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版國安法】學者伍俊飛:修例風波暴露香港治理最大問題

撰文:應濯
出版:更新:

被稱為香港回歸中國以來最嚴峻危機的修例風波已過去將近一年。為了應對修例風波暴露出的空前管治危機,先是今年初北京委任封疆大吏出身的夏寶龍、駱惠寧分別執掌國務院港澳辦、香港中聯辦(簡稱「兩辦」),接着4月上旬以來,「兩辦」改變往日作風,密集表態。在剛閉幕不久的中國全國「兩會」上,北京為了填補香港國安漏洞,推出「港版國安法」,引發廣泛熱議。
怎麼看「港版國安法」?修例風波有哪些值得反思地方?未來香港將何去何從?帶着這些問題,《多維月刊》採訪了香港天大研究院副院長伍俊飛。伍俊飛先生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博士,曾為哈佛大學燕京學者,長期關注和研究香港問題。以下為採訪實錄,供讀者參考。此為第二篇(共三篇)。

第一篇:【港版國安法】學者伍俊飛:擺正央地關係成北京治港新主線

香港反修例風波將滿1年。(資料圖片)

多維:值得注意的現象是,不論「兩辦」頻繁發聲,還是「港版國安法」,儘管從北京的角度,合乎國家理性,但確實在香港社會遭到抵觸。你怎麼看這種現象?

伍俊飛:某種程度上說,這是香港社會的新部落主義現象使然。新部落是指在特定的實際或虛擬空間,通過排外的親密社區交往,不斷強化共同自我情緒的社會群體。

法國社會學家米歇爾·馬菲索利(Michel Maffesoli)是第一位提出「新部落主義」概念的學者。他認為,隨着理性現代主義文化和制度的衰落,人類社會將回首歷史,建構新部落社會。香港總體上沒有發生內地經過的歷次革命運動,又是一個長期被英國殖民政府治理的移民社會,因此本身部落社會的色彩比較濃重。全球化加劇了香港的貧富分化,激化了社會矛盾,特別是中產階級的相對貧困,這引發了人們對現狀不滿,激發起懷舊情懷。這種向後看、向內看的氣氛在實際或虛擬的網絡空間中,通過排外的親密社區交往,不斷強化共同自我情緒,形成了一個個佔山為王、黨同伐異、本土優先的新部落。

新部落現象令港府無法正常施政,任何政策出台都會被阻撓和抵制,典型的就是修例風波。修例其實與絕大多數市民的生活無關,但由於少數有心人的操弄和煽動,終釀成大面積騷亂。修例工作失敗原因之一在於方案沒有考慮到震懾利益受損的關鍵少數分子,包括一些商人、政客和文人。在「一國兩制」下牢牢樹立中央權威是今後治港工作的基礎。

去年修例風波,香港陷入回歸中國以來最嚴峻危機時刻。圖為去年修例風波期間,香港立法會大樓被衝擊、破壞一幕。(AP)

多維:回看過去一年香港發生的修例風波,你認為有哪些值得重新認識或反思之處?

伍俊飛:從修例風波可以看出香港治理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屬於「一國」的中央權威沒有在香港落實。根據英國思想家霍布斯(Thomas Hobbes)的理論,秩序先於民主,安全先於選舉,只有一個強大的利維坦即中央政權,才能保護人民不受暴徒的侵襲。北京宣布就香港國家安全問題實施立法,是樹立中央權威、重建香港社會秩序的開始。

多維:從修例風波可以看出,許多香港人對國家缺乏身份認同,存在離心化傾向。為什麼在香港已回歸23年的背景下,人心還未回歸?該怎樣推動香港人心回歸?

伍俊飛:自回歸以來,超越傳統英式個體主義後形成的小圈子,加上非理性的生活情趣追求,導致大量香港人對所在新部落的忠誠度遠遠高於對民族國家的認同,經常把本土利益與國家利益對立起來。本土優先的口號已經叫喊了十幾年。對民族國家的否定導致新部落的認同聚焦在本土情緒或利益上,如此這些港人既無法擁有全局性視野,也部分喪失個體的獨立性。他們行動的驅動力更多來源於本土目標和議題。只有逐漸打破香港新部落狀態,北京才能逐漸推動香港人心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