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三年反思・五|醫學專家集體跌落神壇?

撰文:泉野
出版:更新:

中國此輪邁出「與病毒共存」的實質性一步後,輿論場出現了不少對醫學專家的追問、調侃乃至「清算」,人們將一眾專家們在放開前後的發言和觀點進行比對,進而嘲諷「一夜之間專家們全都變異了」。拋開嘲諷與情緒,醫學專家們何以集體跌落神壇,放在疫情三年的周期裏來看,無疑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事實上,早在武漢疫情之際,醫學專家們就曾遭遇過民意滑鐵盧。彼時,包括中疾控主任高福、副主任馮子健在內的一眾醫學專家,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刺針》等國際權威醫學期刊聯合發表的研究論文明確指出,不明原因肺炎或早於2019年12月已出現人傳人情況。但一直到2020年1月20日晚,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與中央電視台《新聞1+1》的直播連線中,才首次證實存在人傳人,並稱已經有14名醫務人員在護理患者的過程中被感染。人們的普遍疑惑是:既然醫學專家們都知曉情況的嚴重性,為何不盡可能早地對外公布疫情的真實情況?既然中疾控研究人員都參與了論文撰寫卻讓實情引而不發,究竟是一己私利作祟還是出於維穩的考慮?

當時,因為首次公開證實存在人傳人,且以84歲高齡奔赴抗疫一線,故鍾南山成為人們心中的「權威」和「業界良心」。2020年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鍾南山獲得「共和國勳章」,並與「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張定宇、陳薇一起,獲得最高禮遇,人們通過全程直播感受着他們的高光時刻,也自豪於中國的防疫成效。要知道,在疫情這樣的最大外部變量衝擊下,中國2020年GDP增長2.3%,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另有數據顯示,自2020年1月10日以來,全中國新增本土確診病例數為0的天數,有250天。這對於疫情最早大規模爆發的中國來說,實屬不易。

2020年9月8日上午,「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張定宇、陳薇乘坐禮賓車前往人民大會堂。 (新華社)

在這個階段,因為有實實在在的防疫成果,加之對比疫情在世界範圍大爆發後引發的混亂局面,故人們很快「忘掉」前期的不解與憤怒,轉而對醫學專家們不吝讚美和感謝。

可隨着病毒的不斷變異,尤其是當其他國家紛紛「與病毒共存」之後,堅持「動態清零」的中國開始成為另類,故此究竟是「與病毒共存」還是「動態清零」,開始不單純是一個科學問題,轉而成為兩種制度之爭,乃至兩種文明之爭。期間,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曾率先提出「與病毒共存」,卻很快遭遇輿論的圍攻堵截,並最終上升到人身攻擊和謾罵,還有人藉着這股「歪風」進行舉報等。一夕之間,這位2020年還獲評「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優秀黨員」的醫生,就成了要打倒的「反動學術權威」、「當代汪精衛」、「漢奸」。

張文宏當時的原話是這樣說的,「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相信,疫情不會短期結束,可能長期也結束不了。現在世界上大多數病毒學家都認可這是一個常駐病毒,世界要學會與這個病毒共存。南京疫情讓我們再次看到病毒的無時不在。不管我們願意不願意,未來的風險一直會有。世界如何與病毒共存,各個國家都在作出自己的回答。中國曾經給出一張漂亮的答卷,南京疫情之後,我們一定會學習到更多。未來中國選擇的方式一定是既保證與世界的命運共同體,實現與世界的互通,回歸正常的生活,同時又能保障國民免於對病毒的恐懼。中國應該有這樣的智慧。我們已經贏過新冠病毒一次,未來我們一定會找到長久的制勝之道。」這樣的說辭,不管是放在2021年,還是放在今天,顯然並無不妥之處。

圍繞新冠肺炎(COVID-19)抗疫「與病毒共存」還是「個案清零」的兩條路線之爭,很快演變成左右兩派、甚至「愛國」與「崇洋」之爭。(微博@解放軍日報)

以張文宏倡言「與病毒共存」作為開端,一直到此輪疫情放開之前,中國各地經歷了輪番的封城、靜默,其中上海為期兩個月的靜默尤其影響深遠。這個周期內雖然偶爾有人站出來直言,但很快要麼言論被刪除,要麼被更大的聲音蓋過。比如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2022年初在個人微博上發布兩千餘字長文,詳細解析了「與病毒共存」與「動態清零」兩種對策,並坦言中國的「動態清零」不會永遠不變,在不久的將來,定會在合適的時間點,展示中國式與病毒共存的路線圖。雖然內容很懇切温和,但因為與主流敘述不合拍,故很快即被刪除。

這期間,圍繞疫情防控召開的幾場最高層會議,也讓原本敢於說話的醫學專家們的建言獻策變得難上加難。5月15日的常委會上,強調要「堅決同一切歪曲、懷疑、否定我國防疫方針政策的言行做鬥爭」,7月28日的政治局會議上,要求「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要綜合看、系統看、長遠看,特別是要從政治上看、算政治賬」。與此同步發生的,則是一眾關心疫情事項的經濟學家和公共知識分子被禁言,公共場域只剩下與官方主流合拍的「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一種聲音。

一直到20條措施公布前一天召開的常委會,來自最高層的政策指導才開始褪去「鬥爭」與「講政治」,彼時中共二十大已經結束,最高層的外訪活動也開始密集展開。也正是在20條措施之後,尤其是很快又推出新10條之後,醫學專家們才開始紛紛站出來說話,論述方式與以往大不同,強調「奧密克戎並不可怕」、「致病力明顯下降」、「不會有後遺症」,而這樣的變化,因為幾乎是在一夜之間發生的,故也成為民眾調侃「專家們一夜之間全部變異」的總源頭。

2021年2月9日,世界衛生組織駐武漢代表團結束後,在世界衛生組織-中國聯合研究新聞發布會上,世界衛生組織團隊成員彼得·本·安巴雷克(右)與中國衛生組織負責人梁萬年交談。(AP)

有聲音總比鴉雀無聲強,有論戰也總強過一邊倒。可到了三年後的今天,「有聲音」成了另一種鴉雀無聲,因為隨着專家們跌落神壇,民眾層面也急速分化為一個個「飯圈」,那些被釘在恥辱柱上、拉進黑名單的專家們,不管說什麼,要麼被看做是「自打臉」,要麼被看做是一種政治需要。

至於「有論戰」則成了另一種「你死我活」,「饒議科學」12月21日對張文宏的批評,已經全然沒有了科學辯論精神,只剩下扣帽子和大字報,在題為《致:為造神而踐踏原則、犧牲科學的偽君子們》的文章中,張文宏被說成是「大心理按摩師」,挺張的人則是「偽君子」,擁護張文宏觀點的言論則是「捧臭腳」,這樣的「論戰」,與「饒議科學」在14日的呼籲南轅北轍,彼時饒毅發出呼籲,「疫情尚未結束,請勿『派性爭鬥』」,「有不同意見,不用黑對方」,「可以而且應該針對具體問題進行討論、協商、爭議、批評。」

當醫學專家們集體跌落神壇,面對洶湧而來的感染潮,人們一邊謾罵着「一夜之間變異的專家」,一邊則在龐雜的網絡訊息和各種「偏方」中左右踟躕。加之官方媒體引導的滯後和缺位,往往是一個「偏方」廣泛傳播之後,官方才站出來「闢謠」,而在闢謠之前,「偏方」早已在各處進行了普遍的實踐,人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紛紛病急亂投醫。

這就是疫情三年之後我們面對的現實。專家們集體跌落神壇,並不是問題的結束,而是更大問題的開始,而且這樣的結果,是各種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專家們只是一個載體。基於此,要想解決問題,比如公信力的重建,如何避免走向民粹和反智,實事求是,回歸常識,也需要各方共同的努力。老舍在《貓城記》中說,「人類的進步是極慢的,可是退步極快,一時沒人格,人便立刻返歸野蠻。」面對百年不遇的疫情,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重建一個健康的、不是隻有一種聲音的社會,推動整個國家的進步而非退步,同樣沒有人是一座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