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共存論|「全國優秀共產黨員」被批賣國 張文宏失言了嗎?

撰文:鄧峰
出版:更新:

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以來,張文宏醫生因一句充滿理想主義和信仰的「共產黨員先上」而意外爆紅,屢次以充滿專業理性而又通俗易懂的發言,普及了醫學常識,安撫了許多人不安而焦慮的心,贏得社會廣泛認同。去年9月,他被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直到最近他在微博上說「疫情不會短期結束,可能長期也結束不了,現在世界上大多數病毒學家都認可這是一個常駐病毒,世界要學會與這個病毒共存」之前,他還是備受尊重的中國好醫生。

但不料短短數日之間,僅僅因為他說「世界要學會與這個病毒共存」,他竟然遭到一大批網民的持續攻擊和批鬥,給他扣上「崇洋媚外」、「漢奸」、「美國養的狗」、「當代汪精衛」這樣的帽子。

如今,在對張文宏醫生的網絡批鬥和人身攻擊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尤其是有網民舉報張文宏早年博士論文抄襲後,8月15日復旦大學研究生院回應稱「已啟動調查核實,調查結果將及時公布」。以目前的訊息來看,張文宏那篇寫於20年前的博士論文或許存在綜述部分引述不規範問題,是有瑕疵和缺陷,但大概率談不上學術造假,而且那個時代普遍存在學術不規範問題,不宜以今天的標準過度苛求,應該放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來看。

2020年7月9日,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雲端峰會(WAIC)在上海開幕,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參加對話環節。(視覺中國)

具體後續情況,還有待復旦大學的調查,但應該清楚的是,不論最終調查結論是什麼,那都是關於張文宏醫生博士論文的問題,一碼歸一碼,與他長期以來的從醫生涯、醫學研究和疫情防控的貢獻、公共發言不能簡單混同。

上世紀80年代末,一群捷克知識分子曾制定比較知名並影響至今的《對話守則》,包含8條內容:對話的目的是尋求真理,不是為了鬥爭;不做人身攻擊;保持主題;辯論時要用證據;不要堅持錯誤不改;要分清對話與只准自己講話的區別;對話要有記錄;盡量理解對方。

對於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地的公共討論來說,這8條守則頗有現實意義。因為在現實公共討論中,太多的撕裂、對抗和攻擊,都是因為誤解,都是缺乏同理心,都是非黑即白的極化思維。如果公共討論能夠借鑑這8條守則,相信世間會和平、和睦許多,會有更多共識與合作。

具體到今次張文宏醫生事件上,尤其需要借鑑這8條守則。張文宏醫生的微博原話只是表達個人看法,他也談到並肯定了中國防疫成績和中國滅活疫苗的效用,僅僅陳述一個實然層面而非應然層面的人類將不得已「與病毒共存」的觀點。如果大家不同意這個觀點,完全可以進行有理有據地辯駁。

到目前為止,不論是中國官方層面,還是輿論場層面,依然有大量聲音是站在專業和科學這一邊,是認可和尊重張文宏醫生。這某種程度上可以視作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的一個顯著進步。但與此同時,如今張文宏醫生被網絡暴力攻擊,抑或在更廣泛層面時而發生的類似案例,都在說明那種上綱上線式網絡攻擊和人身攻擊,已經愈演愈烈到足以引起全社會警醒和大聲說不的程度。

尤其是在來自美國的外部壓力日益增大的複雜形勢下,能不能最大程度保持社會活力,構建開放多元、中道理性、君子和而不同的公共討論環境,持續激發專業人士、知識分子、科學家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事關國運,更是為了一個更加美好和文明的中國,為了中國能有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