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印花稅減半 中國證監會多措施大力度救市 能刺激A股漲多久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中國證監會在星期日(8月27日)發布減半印花稅等一系列利好資本市場的政策後,中國A股三大股指星期一(8月28日)集體高開,滬指、深成指、創業板指一度漲超5%。

不過,開盤十分鐘後,各版塊就開始走低,三大指數均回落3%。至星期一收盤,滬指漲1.1%,深成指漲1.01,創業板指數漲0.96%。

市場對此反應不一。在微博熱搜榜「A股」的話題下,不少網民發言調侃政策無力,或留言稱「說明股市不是政策可以救市的」。也有網民說,政策利好是實在的,只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應該多一些耐心。

星期一收盤後,社交媒體上流傳的段子稱此次印花稅調降後,上漲的行情僅持續了「1分鐘」。(網絡圖片)

四管齊下 政策力度超預期

在中國證監會星期日發佈的內容中,最直接的利好政策是證券交易印花稅實施減半徵收。

股票交易印花稅是在A股市場上,賣出方按賣出價的一定比例所繳納的稅金。此次調整前,印花稅率為0.1%,調整後稅率變成了0.05%。《華爾街日報》引用花旗銀行分析師稱,印花稅是中國股票交易者的最大開支,此次下調將使A股交易成本降低35%至40%。

成本下調可以帶動交易量。華創證券數據統計,歷史上中國股票交易印花稅共上調兩次,下調七次。其中,三次下調引發了牛市行情,即股指上漲20%以上,四次下調讓市場上揚一至兩周後,回到下跌趨勢。

但三次牛市中,最短的一次持續一個月,最長的一次也只維持了九個月,顯示印花稅的調降在短期內能發揮提振信心的刺激效應,但中長期效果不顯著,政策象徵意義大於資金面的寬鬆意義。

分析稱,一攬子刺激政策能給予市場信心,但市場更期待的,是實體經濟的發展,從而帶動資本市場走上健康運行軌道。(資料圖片)

中國證監會星期日也規範了高管減持行為,規定上市公司存在跌破發行價、股價跌破淨資產值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減持本公司股份。華泰證券指出,限制減持的措施阻止了約25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資金流出,給股票市場的流動性帶來了很大好處。

中國證監會還規定要階段性地收緊IPO節奏,促進投融資兩端的動態平衡。這相當於回應了市場上對「新IPO吸血流動資金」的抱怨。

而批准證券交易所調降融資保證金比例,則意味著投資者可以用更高的槓桿率向證券公司買入證券。

彭博社引用中金公司分析師的報告稱,中國政府政策工具的力度越來越大,此次證監會措施的規模、力度和速度都超出了預期。

圖為深成指過去六個月變化,目前仍然在低點。(網絡圖片)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今年以來,由於中國經濟增長乏力、房地產市場疲軟等原因,資本市場陷入低迷。過去半年,滬指累計跌6.45%,深成指累計跌14.1%,創業板指跌15.7%,港股恒生指數較年初的高點下跌了21%,進入熊市。

市場分析認為,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信心不足,影響了投資、消費等一系列經濟活動,中國官方期望通過活躍資本市場,提振信心。

中國證監會在8月18日的發佈會上表明:「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是中共中央對資本市場工作的新要求,「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資本市場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充分體現了穩定資本市場預期對於維護經濟社會大局穩定的重要意義。」

證監會還在上個星期四(8月24日)與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和部分大型銀行保險機構主要負責人座談會,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以穩定股市波動。

在監管推動下,各個金融機構也行動起來宣佈自購。據中國證券報,8月已有21家公募基金宣佈自購,金額合計12.9億元。多家上市公司也開始回購股份。據《財新週刊》,8月以來超過100家上市公司公告回購股份,科創板累計回購56.08億元。

但持續近半個月的座談會、發佈會、政策的組合拳下來,星期一的市場表現,卻讓信心滿滿等待開盤的交易者有些失望。

中國證監會在星期日(8月27日)發布減半印花稅等一系列利好資本市場的政策。(網絡圖片)

在上星期五滬指和深成指分別下跌至年內最低的3064點和10130點後,星期一收盤僅微弱上漲1%,離走出低谷還有大段距離。

同時,全球投資者繼續賣出中國資產。據東方財富網實時數據,代表境外機構投資者通過滬深港通機制交易中國境內股票的北向資金,星期一淨賣出82億元,8月累計淨賣出482.46億元。8月中旬,北向基金曾連續13個交易日賣出,創歷史最長連續淨賣出天數記錄。

彭博社稱,星期一的價格走勢表明,外國投資者在重返中國股市之前,需要看到復蘇經濟的具體措施。

市場需要看到的不只是技術性措施和口號。財新網引述一位匿名市場人士說,「政策初心可以理解,目前市場信心嚴重不足,監管希望給市場打氣,但在當前整體大背景下,技術性措施以及一些鼓舞人心的話很難讓市場買帳。」

資本市場是經濟運行的晴雨表,也影響搭配各方的預期和信心,救市很重要。但不論是在邏輯上或現實上,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決定著股市的發展,而不是反過來。一攬子刺激政策能給予市場信心,但市場更期待的,是實體經濟的發展,從而帶動資本市場走上健康運行軌道。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