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綠色低碳經濟:中國具體做了什麼?

撰文:陳放
出版:更新:

為了兼顧經濟發展與應對氣候變化,中國正在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2020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做出承諾: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NDCs)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隨後,韓國和日本相繼承諾將於2050年邁入「零碳社會」。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温室氣體量等於其通過植樹造林等方式直接或間接消除的温室氣體量,即温室氣體的淨排放為零。

聯合國(UN)環境規劃署發佈的《2019排放差距報吿》顯示,全球減排的努力基本上是失敗的。《巴黎協定》的長期目標是在本世紀末將全球平均氣温相比工業化前水平的增幅保持在遠低於2攝氏度,盡力將增幅限制在1.5攝氏度水平,而如今全球平均氣温較工業化前水平已經上升了1.1攝氏度,全球温室氣體排放總量卻仍在逐年上升,未達峰值。

2016年4月22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巴黎協定》高級別簽署儀式,並代表中國簽署《巴黎協定》。(新華社)

為防止温度升高超過1.5攝氏度,到本世紀末,全球温室氣體的總排放量必須保持在24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以下。然而,目前看來,這一目標遙遙無期。2018年全球温室氣體排放高達375億噸二氧化碳當量,且仍在攀升中。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國,碳排放量佔全球的四分之一以上。因此,中國的參與對達成《巴黎協定》目標至關重要。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為了應對氣候變化中國需要犧牲一定的經濟增速,但是為了全人類的福祉,中國必須做出選擇。2009年9月3日,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中國人均碳排放量遠低於美國,甚至低於歐盟的情況下,承諾削減中國經濟增長過程中的碳排放係數,這成為中國發展綠色低碳經濟的開端。

中國政府的行動力向來很強,在「十二五」(2011年至2015年)規劃中要求,到2015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16%;在「十三五」(2016年至2020年)規劃中要求,到2020年單位GDP能耗比2015年下降15%。中國政府也向來說到做到,「十二五」時期,中國單位GDP能耗降低18.4%,「十三五」前四年,中國單位能耗累計下降約13.2%,已完成「十三五」總目標的87.1%。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迅猛。(中新社)

為了實現上述節能減排目標,中國將發展綠色低碳經濟作為國策。一方面,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內地建設了大量水電、風電、核電等清潔能源發電廠,清潔能源發電裝機佔總裝機容量的比重從2010年的26%左右,上升至2019年的超過40%。同時,中國不斷改進煤炭發電,如今中國的「超臨界」燃煤電廠已經將單位發電的耗煤量降至極限。

另一方面,中國政府積極推動汽車行業向新能源轉型,先後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從研發環節的基金補助、生產環節的雙積分,到消費環節的財政補貼、稅收減免,再到使用環節的不限牌、不限購,以及運營側的充電優惠等,幾乎覆蓋了新能源汽車的整個生命週期。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120萬輛,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高達381萬輛,均領先全球。

從效果上看,中國發展綠色低碳經濟的節能減排作用十分顯著。2012年以來,中國碳排放量的增長不斷放緩,2018年增長幅度僅為1.6%。作為世界工廠,中國也為其他國家承擔了可觀的碳排放,因此取得如此成就殊為難得。

面對中國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取得的成績,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認為「中國的轉型為減排提供了巨大的機會」。回望十數年前中國為求發展,而極力抵抗歐美強加碳排放要求的情況,着實時過境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