐?不過,歷史的盛衰輪迴總非人力所能逆轉,隨着這位堪稱世紀奇女子的王星隕落,英國國運大概也走到頭了。女王一生任命過15位首相,自邱吉爾以降,中間除了戴卓爾夫人,可謂一蟹不如一蟹。他的兒子查爾斯等到70幾歲才有機會登基,看來也難以弘揚母親的大業。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