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衝突】佔地得手增自信 印度會在「錯覺」中醒來嗎?

撰文:江流
出版:更新:

毫無疑問,近年的印度面臨着三層的現實誘惑,可能足以改變它在中印邊境衝突中的態度。
其一,印度在8月30日、31日的班公錯(Pangong Tso)衝突中可能的確取得了它所一直希望獲得的成功,從某種程度上改變了印度社會上下自6月份加勒萬河(Galwan River)谷地流血衝突以來的「悲觀」情緒。

印度稱他們已經佔據了班公錯南岸山脈的山脊位置,並且可以密切觀察在射程內的中國軍隊活動,而在北岸的4指位置也取得了突破。

更重要的是,印度軍方消息稱,他們調整了軍事部署,「從達普桑盆地(Depsang)到列城下的前線小村莊楚舒勒(Chushul),從楚馬要塞(Chumar)到碟木綽克(Demchok),我們加強了所有敏感地區的軍事準備,高度警惕中國解放軍任何冒險行為」。

在中印為緩和此前衝突為舉行的談判過程中,隨着新一輪衝突邊境局勢再度升温。

這些軍事上的「成功」可能讓印度朝野對戰場形勢的估算過於樂觀,從而採取危險的軍事冒險動作——這一點,不完全是猜測,歷史上也的確出現過。

印度主流媒體《印度斯坦時報》在一篇社論中即宣稱,印度已在軍事上取得優勢,中印外長也將在下週會面,「現在,就看中國是要挽救還是毀壞兩國的關係」。

然而,事實上印度軍隊所取得的所謂「優勢」有可能是虛幻的假象。中國依舊牢牢控制着平坦的阿克賽欽地區,並能夠依靠自己的公路、空運等條件迅速前出實控線附近的溝谷地帶,切斷印度的補給線(位於南北走向的什約克河谷),加勒萬河谷衝突便是一個例子。印度軍方在實控線附近的經營的確相當有意義,但是深入北部的狹長通道和落差極大的河谷是致命的,如今的「推進」無法根本改變印度地形上的劣勢。

其二,莫迪(Narendra Modi)政府的支持率似乎的確因為國內的疫情惡化而受到了影響,在這種背景下,對華展示強硬姿態,激發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便成為最為有效的方式。

事實上,在中印邊境矛盾從5月、6月被曝光出現惡化後,莫迪政府展現了相當積極的姿態,甚至將邊境爭端的戰火引到經濟交往上,數以百計的中國產APP軟件被禁止使用,合作投資計劃被中止……

根據《今日印度》8月初的一份民調,莫迪支持率罕見地獲得78%的支持率(出色或者良好)。莫迪在加勒萬河谷衝突後於拉達克演講的照片一時熱傳。

但是,依賴民族主義情緒支撐的民意支持是危險的,裹挾民族主義情緒者必被民族主義情緒所裹挾,最終騎虎難下。

其三,特朗普(Trump Donald)政府已經三番五次遞過來「橄欖枝」了,印度至今沒有毫不猶豫地投入美國的懷抱,但莫迪可能不會拒絕那些實實在在的好處。

就在9月4日中印防長舉行衝突以來的首次會晤時,特朗普舊話重提,表示美國願意幫助印度和中國解決爭端。他說,情況「非常糟糕」,兩國對此事的態度「比很多人所知的更加強硬」,暗示必須美國出手才能化解。

事實上,在日前新德里舉行的美印戰略伙伴關係論壇(US-India Strategic Partnership Forum,USISPF)上,美國常務副國務卿比根(Stephen Biegun)和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妮基·黑莉(Nikki Haley)的出現已經代表了美國的「刻意拉攏」。在此期間,黑莉甚至聲稱美國終於重新認識了印度的價值,以此來討好印度。

至今,美印雖然促成了緊密的軍事合作,但是否會就此投入美國的懷抱,徹底站在中國的對立面呢?

9月4日中印防長會晤上,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稱中國領土一寸也不能丟,中國軍隊完全有決心、有能力、有信心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而印度防長辛格(Rajnath Singh)亦表明,「我們保護印度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也是毫無疑問的」,但至少雙方都有迅速降温的共識。

很顯然,大規模改寫實控線已經非常不現實,而爆發戰爭的風險兩國卻又是難以承受的。對於印度來說,哪怕是得到美國的支持,中印戰爭的後果也將是不可想象的。印度會從錯覺中醒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