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盲腸或是罹患柏金遜症源頭 惟專家強調:切勿亂割

撰文:高源樺
出版:更新:

美國密歇根州范安德爾研究所(Van Andel Research Institute)周三(10月31日)發表於《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一項研究顯示,柏金遜症(Parkinson’s Disease)的致病源頭可能在人體闌尾(Appendix)處,若將俗稱「盲腸」的闌尾割掉,或能降低患此病的風險。

美國密歇根州范安德爾研究所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年輕時切除闌尾的人,數十年後患柏金遜症的風險較低。(視覺中國)

美聯社周四(11月1日)報道,研究員分析瑞典國家健康數據庫自1964年以來追蹤的近170萬人的病例,發現年輕時做過闌尾手術的人,數十年後罹患柏金遜症的風險降低了19%。值得注意的是,柏金遜症還受環境因素影響,農民可能因要時常接觸農藥,加劇他們患柏金遜症的機率。

「盲腸」一向被視為人體最無用的器官,但研究指出闌尾正是柏金遜病人腦內出現的異常蛋白質「α-突觸核蛋白」(alpha-synuclein)的「儲存庫」。科學家認為,在闌尾的「α-突觸核蛋白」會通過消化道的神經元(Nerve fibers)「逃」至可連接腦部的交感神經(Vagus nerve)處,導致人患上柏金遜症。

負責撰寫這份報告的拉布里(Viviane Labrie)強調道:「我們並不是要呼籲大家專門去醫院割『盲腸』,畢竟很多人沒有闌尾亦會罹患柏金遜症。根據研究,還有許多人體內都含有導致柏金遜症的蛋白質,但這些人從未生病。」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