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修昔底德陷阱」到「陰陽調和」 中美關係微妙變化牽動台海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在2017年盛極一時,此理論乃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在《注定一戰: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嗎?》一書中提出,用以詮釋在國際關係中,一個崛起大國對佔據主導地位的守成大國構成了挑戰,引發守成大國的遏制打壓,這種競爭最終可能會導致戰爭。日後「修昔底德陷阱」一直在國際政治圈中沿用至今,許多人用以描繪中國崛起與美國霸權之間的政治博弈。

誰說中美「終將一戰」不可避免

事實上,「修昔底德陷阱」演變到後來也成為了另外一種認知陷阱。尤其在西方精英界,往往出於對中國崛起的反彈、焦慮與恐懼,也包括對於美國主宰、壟斷世界秩序的傲慢,認為必須打壓與遏制中國到底,甚至「不惜一戰」。這一類的觀點近年來尤為瀰漫在華府智庫圈,體現在各種台海兵推報告,以及2027年、2035年中國將「武統」台灣的傳聞,背後都流露出了基於「修昔底德陷阱」而來的「中美終將一戰」,戰場則被設定在了台灣。

不過,倘若仔細翻閲《注定一戰》一書,作者艾利森研究了過去500年的歷史,有16次大型崛起大國與巨大執政大國之間的重大競爭,其中12次以戰爭結束,4次沒有戰爭,因此「戰爭並不是不可避免的,說戰爭不可避免是宿命論和失敗主義的」。近期艾利森與全球化智庫(CCG)合作,出版了新書《跨越修昔底德陷阱》中英文版,3月22日他在北京舉行的新書發表會上,重申了如上的觀點。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3月22日在北京參加《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新書發布會。(微信公眾號/全球化智庫CCG)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在北京登場的一系列國際政治大型活動。先是3月24日至25日舉辦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諸多國際機構負責人、學者和工商界人士與會。接着是3月27日,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集體會見美國工商界和戰略學術界代表,而艾利森正是代表團成員之一。

中美可以控管矛盾避免歷史重演

被稱為「修昔底德陷阱之父」的艾利森,在與習近平會面時,特別強調了「身處當今複雜世界,二元對立解決不了問題。中美必須合作,必須找到正確相處之道,這對兩國和世界都很重要。」他也曾說過,「中美雙方需要不斷的努力來管控動態的矛盾,避免全球經濟面臨大蕭條和金融危機的風險。(這樣)我們就可以避免歷史重演。」

而艾森利在會上的說法,恰恰與習近平提出的看法有所呼應。習近平對美國工商界和戰略學術界人士表示,「中美兩國是合作還是對抗,事關兩國人民福祉和人類前途命運。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機遇。只要雙方都把對方視為夥伴,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中美關係就會好起來。」「希望兩國各界人士多來往、多交流,不斷積累共識,增進信任,排除各種干擾,深化互利合作,為兩國人民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福祉,為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

3月27日,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集體會見美國工商界和戰略學術界代表。前排右二為艾利森。(新華社)

在中美博弈深化之際,艾利森到訪中國,並且對「修昔底德陷阱」帶來的誤解做出澄清,可謂是意義重大。不只在與習近平會面時的表態,艾利森在日前的新書發表會更提及,他認同中國領導人的觀點,「戰爭不可避免的觀念是錯誤的」,「如果我們只是繼續以往的做法,那麼歷史也會走向常規的發展方向,那麼美中之間的戰爭可能會發展,將是一場災難性的戰爭」。

借鑑中國「陰陽調和」應對挑戰

要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建立新型的大國關係?在艾利森看來,這個問題必然是當前要處理的挑戰。他進一步借鑑中國歷史的智慧和「陰陽調和」、「競爭性夥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等思想,指出中美兩國應當相互依存、共同發展。中美兩國需要以更加聰明的方式處理競合關係,打造穩定的基礎,消融對抗關係,共同應對全球挑戰。

艾利森在華的一系列談話,事實上破解了美國精英界水漲船高的「中美終將一戰」認知,也破除了西方世界認為中美只能「死磕」到底的迷思。「修昔底德陷阱」橫空出世之時,正是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上台,挾着民粹主義與中國大打貿易戰與科技戰的顛峰期,因此許多「有心人士」便利用了「修昔底德陷阱」對「遏制中國」推波助瀾。包括「台灣牌」的登場,將台灣推上軍事圍堵中國的最前線,各種「巷戰」、「城鎮戰」、「武器庫」、「全民皆兵」、「人人配發AK47」、「不對稱作戰」等說法大行其道,正是如此氛圍下的產物。

3月22日《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新書發布會,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提出借鑑中國「陰陽調和」思想處理中美關係。(微信公眾號/全球化智庫CCG)

然而,中美對抗的極限張大不斷擴增,中國非但沒有被美國打倒,反而倒逼中國在各種科技創新上有所突破,疫情之後的經濟復甦,亦令歐美商業界人士重新反思「脱鈎」與「去風險」的意識形態誤區。以2021年3月中美阿拉斯加會談為轉折標誌,中方代表一句「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形勢與風向便不斷產生微妙改變,美方開始尋求與中國之間建立「護欄」,展開多回合的高層官員會談至今,乃至於兩國領導人的會晤,都是「競中有合」的具體體現,意味着中美關係不見得必然惡化到兵戎相見那一步。

台灣要走出兩岸水火不容的狀態

而中美關係調整腳步與節奏的進程中,最大的變數便在於台灣問題。在民進黨蔡英文的執政下,不只是「一面倒」親美,放任兩岸關係走向衝突,還在國際政治上扮演起了「自走砲」的角色,自詡為「親美抗中」急先鋒,從而讓台海情勢升温到「地球上最危險地方」的嚴峻程度。再加上一個多月後,「務實台獨工作者」賴清德即將正式上台,如果台方在兩岸問題上偏執過度、踩到了紅線,那麼本來「可以避免的戰爭」,便將隨時變調為擦槍走火式的一觸即發,這是中美兩國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蔡英文(右)4月1日上午接見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柏格(左)。(台總統府)

因此,馬英九4月1日的二度登陸訪問,定調為「和平友誼之旅」,在客觀意義上正是在落實2024台灣大選前葛來儀(Bonnie Glaser)等華府學者所建議的,避免讓北京對「和平統一」看不到希望。而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三個月內兩度赴台,會見蔡英文與賴清德,恐怕也是銜命來控管局勢温度,讓賴清德的重心從「台獨」傾向「務實」。

中美關係的微妙變化,除了有年底美國大選的因素之外,中美雙方都有意摸索與磨合出新的理解與相處模式,不只是拜登政府的態度轉變,再加上艾利森在華大力度澄清眾人對「修昔底德陷阱」的誤解,強調「戰爭並不是不可避免」,都能看到風向已然不同了。西方的好戰者與台灣的好事者,都應該深思熟慮艾利森這番用心良苦的詮釋,當中美可能朝着「陰陽調和」方向緩步前進時,台灣對大陸又何須停留在水火不容的敵對幻覺之中而不可自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