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KOL蔣方舟被批收錢「唱好日本」 公共外交等於背叛國家?

撰文:戴侖
出版:更新:

日本外務省近日在網站上公佈了其下屬獨立行政法人「國際交流基金會」的業務實際評估報告,顯示2008年至2016年間,該基金會邀請了一百多位「在社會輿論及媒體界有較強影響力」的中國人參加赴日參觀考察項目,學者何兵,作家熊培雲、蔣方舟,記者段洪慶、馬國川等都列於其中。受邀者在行程結束後撰寫的與日本有關的文章、出版的日本有關的書籍,都被該基金會放入宣傳日本的「成績報表」。
這份報告的內容傳回中國社交媒體上,引燃了相當一部分中國網民的憤怒情緒,認為這些「公知」被日本「收買」了,專門幹「拿人錢財,説人好話」的事情。

其實恰如官媒《環球時報》發表的評論文章所言,一個國家出資邀請他國各種人士前往本國旅行、學習,這是國際交流的通行做法。至於受邀的中國大V們在赴日之前和赴日之後的創作是否符合「日方出錢,他們辦事」的邏輯,是一個無法證實的事情,因為動機不可揣測。中國網民的情緒來自於自身所持的情感立場,而其中不能忽視的因素是,這種情感與近幾年「公知」在中國輿論場中的形象坍塌有密切關係。

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披露的文件顯示蔣方舟等多名中國「公知」曾受邀赴日本參觀考察,這一事件讓「公知」在中國的口碑進一步下降。(視覺中國)

根據日本官方介紹,國際交流基金是日本外務省管轄的一個獨立行政法人,其主要活動範圍是文化藝術交流、推進日本之外的日語教育,以外國人為對象的日語教師培養、日本研究、知識交流等。日本之外地區日語能力測試,主辦方就是國際交流基金。

從這一點來看,國際交流基金會與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的角色頗為相似——後者從2020年7月開始,負責運行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

而據一些旅日的中國媒體人所述,國際交流基金會就是日本外務省下面負責「大外宣」的一個組織,在國際上儘量樹立一個好的日本形象,是他們的日常工作。

在具體的工作方法上,國際交流基金會選擇邀請的中國大V,基本都不是研究日本問題的專家,但在2008年至2016年期間的中國輿論場上,他們都算是在不同的網絡社羣中的意見領袖(KOL),可以影響各自的粉絲——看來日本人早就認識到了粉絲文化的能量。

從政治學的角度來看,這屬於典型的「公共外交」。而公共外交的邀請人選,向來是很有講究的。日本方面當然會選擇那些非常可能願意稱讚自己的中國大V,否則花這錢幹嗎?那能不能為了做平衡,有意選擇一些本來對日本有成見的人,通過一趟旅行,轉變他的觀念?當然是可以嘗試的,但要承擔嘗試失敗的風險。

+8

所以國際交流基金會在報告中説,該項目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中國大V齊誇日本「很好」。但這裏要分辨「好」的標準是什麼。下級單位向上級主管部門遞交的「業績報告」,自然要把所有能拿出來的成績都包裝的光鮮亮麗,比如這些中國大V寫的文章有多少瀏覽量,寫的書印刷了多少冊,然後再加一句「獲得好評」、「獲得很大反響」。

但實際上,即便沒有日本的邀請,這些大V也多半對日本持正面態度,中國KOL中對日本評價的比例結構並未發生明顯變化。這也是為什麼在一些評論者看來,上述「反響」很難説到底有多少。有自媒體援引研究日本問題的學者的話稱,日本的公共外交其實搞得也不是特別好,因為只要是由政府主導做的,肯定會留下一些痕跡。國際交流基金會作為日本外務省下面的一個機構,之前類似工作沒少做,但是效果一般。

這樣的解釋完全説的通:這些大V再有威望,究竟能靠幾篇文章、幾本書在多大程度上影響粉絲對於日本的看法?畢竟決定國家形象的首先是硬實力,而在軟實力方面,更能發揮作用的是《海賊王》《火影忍者》《灌籃高手》《名偵探柯南》那些日本動漫,是在世界流行音樂中能獨樹一幟的日式搖滾(J-Rock),是從黑澤明一直到是枝裕和所構建的獨特的電影美學集羣,是親自看到日本街道乾淨整潔的直觀的旅行體驗。

當然,沒有決定性影響並不代表公共外交的努力可以不做。通過中國大V對日本的描寫,至少可以做到讓一部分中國公眾對於日本的觀感保持與既有印象的一致。事實上,有評論表示,在公共外交上投入真金白銀,樹立更好的國家形象的嘗試,恐怕哪一個國家都沒有落下。

只不過很多對公共外交相對陌生的中國網民,其在意的地方是這些中國大V在接受「資助」之後説的話、寫的文章,有沒有不論是非、一律美化的情況。這已足夠讓這些大V在一夜之間陷入輿論漩渦,比如蔣方舟此前在日本NHK出品的紀錄片中談論疫情與政治制度的話,就已經被人「挖」出來,並引發了網絡上對蔣方舟的大規模批判。

這就是網絡的現狀:稍有關注度的機構或個人,做出任何一個動作、説出任何一句話,都可能讓某個羣體感受到「被冒犯」。當這種氛圍變得「極化」,所有正常的批評與探討都可能被看作是「背叛國家利益」。

多元社會自然比單一價值觀的社會更為進步,但前提條件是精神上的寬容。人們當然可以公開表達自己受到冒犯的感受,但能不能不是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更不是動輒使用「舉報」「投訴」這些過於激烈的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