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告別秀」:回顧十年實而不華

撰文:范曉鵬
出版:更新:

相較於十年前,前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温家寶撂下一句「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的詩意告別,李克強的「告別秀」要平實許多。

「今年是本屆政府的最後一年,也是我擔任總理的最後一年」,3月11日,李克強第10次出席中國「兩會」後的總理答記者問,證實這將是他任期的最後一年,也即是說,2023年的此時,人們料在同一時刻目睹另一位新總理的上台。

轉眼十年,李克強內閣所經歷的歷史時期恐怕可以說是中國近20年來最為紛繁複雜的階段,尤其是第二任期又陡然生出中美貿易戰、新冠疫情大爆發等影響極為深遠的大事件,如今此間成敗得失,已成定局,不能不說令人唏噓。

2013年3月17日,李克強首次現身總理兩會後的答記者問現場,當年其以「觸動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等腳踏實地的發言,讓人們突然領略到一個完全不同於朱鎔基、温家寶的大國總理形象。相較於朱鎔基的疾言厲色、温家寶「仰望星空」情懷,李克強一方面語言樸素,簡單直接,態度誠懇;另一方面則對若干經濟運行狀況尤其是數字諳熟於心,信手拈來。

這十年,李克強似乎也正是以這樣的姿態出現在歷次答記者問現場的,如果說有所不同的話,那可能是當年十年自知當家難,當年「壯士斷腕」的表態之外,漸漸也多出來不少感嘆,因為不僅「柴米油鹽貴」,而且又要面對不計其數張嗷嗷待哺的嘴讓他牽腸掛肚——一個字,難。

今次,李克強在自己的「告別秀」上回答了13個問題,全程兩個小時10分鐘,是近年來問題最多、時長最長的一次總理答記者問。

正如上文所說,他也並非一個事事理性客觀的技術派官僚。除了回應一眾熱點國際話題外,解釋了這十年中國財政收入從11萬億增加到20萬億,市場主體增加1億家等成就之外,可能最打動人的還是他記得那些小人物的冷暖。

就像2020年講「大實話」「6億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他們平均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今次李克強也抖出來不少他所親身經歷的民生疾苦,就業不僅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有就業才有收入,生活有奔頭,也為社會創造財富。比如8月份許多職工向公司預支工資給孩子要交學費,西北某農民介紹自己僅靠幾畝地無力供兩個孩子上大學高中,「我真是為我們的人民群眾感動」。

尤其是,當李克強自己主動回應江蘇豐縣八孩母親事件時,更難得地表現了他無法剋制的情緒,「我們不僅為受害者痛心,也對此事十分氣憤。對漠視群眾權益的,要堅決追責問責,對那些拐賣婦女兒童的犯罪行為要嚴厲打擊,嚴懲不貸」。

「政府工作有人民群眾認可的地方,也有與他們的期盼有差距和不足的地方,這些我們是清楚的。」如今,十年任期結束,套用温家寶當年的話,「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大約李克強也是如此心態,想做的未必全然可以做到,能做的也未必做完了,遺憾總歸是有的,但是正如總結的,「這些年,我們契而不捨、一以貫之,創新施政方式,用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等方式來應對周期性的經濟波動,尤其是把宏觀政策的實施直面市場主體的需求;堅定推進改革,減除繁苛,維護公正,培育和壯大市場主體和新動能,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堅持就業優先,把握國情實際,注重保障基本民生,等等」,這些需要被肯定。

對於一個政治家來說,執政成敗既要天時更要地利人和,「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行不避險,盡了最大努力」,也就「無愧於心」了吧。

對李克強十年表現的評價,我們可能需要一點「距離」或大尺度才能看得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