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容得下聯想 司馬南不代表國情

撰文:蘇天澤
出版:更新:

近期中國知名網絡大V(意見領袖)司馬南開始向中國著名企業聯想發起批判,接連製作多期網絡自媒體視頻,指責聯想改制時國有資產流失,聯想負債率過高,聯想高管工資太高、分紅太多,聯想管理層有14名外籍高管,聯想為什麼在5G投票的關鍵環節投票給高通等等,贏得很多中國網友的支持。

司馬南說的這些所謂問題,除了國有資產流失這一點有侵犯國家利益的嫌疑,與公眾有關外,其他各點都只是聯想自身的經營方式選擇,與社會大眾無關,更與司馬南無關。至於聯想改制時有沒有國有資產流失,聯想的原出資方中國科學院已經做出明確說明——沒有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不過司馬南並不相信中科院的說法。

司馬南不相信可以理解,他花費大量精力製作批評聯想的視頻,並不是要聽中國科學院說聯想改制沒有問題的。就是認定了聯想有問題,他才會大張旗鼓的發視頻向聯想興師問罪,並且一問就是五六條讓網友興奮的「罪」。

司馬南這些翻舊賬的興師問罪有沒有價值?有,也即輿論監督;但實際意義不大,他並不能推動中國現代企業制度的完善,助推聯想的大發展,更不能讓中國的高科技企業實現技術新突破,或許他還會阻礙中國企業的正常發展,讓大家的精力浪費在無謂的爭吵。

聯想曾經很成功,但它的科技實力沒有發展起來,令很多人很失望。(路透社)

聯想改制時有沒有國有資產流失,作為國有資產出資方的中國科學院應該很清楚。當然背後也可能有腐敗問題,如果中國的相關機構認為司馬南對聯想國有資產流失的批評有道理,有必要進一步查清事實,可以介入調查。調查後,給大家一個公正、明白的回答。

至於司馬南所指的聯想其他問題,只能說每個企業有每個企業的經營模式、管理模式,企業高層比外面無關的批評者更關心企業的發展問題,他們更希望企業良好、有序的運行,獲得更大的發展和利潤,像司馬南這樣的局外人實在沒必要參與其中。市場是企業最終的審判者,企業經營的好自然會受到市場的青睞,企業經營不好自然會被市場淘汰,被其他更好的企業取代,司馬南沒必要扮演「上帝」的角色,對企業的經營模式進行審判。

司馬南是企業家嗎?司馬南是企業管理學教授嗎?應該都不是,他只是網絡大V,一個靠博取網絡流量來實現自身價值的人。從選擇聯想進行批判看,司馬南這個大V確實很懂得網絡營銷,知道網友喜歡看什麼,知道什麼會給自己帶來流量。

過去幾十年中國進行企業改制的公司有千千萬,為什麼司馬南要拿聯想開刀?這或許與聯想影響力足夠大,且近些年聯想的企業聲譽下滑有關。眾所周知,近些年聯想常常引起爭議,司馬南批判聯想的幾個方面都是被大家批評過的,特別是隨着華為聲量鵲起,有些人開始有意拉華為,打聯想,往聯想身上潑髒水,這更讓不明所以的大眾以攻擊聯想為樂。

聯想是中國知名的品牌,圖為2018年2月26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的聯想展台。(VCG)

網絡大V司馬南很清楚聯想現在的艱難處境,也很清楚中國網民的偏見所在,現在對聯想「落井下石」,將很容易贏得網絡大眾的喝彩。事實也是如此,在司馬南批判聯想的視頻發出後,果然贏得無數網絡大眾的歡呼、稱讚,司馬南敢於說真話,敢於為民眾代言的「偉大」形象開始樹立起來。更重要的是,司馬南流量大漲,收穫頗豐。

中國人都知道,「雖千萬人吾往矣」才是真正的英雄;贏合大眾,順着民意往上爬,利用大眾為自己獲利,恐怕很難稱得上「勇敢」。顯然,聰明的司馬南可不會「雖千萬人吾往矣」,他更明白「順竿爬」 的好處,並且「勇於」推波助瀾、落井下石。

中國只需要華為一家企業嗎?當然不是。中國只需要搞高科技企業嗎?當然也不是。正常人都明白,中國既需要技術含量低的各行各業,也需要技術含量高的高科技企業。華為與聯想並不是對立的關係,而是一種共生關係,中國人完全沒必要拉一個打一個,人為地給中國製造內亂。如果連中國人自己創造的世界500強之一的聯想都容不下,中國未來還有發展前途嗎?

中國當然能夠容得下聯想,司馬南並不能代表內地國情。司馬南只是一個善於博取流量的網絡大V,而聯想是一個要為幾萬人創造就業的中國企業,兩者完全不在一個頻道,聯想實無必要被司馬南牽着鼻子走,無必要與司馬南做無謂糾纏。聯想所要重視的,只有不斷發展創新,為全球消費者製造更優質的產品,這才是聯想走向未來的制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