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蓬佩奧踩踏中美底線 北京迎接「危險60天」

撰文:孫飛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遲遲沒有塵埃落定,甚至逐漸陷入混亂。距離2021年1月20日新總統宣誓就職還有60多日。在這段時間裏,中國以及中美關係也將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蓬佩奧的言行大多代表了特朗普的立場。 (AP)

在美國大選投票日之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chael Pompeo)在其「亞洲之行」的旅途中就曾不厭其煩地批評中國。11月12日,蓬佩奧在接受美國媒體電話採訪時再度提及中國,並發表了番可能觸發中國強烈反彈的言論。

蓬佩奧稱,「台灣目前還不是中國的一部分(Taiwan has not been a part of China)。這一點在里根(Ronald Reagan)政府所做工作中得以確認,並已延續至今35年。而且這也是兩黨政府的共識。」

難以明確蓬佩奧只是無意間坦承了美國鷹派對當前台灣問題的普遍認知,試圖藉此進一步向中國施壓,是源起於蓬佩奧的個人動機還是代表了美國特朗普政府對華外交新動向,但是無疑已經釋放了一個十分危險的訊號。

+3

台灣問題被中國視為「核心利益」,而「一個中國」是中國與別國建立和發展外交關係的必要前提。中國與美國外交關係的建立,正是基於中美在20世紀70、80年代相繼達成的《上海公報》、《中美建交公報》和《八一七公報》即「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所構築的「一個中國」原則。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兩國都認可「一個中國」的理念,在具體問題上卻有一些分歧。例如,1979年1月1日生效的《中美建交公報》中,美國承認(recognize)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至於中方立場「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英文版寫為「acknowledge」,中文版譯為「承認」,也有觀點認為該詞僅表示為「認知」。

對於「一個中國」主張下的細節分歧,處於兩國外交的模糊地帶。在中美關係合作大於對抗之時,兩國會默契地不去觸及此事,但如今在特朗普任期裏兩國關係明顯惡化,中國更是在此期間被美方視為「首要戰略競爭對手」,蓬佩奧此次發言則是挑破了兩國之間的默契,更威脅到兩國建立所依賴的「一個中國」原則。

在2016年臨近台灣總統選舉而「台獨」勢力風頭大盛之際,作為維繫兩岸和平態勢且確定「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逐漸被台灣政界拋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出了「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的警吿。

蓬佩奧的國務卿身份是由特朗普任命,其外交言行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特朗普的政治立場。如果蓬佩奧此次有關台灣的表述代表了特朗普政府在台灣問題上的重大轉向,可以想見在特朗普4年任期最後階段中美關係也將迎來「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的局面。因此,蓬佩奧的言論需要引起中美兩國各方的重視。

推薦閱讀:美國大選2020|中國外交部祝賀拜登 稱尊重美國民眾選擇

▼有可能加入拜登內閣成為部長的熱門人選都有誰?請點擊放大觀看:

+7

在2021年1月20日美國新總統宣誓就職之前的60餘天裏,美國對華政策的走向越發撲朔迷離。一種可能變化是特朗普考慮到卸任後的生意,從而對中國示好;或者是糾纏於大選投票舞弊,無暇繼續操作中國議題;另一種可能則是特朗普一直不承認敗選,繼續操作其打壓中國的既定議程,或者是將對中國的強硬視作自己的「政治遺產」,為此會更有挑釁性地施壓中國,甚至不排除某些「瘋狂」舉動。

如果確實有意讓中美關係繼續滑落,作為中美外交基石且被中方視為「核心利益」的台灣問題,對美國鷹派而言確實是比較容易達到目的的一張「王牌」。

有分析認為,現年56歲的蓬佩奧有向上攀爬的政治野心,在特朗普很有可能連任失敗的形勢下,可能希望藉此強化其「遏制中國第一人」的政治符號,造成中美關係在台灣問題上「騎虎難下」的既定事實,以為其將來的仕途鋪路。

蓬佩奧的言論,對北京而言也是一個警醒。不論是台灣當局還是美國政府,政治人物的說法甚至官方正式文書,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不能作為己方決策與行動的關鍵依據。在接下來60餘天裏,中國的明智做法是保持定力,掌握主動權,以本國的有利或無利做衡量標準,去應對美方難以預測的變局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