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第三條路・六】與虎謀皮 台灣該如何應對美國?

撰文:陳舜協
出版:更新: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拋出一新議題,他盼國民黨能夠思考,找出統獨以外的「第三條路」。但是,台灣歷來關於第三條路的探討,無非僅是對統獨加以遮掩的政治言語,扣掉詞義詭辯之後,台灣眼前的道路事實上「非統即獨」, 且進一步考慮北京方面為維護主權完整願「不顧一切」,獨的道路勢必也窒礙難行。
為此,多維新聞以「台灣的第三條路」為題,以七則稿件解構 「第三條路」的本質僅是選舉包裝、迴避兩岸終局方案的「假議題」,並提出台灣能否在一個中國主權底下求得自主空間的另一種思考模式。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當地時間9月6日於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中國國民黨現階段兩岸政策報吿書》,強調「基於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羅列的八點主張成為國民黨與北京互動的原則,將「中華民國」或是「民主自由的中國」錨定成國民黨「一個中國」的唯一追求,同時也是他面對各界質疑如何帶領國民黨走出「統、獨以外第三條路」的答覆。

然而,就事論事,「中華民國」的存在雖是「現狀」,也是2,300萬台灣人民的「最大公約數」,但江啟臣之所以會將「九二共識」的「創造性模糊」清晰化,除了因應選舉需要去除「親中」標籤的內部因素外,另一個關鍵原因則在美國與中國大陸政治上對抗、經濟上尋求脱鈎的外部情勢已成,相信以台灣的地緣戰略位置,及現階段仍居全球科技產業鏈關鍵地位的優勢,美國不會「棄中華民國於不顧」。至少會盡其所能的維持當前的兩岸不統、不獨的分治「現狀」,甚至朝「獨派」所希望的台美「關係正常化」的「戰略清晰」方向邁出大步。

國民黨換上江啟臣等中生代領軍後,藍軍過去秉持的兩岸路線出現動搖。(中央社)

換言之,江啟臣放棄「九二共識」的戰略模糊,改以「憲法九二」清晰「一個中國」立場,其底氣主要來自美國,並希望藉此表態對北京「明算賬」,撕下不利選舉的「紅色」貼紙,另一方面則期待民進黨政府「自爆」,進而圖謀「重返執政」機會。

「憲法九二」能否讓國民黨就此不再「被染紅」,「第三條路」的主張能否爭取到多數支持,仍待選舉結果證明。不過,捨棄兩岸共商「一個中國」途徑,反將底氣建立在「相信美國」之上,其「基礎」是否牢靠?台灣與美國的「價值理念相同」能否許諾2,300萬人民一個美好未來?值得商榷。

首要商榷的是,近期特朗普(Donald Trump)先後派出國務院次卿克拉奇(Keith Krach)、衛生部長阿札爾(Alex Azar)訪台,解密並公吿列根(Ronald Reagan)對台「六項保證」電報文件,提高售台軍事武器的質量,建構出當下美國與台灣「價值理念相同」,是否能與美國「保證台灣安全」畫上等號?或者說,台灣可以相信美國嗎?

眾所皆知,特朗普宣稱他的外交政策是「有原則的現實主義」(principled realism),藉以高舉民主自由、人權大旗,利用香港騒亂、新疆問題建構出「對抗暴政」的號召,並以意識形態為標準,於外交政策切劃一道以「理念相同國家」為名的「道德」陣營,然而特朗普說得再多、做得再多,均未走出「美國國家利益」及「讓美國再次偉大」等「現實主義」的老路。

事實上,從特朗普不斷向北約國家、韓國、日本要求提高「美國駐軍」分攤比例,直言「不能要保護,又要佔便宜」,就可以得知所謂的「民主自由」理念,向來不是特朗普的首要考慮。再者,雖然「抗中」已是「美國共識」,美國國會不斷通過「挺台」、「友台」法案加大支持台灣,派出訪台官員的層級踩着「非政治、國安領域」紅線抬高,多次刻意「刺激」北京,甚至還將美軍、台軍協同演習等「不能說的秘密」以隱晦的方式公開。甚至近日再傳出美國計劃增加對台軍售的消息,且一口氣擴大至7項主要武器系統,包括水雷、巡弋飛彈和無人機等,西媒路透社評論特朗普擬以此舉增加對中國大陸的壓力。

主管經濟成長、能源與環境的美國務院次卿克拉奇,9月17至19日在台期間將與蔡英文及其他台灣政府高層互動。(Facebook@Keith Krach)

美國對台在這段期間的「小動作」,「沽名釣譽」有餘,實則對增進台灣的民主及在國際的自由無一分幫助,反觀「堡壘化」的台灣對美軍在太平洋的縱深及鞏固美國軍火業者對特朗普的支持卻大有幫助。

不可諱言,阿札爾與克拉奇相繼訪台承載了許多台灣人的期望,一則冀盼台灣得儘早取得新冠肺炎疫苗,二則是台美高層啟動經濟會談,結果卻無一所得。或有人說,歷史證明「中華民國」得在挺過風雨飄搖,並創造「經濟奇跡」、確立民主制度,美國功不可沒,就算「六項保證」實際上只保證了美國軍備的「售台專賣權」,交點「保護費」又何妨?畢竟,台灣絕對不想成為「下一個香港」。

這又是另外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江啟臣的「第三條路」是否曾將北京「維護主權完整」的決心納入考慮?

不可否認,《港區國安法》的問世及猶待證明的「一國兩制」,不只讓台灣的「抗中」民意陡然高漲,以美國、英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也都說要懲罰北京「撐香港」,只不過,所謂的「懲罰」最後只落得「雷聲大、雨點小」,一則北京展現為「排除外國勢力干預」,不惜一切代價的決心,二則大陸已有足夠自信及家底面對任何來自其他國家的挑戰。

港版國安法同樣對「境外勢力」干預重拳出擊。(AP)

事實上,翻開北京「排除外國勢力干預」的歷史,包括朝鮮戰爭、中印戰爭、珍寶島事件、中越戰爭等,「付出多少代價」固然是北京的成本考慮,但中國政府考慮的從來不只是「對手是誰」及「能不能打」的問題,還有「該不該打」的問題,過去建國不到一年,國力孱弱時尚且敢與美國在朝鮮半島開戰,遑論目前已今非昔比。

更何況,美國在台協會前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最近在美國一場研討會不小心說破了美國對台的「兩面手法」。他說,美台持續發展雙邊關係,並得到美國國會強力支持,但每當台美談到「自由貿易協議」(FTA)時,就會強力要求台灣讓步。「從戰略角度來看,用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對待台灣,並沒有道理」、「令人費解」。

克拉奇訪台讓台灣人民一無所得,印證了卜睿哲的「所言不虛」,也間接證明美國的「現實」與「不可盡信」。江啟臣「第三條路」的「基礎」是否牢靠,至此已相當清楚,更別說美國背叛台灣的「歷史事實」斑斑可考,若然因國際詭譎情勢變化讓美國「故態復萌」,已經拒絕「共商一中」、「一國兩制」選項的台灣朝野政黨,又當以什麼說法為積極替代,許諾給台灣2,300萬人民一個美好未來,別天真以為北京沒有大陸內部民意要求需要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