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斯也要死於斯 「安土重遷」觀念會是農村變革最大對手嗎?

撰文:蕭予
出版:更新:

今年初扶貧題材的大熱劇《山海情》在劇末設置了一個情節:村支書試圖勸服村裏的老人離開湧泉村,搬遷至新建的閩寧村以獲得更好的生活環境,但遭到拒絕。前者是貧瘠的小山村,後者是在扶貧項目中由移民建成的新村。老人們拒絕搬遷的理由是「根在這裏,先祖在這裏,要死也要死在這裏」。

扶貧主題劇《山海情》講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西海固的人民和幹部們響應國家扶貧政策的號召,完成異地搬遷,在福建的對口幫扶下,將風沙走石的「幹沙灘」建設成寸土寸金的「金沙灘」的故事。(微博@電視劇山海情)

這是一部扶貧收官之年推出的獻禮劇,劇中探討的這個話題,與劇外的時代主題形成了某種共振。亦即,傳統觀念中的「根」文化與當代追求美好生活的價值觀發生碰撞,是當下無法迴避的一個問題,劇中所列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縮影,而現實中這種碰撞,抑或矛盾發生的場景要廣泛得多。若再深入一層,也許可以視為傳統與現代的矛盾,在現實中的一次顯形。鄉村是脱貧戰爭的前沿陣地,2020年脱貧收官之戰打響,2021年,中共官媒新華社發佈指導「三農」的中央一號文件,從各個方面佈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是以,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上首次提出的「鄉村振興」正式接棒「脱貧攻堅」跑入中國現代化進程的賽道。對於農村而言,也的確需要這樣一個機會。過去幾十年的中國城市化進程,是農村人口不斷流出的過程。現下立足回望,一邊是城市化的狂飆突進,另一邊卻是農村的凋敝。

放眼看過去,農村只有在一年當中的春節,外出務工的人群回鄉時,才有熱鬧的煙火氣。大部分時候,在鄉村道路上只能看到老人和孩童的身影,這是今日絕大一部分農村的現實。農村缺乏就業機會,青壯年只能外出務工,更年輕一代則通過接受教育,自然而然融入城市化進程,農村無法留住人,是最大的現實。

一方面,人口迫於生計,從鄉村出走。另一方面,正如當代社會學家費孝通在其書中指出的那樣,以土地為本的鄉土社會人口流動率極低,從而導致村落之間的孤立和隔膜,「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人們在熟悉的環境中長大,代代相傳的社會習俗指導着他們的行為。易於發生觀念變革的主力人群流向城市,這使得在觀念層面上,農村的發展同樣也陷入停滯,隨之而來還有,物質環境凋敝背後的精神貧瘠。

而這種局面又反過來進一步增強了人口流出的動力,阻斷了在外遊子回鄉的念頭。「一號文件」中描述了對於未來中國鄉村的設想,「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那麼,除此之外,還要並行的是如何讓鄉村走出精神貧瘠的困境,這背後也是一次觀念的變革。

實地拍攝一戶脱貧家庭的春節↓

+6

當資源和政策圍繞「鄉村振興」戰略下沉到鄉鎮時,文化養料不應該被落下,吸引人才,文化層面也需要發力。2007年成立的「立人圖書館」做過類似的嘗試,這是一家民間自發成立的公益組織,發起人有感於中國鄉鎮文化貧瘠的現實,決意在鄉村開展公益圖書館事業,目標是在中國縣級以下地區建立覆蓋全縣的公益圖書館網絡,並開展文化活動,以期拓寬本地文化視野。

但由於籌款渠道涉及國安隱患,立人圖書館後續在官方施壓下逐步退出公眾視野。不作動機揣測的話,建立鄉村圖書館,開展文化活動的初衷是值得歡迎的,政府也可以鼓勵民間機構進行相關嘗試,豐富農村的精神生活。

當然,也有南京先鋒書店,正在推動書局下鄉的項目。在這個過程中,店主們試圖將實體書店開遍中國最遼闊最貧瘠的鄉村,以文化滋養貧瘠的鄉村地域。圖書館只是一個起點,在此基礎上可以啟動更多文化項目,將文化建設的意識嵌入鄉村振興的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