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發崔順實干政醜聞 名主播孫石熙來港談傘運:不是失敗是過程

撰文:甄梓鈴
出版:更新:

留意韓國新聞的人,大概對孫石熙這個名字不會陌生,差不多每晚他都會亮相JTBC電視台的晚間新聞節目,他以平淡的聲線報道新聞,表現專業,更有「新聞界劉在石」之稱。
孫石熙昨日(5月18日)在香港浸會大學出席講座,事後他接受香港媒體的訪問,分享其工作經驗,重提2016年他帶領JTBC新聞團隊揭發朴槿惠閨密崔順實干政醜聞一事。對於近期兩韓關係緩和,他又有何看法?

訪問(下):走過逆權時代 韓國傳媒人孫石熙:我不是英雄

孫石熙於1984年加入公營電視台MBC,後來離職到美國深造,他能說一口流利的英文。2002年回國擔任MBC時事節目《100分討論》的主持人,採訪過不少重量級政客,直至2013年加入JTBC,擔任新聞部負責人和新聞節目《Newsroom》主播。他曾報道過不少新聞大事,要數最為人熟悉的事件,除了2014年世越號沉沒事故,他有份揭發搜救期間各種弊端,2016年還踢爆時任韓國總統朴槿惠閨密崔順實干政醜聞。

事源於2016年9月,韓國在野黨國會議員率先揭發崔順實背後操控兩家行迹可疑的基金會,以推動文化和體育活動為名,數月內得到各大財閥巨額捐款,有利用與朴槿惠關係謀利之嫌。JTBC記者本着鍥而不捨的精神努力追查,於同年10月24日在垃圾堆中取得崔順實使用過的平板電腦,發現她曾修訂總統就任初期的各項演說文件,還包括總統準備的人事任命、國務會議、外交事務等機密資料,證明崔順實繞過青瓦台,幕後干政。

JTBC的報道播出後,這宗干政醜聞引發韓國民眾的強烈不滿,韓國政局有翻天覆地的改變。從那時起,民眾幾乎每個周六都走上街頭示威,在首爾的光化門廣場點起燭光,高喊「朴槿惠下台」的口號。孫石熙憶述稱,當時經過JTBC的深入報道,把事件公開了,韓國社會開始起了變化,提升了公民意識,人民更關心社會事,多思考自己國家的問題。

朴槿惠被JTBC踢爆容許密友崔順實干政,最終被彈劾下台兼入獄。(路透社)

從韓國政治談到香港傘運

隨着示威人數的增加,執政黨內部分裂,朴槿惠最終也逃不過遭彈劾下台的命運。孫石熙說:「燭光示威令我們換了政府,有個好結果,讓大家看到一個明顯的效果。」他表示,不一定每次抗爭都見成果,說到此時,突然提起2014年香港的雨傘運動,「就好像香港的雨傘運動,沒什麼特別結果,但這不是一件失敗的事,而是一個過程。」

從事新聞工作30多年的孫石熙,見證過2000年、2007年兩次兩韓高峰會的發生,本來雙邊關係萌芽暖化,但最終還是因朝核問題再度交惡,而上月南北韓領導人會面,文在寅與金正恩越過分界線來一個世紀握手,別具歷史意義。他認為,文在寅政府與金大中、盧武鉉的時代不同,當今朝鮮擁核、美國去年更一度揚言要對朝鮮採取軍事行動,現在政治環境改變了很多,形容文在寅在「最危險的時間」對朝鮮推動柔和政策。

孫石熙續稱,JTBC在報道有關南北韓首腦會談的新聞時,其實有段小插曲。事源韓國政府修改官方用語,統一對金正恩夫人李雪主使用「女士」的稱謂,他起初沒有跟隨做法。不過,在正式會談前幾天,他決定加上「女士」尊稱,「是否加尊稱,聽起來語氣、感覺很不同,有些人甚至覺得稱呼別人做『女士』好像形容年長的人。」但考慮到這是關乎國家與國家的大事,便加上尊稱。

上月兩韓領袖會面,文在寅(右)在軍事分界線迎接金正恩(左)並握手。(美聯社)

期望到朝鮮開設新聞機構

朝鮮近日以美韓聯合軍演為由,威脅取消下月12日於新加坡舉行的美朝峰會,孫石熙看得比較樂觀:「(朝鮮表達不滿)是我們預計的反應,我們也有留意特朗普的Twitter,看看他在做什麼……我們都在等結果。」他分析稱,美朝韓三國願意進行會談,各有政治目的,如果會談取得成功,有利穩固各領袖在國內的政治地位。

孫石熙認為,朝鮮半島統一的機會是一半一半,「這數十年沒有人想過南北韓關係好,對於韓國年輕人,他們覺得不一定要統一,韓國本身都有很多政治和社會問題,沒有興趣關心兩韓問題,但最近美韓朝三國關係趨向正常化,令年輕人開始討論這些話題,也算是好事。」

被問到期望兩韓關係有什麼新發展?作為傳媒人,他希望南北韓媒體多作交流。他笑言:「35年前加入MBC電視台時,一本員工雜誌訪問過我,問20年後我想做什麼?」他記得當時說,想去平壤分部電視台當負責人,希望有一天可以做到這件事。

韓國民眾自2016年10月底起,幾乎每周六都上街示威。圖為當年首爾現場的示威照片。(甄梓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