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踩「一中」紅線未退讓 為何北京需慎思反制力度?

撰文:黃梁
出版:更新:

立陶宛政府同意蔡政府於其首都設立台灣代表處,大陸外交部為此於當地時間8月10日宣佈召回立陶宛大使,並要求立陶宛召回駐華大使,並表明「一中原則」是中國大陸與其他國家發展雙邊關係的政治基礎,其底線不容觸碰。然而從立陶宛的態度來看,似乎未有絲毫妥協的跡象。

自從6月立陶宛宣佈贈送台灣2萬劑新冠疫苗後,台立雙方民間與官方的關係便開始急遽升温,蔡政府更於7月宣佈在立陶宛設立「台灣代表處」。北京曾對此提出抗議,陸國台辦亦稱此為台灣「設處謀獨」的鬧劇,在與立陶宛反覆交涉未果後,北京才決定召回駐立陶宛大使。這是大陸相隔16年後第三次召回大使,前兩次召回駐美及駐荷蘭大使,也都與台灣引起的兩岸問題有關。

台灣將在立陶宛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Facebook@MOFA)

對於陸方強硬且明確的表態,立陶宛顯得並不在意。其實早於8月7日,立陶宛副外長阿多梅納斯(Mantas Adomenas)便曾批評大陸正在霸凌其他國家,希望其他國家能看到「就算支持台灣,也能活得好好的。」

而在大陸召回大使後,立陶宛外交部仍決意在「一中原則」下追求與台灣的互惠關係,經濟部則強調不會放棄在台灣設立代表處,其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也響應,作為主權獨立國家,立陶宛可自行決定與哪些國家發展關係,缺乏相互尊重的國與國關係無法被接受。立陶宛國會友台小組主席馬爾德斯基(Matas Maldeikis)甚至在臉書(Facebook)嘲諷道,大陸經常以召回駐外大使的作法對各國施加壓力,但「相信他們在半年後就會悄悄回來了,每次都是如此。」

從2019年2月立陶宛安全部門便將大陸稱為「國家安全威脅」,而立陶宛的對陸出口佔比卻僅有2.3%,對陸經濟依賴確實不高,從立陶宛當前的態度看來,顯然即便遭受任何來自陸方的制裁,也在其預料及可承受的利弊得失之內,其官員和政客們也因此表現得有恃無恐。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表示,立陶宛是主權獨立國家,有權與任何國家建立經濟文化關係,但也希望國改變召回大使的決定。(Twitter@ Gitanas Nausėda)

北京主動召回大使其實已算罕見的大動作,但倘若立陶宛持續其漠視的態度,甚或在對台議題上繼續大小動作不斷,那北京後續該如何處理,恐怕的確是個麻煩。

立陶宛的能量確實不足以影響整體的中歐關係,也難對現有的兩岸格局有任何撼動,但立陶宛不介意被大陸嘲諷為「螳臂擋車」或「引火自焚」,畢竟在西方或台灣看來,這更能操作為「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勵志劇。若立陶宛繼續漠視北京的警告,試圖升級當前事態,則中立兩國不排除斷交的可能性,更坐實其「大陸霸凌他國」的說法,北京是否要「如其所願」?

但若完全置之不理,那立陶宛很可能更進一步軟土深掘,繼續測試陸方底線,面對民間及輿論的怒火,北京也難以「眼不見為淨」簡單帶過。況且,過度被動的做法也等同於默許其他國家在對台問題上踩過大陸設立的紅線,那「特例」可能形成「通例」,台灣政府也將繼續以此種模式尋求外交突破,一旦形成破窗效應,在國際外交的競技上可能衍伸更多麻煩。

立陶宛副外長艾德梅納斯稱支持台灣不需要害怕。(Facebook@Adomenas)

對於立陶宛近期的一連串作為,西方或台灣大多驚呼其展現出大國所未有「勇氣」,大陸輿論則大多惱怒於立陶宛的「不自量力」。但也正因為立陶宛是個「小國家」,北京把它放得太高不對、太低也不對,即便只是做出適當的響應或反擊,都容易被冠上「以大欺小」、「恃強凌弱」等罪名,再加上立陶宛與大陸聯結不深,各項制裁不僅效果有限,反而可能成為「中國威脅論」的又一素材。

從大陸外交部的聲明中能得知,陸方在這段期間肯定與立陶宛有過多次協商溝通,但結果顯然不如人意。目前看來,北京召回大使及官方的警告都表現出十分強硬的姿態,而立陶宛也未有任何放軟的跡象,若態勢持續僵持未解,屆時台立雙方繼續做些文章,邀請立陶宛議員訪台、雙方簽署各種形式的備忘錄,過程中在「台灣是個國家」等問題上有意無意的「口誤」,似乎也不難想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