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最可能引爆台海戰爭?美國「棄台論」頭號學者的警示

撰文:應濯
出版:更新:

9月11日,國際關係學者、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在台北出席「2023地緣政治高峰論壇」時,對台海戰爭爆發的可能性作出了分析。

據中評社與聯合早報的報道,米爾斯海默大約從五個維度來分析台海戰爭的可能性:如果台海發生戰爭,將會是中美兩大強權之間的戰爭;中美都是擁核大國,兩國之間的戰爭非常危險;中國大陸如果進攻台灣,需要越過台海,面臨大規模兩棲作戰的困難;解放軍缺乏實戰經驗,而且要面對美日對台灣的支援;如果發動戰爭不能速戰速決,恐會陷入延宕。他進而認為從軍事因素考慮中國大陸在短期內不會發動戰爭,但他表示台海因政治因素爆發戰爭的可能性高於軍事因素,如果台灣宣佈獨立,中國大陸肯定無法接受,反之,如果台灣能避免去談台獨這件事,避免激怒中國大陸,就能維持現在情況,而這正是台灣能從烏克蘭學到的經驗。

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北京清華大學國關研究院供圖)

作為一位以現實主義著稱並曾精準預測到烏克蘭悲劇命運的學者,米爾斯海默在俄烏戰爭爆發一年多的當下分析台海戰爭的可能性,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他認為引爆台海戰爭最可能原因是台灣宣佈獨立,比較符合兩岸的政治現實。中國大陸當然希望儘早實現兩岸統一,不願看到兩岸問題一直拖延下去,但願望總歸要受制於現實。從當下中國大陸的綜合實力、中國大陸的價值追求和中美在台海的地緣政治博弈來看,擺在中國大陸面前最佳的選擇依然是和平統一,但除非有重大突發變故,不然短期內台灣社會是高度缺乏與中國大陸和平統一的政治意願。這就使得儘管中國大陸非常期望兩岸統一,但在短期內只能繼續忍受兩岸維持現狀。

可當台灣不顧中國大陸的主觀感受,執意追求獨立,那麼中國大陸將忍無可忍,只能依據《反分裂國家法》作出反擊,其後果恐怕將是台灣難以承受之重。當然,台海戰爭對中國大陸同樣不是好事,尤其當戰爭不能速戰速決,勢必嚴重消耗中國大陸的綜合實力,危及中國大陸自改革開放以來辛苦積累的發展成果。但正如米爾斯海默所認為的有時戰爭的發生是政治必要性大於軍事考量,當台獨徹底激怒中國大陸,政治決策的形勢將發生逆轉。

以米爾斯海默分析的烏克蘭為例,從現實主義視角來看,當烏克蘭不再充當俄羅斯和美歐之間的溝通橋樑,而是讓俄羅斯感到威脅時,烏克蘭的悲劇將不可避免。與烏克蘭的情況不同,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大陸的綜合實力又強於經濟日漸衰落的俄羅斯,一旦兩岸之間發生戰爭,其後果雖是中國大陸所不願見到的,卻更是台灣難以承受的噩夢。現代社會有不同的理念和意識形態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但政治決策不能被理念和意識形態裹挾,而是應該回歸現實主義,否則便是貽誤蒼生。

2022年8月3日,佩洛西與蔡英文會晤。佩洛西訪台惡化了台海局勢。(蔡英文IG)

不過,沿着米爾斯海默的觀點進一步思考,中國大陸對於兩岸現狀的忍受同樣是一種理性的現實主義態度。去年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前後,中國大陸輿論場硝煙四起,許多人都誤以為戰爭一觸即發,但最終中國大陸保持了高度理性和清醒,為國家發展贏得了寶貴時間。國家是河流上的行船,對於中國大陸來說,目前最需要的依然是時間,是經濟和科技全面崛起、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社會日益公正、民主法制不斷完善的時間。在對台獨保持必要而又強有力的威懾的同時,隨着中國大陸綜合實力的提升,美國、日本介入台海戰爭的可能性只會越來越低,台灣社會認同「一個中國」的聲音將不斷增加,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自然會越來越大。

米爾斯海默一度被不少人形容為「棄台論」頭號學者,是因為2014年他曾發表一個觀點「對台灣說再見」,認為如果中國大陸繼續像過去30年那樣保持經濟快速增長,最終中國大陸會超越美國,美國介入台海問題的收益將逐漸被成本反超。這同樣說明了積極爭取寶貴的時間窗口來促進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是中國大陸最合理的選擇。只要有經濟發展帶來的綜合實力增長,哪怕台海出現突發變故,中國大陸都會更有底氣和條件爭取有利結果。正因這樣,當下中國大陸能不能早日讓經濟企穩回升,能不能重新激發社會活力與創造力,將是最重要的任務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