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獨家│輻射水來了?東電公司詳解福島排海計劃(上)

撰文:藺思含 毛詠琪
出版:更新:

經過多年討論,日本將於2023年夏季正式開始一項長達數十年的福島核處理水排放計劃。在洋流作用下,這些處理水將入日本海域,或對周邊國家及更廣泛的國家和地區海域產生長期性影響,因而引起中、韓等鄰近國家強烈反對。排出的核處理水究竟從哪來?須經過怎樣的處理?可能存在什麼風險?有否有效第三方機構參與監管和評估?排放將對海洋生態及人體構成輻射威脅?
《香港01》與福島核電站的營運方、執行排海計劃的東京電力公司(TEPCO)作獨家訪問,並訪問了日本政府官員、海洋生態、癌症病理學及核方面專家等,用一系列專題報道解答這些關鍵問題。

本文為系列報道四之一

在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發生10年後,日本政府於2021年4月正式通過了將核電站內累積的逾130萬噸核處理水排入太平洋的計劃,這些含有的64種放射性元素將經過「多核種除去處理系統」(ALPS)過濾、再經稀釋處理,達到監管標準後,經海底管道排入距離核電站約一公里的近海,最終匯入太平洋。

參與評估的國際原子能機構(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IAEA)一直監督並許可相關計劃:「儘管福島核電產儲存的大量廢水使其成為一個獨特而複雜的案例,但此舉符合全球慣例。」然而,這並沒有平息中國、韓國等周邊國家及地區的強烈不滿。韓國譴責這是「完全不能容忍的」行為,並召見日本大使抗議;中國外交部則表示嚴重關切和堅決反對;計劃亦引發台灣民間及漁業強烈反對,國民黨批評蔡英文政府回應軟弱。

在一片爭議聲中,2022年8月,東京電力公司(下稱東電)還是開始了排海設施主體管道、以及連接儲水槽管道等工程的施工,為計劃明春的排放做準備。

爭議中動工:2030年前40萬噸入海

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ALPS處理水對策負責人松本純一對《香港01》表示:核處理水經處理後「會在20至30年間有計劃的排放,直到核電站廢爐為止。」除了每年用於定期設備維修的時間段外,「基本上計劃持續排放」,初期從少量開始,逐步分階段增加排放量。

松本表示,為了配合廢爐的需要,公司計劃在2030年前排放約40萬立方米的處理水。由於目前用於存放核廢水的儲水槽佔據了核電站內大部分可用空間,而隨着廢爐工作的推進,未來需要在場址內為興建廢爐所需設備、儲存從爐內取出的核廢料騰出空間。東電的中長期路線圖顯示,所有這些設施將在2028年完成。

由核災發生至今,產生的廢物數量龐大,截至2021年3月,核電站內固體廢物量已經達到了48萬立方米,並預計在未來十年內增加至79萬立方米。

(香港01製圖)

先過濾、後稀釋、再排海

一旦開始排放,存放在核電站地勢較高的儲水區內的處理水將通過管道,進入一個靠海的水池,在那裏經海水進行稀釋過後,才經由一個直徑2.5米的海底管道,排入離海岸1公里以外的海域,這是為了盡可能減少對當地漁業的影響。

東電指出,根據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UNSCEAR)對輻射影響的評估方法計算,經過處理排放的核廢水的輻射量只有一年0.0000018至0.0000207毫西弗(mSv),僅為天然背景輻射值(每人每年2.1毫西弗)的十萬分之一。然而,當地漁業者憂心這仍回給業界造成無可挽回的影響;有海洋生態學者更憂慮核素會沉積海床及進入食物鏈,長遠的潛在影響難以預測。

2022年8月,東電在取得當地政府許可後立即開始了海底管道工程,翌年4月竣工。但當地漁業團體仍然強烈反對該計劃,福島縣知事內堀雅雄也坦言排海計劃尚未獲得福島縣內及以外民眾的足夠支持,因此未必能如期開始排放。

裝滿500個標準泳池 須排放數十年

福島第一核電站在2011年311大地震中遭受海嘯侵襲,6座反應爐中有3座發生爐芯熔毀,反應堆建築物的地下室也在地震中損壞、破裂,且地下水疑似已經透過裂縫流入當中。熔解的核燃料碎片需要長時間持續注入冷水降溫,但這並不是產生如此大量的核污染水的唯一原因。

由於反應堆的地下室被破壞,為了防止地下水進入反應堆建築、污染水源,必須讓反應堆建築內水位低於地下水位,這樣水便會不斷從外面流入反應堆建築、而反應堆內的水則不會流出,卻在建築內積存了大量污染水。

(香港01製圖)

由於福島核電站建在沿海地帶,地勢較低, 每天都有大量的地下水、雨水從靠內陸一側的阿武隈山山腰上流下,經過核電站。事實上,上世紀60年代東京電力公司在建設核電站時,特地推平了場址處的山坡,好便於抽取地下水來冷卻核反應堆,並使反應堆產生的熱量轉移至被稱為「終極散熱器」的海洋中。然而,這種便利卻在災難過後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由於這些污水中含有的64種放射性元素無法被完全去除(編按:一般核電站排放的廢水只有少於10種放射性元素),而且個別放射性元素*半衰期長達幾數千至數十萬年,東電只能不斷在核電站內增建儲水槽來存放。多年以來,這些裝在10多米高的巨型儲水槽中的污水給東電帶來不少麻煩——初期趕製的儲水槽漏水、場址內空間不足、未完全淨化的「處理水」引起公眾質疑......儘管關於將污水處理後排入大海的討論早在2013年已經開始,但礙於當地漁民的強烈反對,加上公眾在事故後對東電的不信任感仍然很深,污水的最終處置工作一推再推。

註解:半衰期指一種核素的放射性降低至初始放射性的一半所需的時間

福島第一核電站內藍色和灰色的巨型儲水槽數量也已達1000多個。(Getty)

與此同時,東電嘗試了各種方法來減少污水量,包括耗資350億日元(約合18.5億港元)修建阻隔滲水的冰牆(凍土牆),以及在反應堆廠房外裝置多個用水泵,抽取大量地下水來使水位降低、從而防止其流入反應堆內等。

儘管每日新增污水量已大大減少,但經年累月下,這些污水總量仍然達到約132萬噸,足以填滿500個奧運標準泳池。現場那些藍色和灰色的如蜂巢般分佈的巨型儲水槽數量也已達1000多個,而廢水仍在以平均每天120-130立方米的速度增加(據2021年統計)。東電此前表示,儲水槽將在2023年春季前後被裝滿。當然,亦有外國專家質疑儲水槽所謂「裝滿」的說法,因核電站周邊有大量荒廢土地可暫存廢水及固體廢料,應待更多放射性物質過了半衰期再行處置,質疑日方急於排海的決定。

核電站周邊儲水槽由2013至2020年的數目變化:

(香港01製圖)

64種核元素如何處理?

核能研究學者、名古屋大學教授山本一良教授亦有參與ALPS處理水工作小組,他接受《香港01》專訪解釋,「其實一個正常運作的核電廠,沒有受到福島這樣的災難打擊的,是不會釋放這麼多種不同的元素的。」

山本指出,由於核燃料出現了「不同尋常的熔解」,一般核電站所採用的污水處理裝置難以全部去除當中的64種核素。除了一些以固體形式存在的微粒外,當中還有大量離子形式的物質,一旦溶解在水中就難以直接過濾,需要加入特殊的藥劑令其沉澱:「例如讓離子和鐵相結合,就可使其成為鹽分,從而沉澱在水中」,這些都是可以「簡單去除」的物質。餘下大量無法固化的離子,則需要配合不同的吸附材料吸收去除。

這些步驟完成後,還有一種叫做「氚」(Tritium)的核素濃度超出日本政府設定的監管標準。山本介紹稱:「氚其實是氫原子的其中一種同位素,而氫原子也是水分子的其中一個成分,所以就很難用我們現有談及的方法從水中將其去除。」

ALPS(多核種除去處理系統)內16座吸附塔,原理有如空氣淨化機:

東電的對策是將淨化後的「氚水」進一步稀釋100倍以上,達到每升1,500貝克(Bq),也即世界衛生組織設定的飲用水標準的四十分之一。

世界範圍內的其他核電站也會在冷卻反應堆的過程中產生核污水,但由於福島核電站直接向受損反應堆注入冷卻水,並與當中核燃料直接接觸,因此具有更高放射性。香港核學會主席陸炳林向記者表示,福島廢水中所含有的其中一些核素如碘-129(Iodine-129),它的物理半衰期有1,600萬年,鍀-99(Technetium-99)有21萬年,錫-126(Tin-126)有10萬年,「所以就會存在疑慮,這不能和正常核電站排放相比較。」

東京電力的松本純一又補充,正在儲存的ALPS處理水當中,一部分已測試了包括氚在內的64種放射性元素,但另一部分只測試了其中7種,但在確認排海時間後,東電將會全面檢查64種元素,「東京電力不會向海洋排放未曾測試過64種放射性物質的處理水」。

單從數字來看,東電的排海計劃無懈可擊。但在過去數年中,日本國內外有關ALPS裝置的淨化效果存在不少爭議,而目前核電站內的132萬噸污水中也還有近7成未能完全淨化,外界不禁質疑污水是否真的能入東電所言淨化到監管標準以下。有香港專家提出的質疑是,在整個項目重中之重的ALPS處理系統又是否完全可靠?東電是否有效地更換濾芯?這些疑問將於本文下篇繼續探討。

本文首刊於2022年11月11日,原題為《01獨家│輻射水來了?東電公司詳解福島明年排海計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