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Adidas、Nike「火燒連環船」 新疆棉花拉鋸戰如何收場?

撰文:蕭予
出版:更新:

近幾日,由新疆棉花引發的一系列輿論事件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展現了屠榜的實力,起因在於一份表達「對新疆存在強迫勞動以及歧視少數民族宗教」深切關注的聲明出現在瑞典服裝品牌H&M的官網中,該品牌稱因此不再與位於新疆的任何服裝製造工廠合作。

至此,H&M按下第一塊骨牌。這份聲明帶來的風暴在共青團中央的一條微博之後正式啓動,共青團炮轟「一邊造謠抵制新疆棉花,一邊又想在中國賺錢?痴心妄想!」。

社交媒體圍繞新疆棉花輪番推送新的熱搜,輿論聲勢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中國地區的明星代言人相繼與H&M解約,連帶被翻出也曾發過類似聲明的美國品牌Nike以及德國品牌Adidas代言人也紛紛一紙聲明與合作方進行切割。京東、拼多多、淘寶天貓等多個電商平台和社交媒體內嵌的商城小程序迅速下架H&M,這一在中國市場有着不錯佔有率的快時尚服裝品牌似乎一夜之間原地消失。

港台明星發聲支持新疆棉花↓

遍佈在中國各大城市各大商場的H&M,中國是其全球第四大市場,過去的2020財年,銷售額達74億人民幣。

在許多觀察人士看來,對於H&M而言,中國市場雖大,但國際市場更誘人。快時尚品牌在中國的利潤連年走低,此前已經有多個服裝品牌退出中國市場。《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也指出,「可能是因為它在中國的銷售不那麼好,所佔市場份額低於其他幾家跨國服裝品牌,更加急於討好西方市場。」

在新疆棉花的問題上,被牽扯進來的品牌還有很多。Adidas、Nike、Uniqlo、ZARA、GAP、CK、匡威等國際知名品牌,被發現都曾出於同樣的理由,宣佈抵制新疆棉花。毫不誇張地説,隨便走進一家商場,目光所及的日常消費品牌幾乎都捲入了這場風波。

H&M線下店遭到中國消費者抵制↓

+7

背後的關鍵在於一家叫做BCI(全名為Better Cotton Initiative)的國際性會員組織機構。該機構2020年10月宣佈終止與新疆有關的棉花產業合作。該機構總部位於瑞士,在美國和瑞士的資金支持後才逐漸發展壯大,其中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是BCI的重要金主之一。

以上提到的品牌都是該機構的成員,成員向BCI繳納會費並遵循其提出的標準和價值觀,BCI則為成員的資格作市場認證。

中國鏡頭下的新疆風情↓

+5

當下這場輿論拉鋸戰似乎還在擴大,宣佈終止與相關品牌合約的中國代言人已經累計了一份長長的名單,外交部、商務部、中國消費者協會等官方部門相繼機構入局表態。不難預料,隨着中美對抗加劇,類似的戲碼在將來還會繼續上演。

在這個意義上,如何既表達中國人的憤怒情緒,把壓力傳導出去,同時又不上了西方想要通過「事件營銷」惡化中國與外部世界關係、推動中國與世界主流經濟體系「脱鈎」的套,絕不是一件光靠發泄情緒就能處理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