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報告前瞻 | 一個核心 兩場革命 三個關鍵詞

撰文:杭子牙
出版:更新:

五年一次的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總是被披上某些神秘主義色彩,「二十大」相對於以往的大會會更神秘,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中共這些年整飭紀律,「高壓線」下,各方面密不透風,「京城耳語」失去了最適宜存在的政治環境;二是中國社會正在發生劇烈變革。

一方面既秉承鄧小平時代的改革開放遺產,繼續把各領域改革推向深入並積極參與全球治理,一方面又在加速回歸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共自革命時代就開始生成的某些傳統價值,再加上因為疫情管控與國內國際各種因素交叉疊加衝擊,社會上出現了不小的迷茫情緒與認知衝突,對中國共產黨下一步會如何行動,大到政治路線,小到疫情防控,很多人既期待,又擔心,既有一些粗淺的個人感知,又缺乏深入系統的理性認知,心裏非常沒底。

因為中國體量今非昔比,已經成長為區域內具有決定性影響的一支力量,在世界格局中也成為與美國爭鋒的重要一極,與各國經貿聯繫特別緊密,國內政策變化往往會產生巨大外溢效應,在港台與國際領域,很多人對「二十大」可能出現的政策變化也睜大了眼睛。譬如台灣問題,很多人就認為,可能會在中共二十大被正式提上日程。

所以,雖然在人事層面,相對於以往換屆大會,本次會議大概是變數最少的大會,但是在方針路線層面,反而是很多人最關切的一屆大會。會議報告,相信也會圍繞人們的關切展開。

一個核心

報告雖然不會談及人事,但是毫無疑問,人事作為這次大會的一個關鍵主題,必然會在體現在報告文字裏,習近平的領導核心地位一定會被再次強化。

回顧歷史,習近平領導核心地位是一個在治國理政過程中不斷形成與鞏固的過程,同時也是經由每次黨的大會背書被確認的過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上合峰會並發表講話。(AP)

2016年10月,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公報提出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的說法,習近平被正式確立為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之後的中共新領導核心,中共回歸核心體制。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並將這一以習近平命名的思想體系確立為中共黨的指導思想。「習思想」也由此成為第三位以領導人名字命名的思想體系,前兩位分別位毛澤東和鄧小平,習近平在事實以及中共法理層面,成為毛、鄧之後開創又一個新時代的領導核心。

2017年10月 27日,十九屆中共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政治局關於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若干規定》。根據這項規定,中央政治局委員每年要向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書面述職,習近平「定於一尊」的領導地位從此在黨內確立。

2018年1月,中共十九屆二中全會審議並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按照這個憲法修正案,中國國家主席、副主席的任期限制被取消,從而為習近平長期執政取消了憲法層面的任期障礙,習近平成為毛澤東等中共第一代領導人之後,第二位可以依法長期執政的最高領導人。

2021年11月,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第三份歷史決議,這份決議在以毛、鄧、習斷代的同時,把習放到了毛澤東之後開創第二個百年基業的創世性領導人位置,習近平在黨內的定位被寫入歷史決議。

在此期間,圍繞習近平的領導核心地位,官媒有過各種稱呼,如「領航掌舵」、「統帥」、「人民領袖」等,這些具有「舵手」形象的定位多次出現在媒體版面和官方文件,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經過黨的全會背書,所以即將召開的中共二十大,習近平的領導核心地位會進一步上升到什麼歷史高度,值得期待,報告應該也會有體現。

「人民領袖」習近平首次出現在2019年年末的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中。(新華社)

兩場革命

在行文結構層面,如果以「黨八股」的方式解構中共全會報告,其實自中共成立以來的所有大會報告,基本上都是一個模式。報告首先會提出一個旗幟問題,這是中共這個列寧主義政黨最關注的問題,打什麼旗、走什麼路,一開始就擺到明處。

接着,報告總結過去幾年的工作,包括成績與存在的問題與挑戰,根據政治需要,有的強調成績,有的更偏重問題與挑戰。隨後就是分析國際國內形勢的前提下,根據中共——主要是最高領導人對當時形勢與需要的認識,提出帶有時代目標和領導人性格特色的行動綱領與大政方針,這些綱領與方針會體現在每一項工作安排裏。

最後,報告會向全黨提出要求,動員全黨團結圍繞在黨的領導核心周圍,將這些綱領與方針轉化為行動,實現黨中央提出的工作目標。

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二十大」專題研討班上發表講話。(新華社)

以即將舉行的中共二十大為例,這次會議「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將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其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將貫穿整個會議。

會議將「認真總結過去5年工作,全面總結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寶貴經驗」,在「深入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全面把握新時代新徵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要求、人民群眾新期待」的基礎上,制定行動綱領和大政方針。

會議將「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繼續紮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繼續有力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繼續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大會報告也會圍繞上述內容展開。

如果覺得上述文字沒有味道,中共黨的報告又深奧難懂,可以結合一些規範程度較高的商業公司的年度或中長期工作總結來認識,或者參考一些西方政黨的行動綱領,本質上,他們之間的邏輯結構都相差不遠。

當然,相對於商業公司與西方政黨,中共是一個高度規範的、組織嚴密的、行動力特別強的政黨,而且是中國唯一的執政黨,一個馬列主義政黨,它有將近一億黨員,基本上相當於一箇中大型國家的人口總量,而且全部是各行業領域的精英,所以其報告的視野廣度與深度、政治氣質、涵蓋範圍等,是後兩者所無法比擬的。

中共是一個高度規範的、組織嚴密的、行動力特別強的政黨,而且是中國唯一的執政黨,一個馬列主義政黨,它有將近一億黨員。 (資料圖片)

中國所以能在短短几十年內取得如此巨大的建設成就,或者像一些人更關注的,一旦犯錯會產生那麼嚴重的後果,就是因為這個黨實在是太強悍了,所掌握的資源與動員能力太強大了,其政治號召的穿透力太強大了。

所以,對中共黨的全會報告,雖然其結構大差不離,但是不能庸俗化地僅僅從其結構認知,因為這種膚淺的認知,對認識中共沒有任何意義。對於中共在不同時代的黨的會議報告,必須結合當時的時代特點,從當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與問題挑戰出發,同時結合黨的主要領導人的價值取向與氣質秉性來認識,才能讀懂帶有時代目標和領導人性格特色的行動綱領與大政方針,才會遽然驚覺,那些看起來似乎都是口號式的林林總總的論述,居然曾經如此深刻地並且正在更深刻的改變中國。

簡言之,中共黨的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其動員對象是中共全黨,要解決的問題是擺在中共這個執政黨與全體中國國民面前的問題,其所產生的影響不僅在當代,更着眼於未來。因為中國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中共面臨的挑戰是歷史性的,要解決的問題與達成的目標是歷史性的,二十大報告也必將是歷史性的。

何謂歷史性?平淡無奇不是,風平浪靜不是,波瀾壯闊才是,扭轉乾坤才是,所以二十大報告必將是一個「以偉大的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報告,這兩場革命將是這場報告的內容精髓,也會是之後我們將親歷的歷史。

三個關鍵詞

用三個關鍵詞,可以概括二十大報告的主要內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021年中共開展「四史」學習教育。圖為官方出版的《中國共產黨簡史》、《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改革開放簡史》、《社會主義發展簡史》等讀本。(張鈞凱攝)

新時代,是指中國已經完成了第一個百年目標,開始向第二個百年目標進軍。這個目標就是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包括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第五個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中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二十大報告應該會再次強調和清晰化這個分兩步走的百年目標。

中國特色,是指報告會指導中國越來越向傳統回歸,向中國傳統政治文化回歸,向中國共產黨的傳統價值回歸,這個傳統肯定不是封閉和保守,不是回到「閉關鎖國」狀態,但是肯定會有人產生這樣的誤解。報告會依據中國人民的需要與期待來定義未來,不會根據任何外面「教師爺」的指點來定義未來。

社會主義,是指中共必然會扛起社會主義這面大旗,不僅在國內治理與施政價值中更體現「社會主義」這四個字,更強調公平公正,集體主義,秩序倫理,經濟模式與分配正義,還會在國際層面更積極主動傳播社會主義基本價值,分享中國經驗與中國模式,推動構建帶有中國傳統大同世界精神與樸素共產主義色彩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空間不僅在中國會被繼續壓縮,在全球範圍,也將面臨這一波由中共引領的社會主義價值與治理模式的挑戰。二十大報告必將會產生這樣的歷史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