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上海考察釋放什麼信號?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北京高層赴滬最強的信號,也許就是中國仍需發展經濟、需要對外開放、需要外資,但更有力政策出台還需要時間。

在中國解除嚴格防疫措施的11個月後,中共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星期到經濟重鎮、境內最大國際金融中心上海考察。這也是時隔三年後,習近平再次踏足上海。

公開資料顯示,自2012年接任總書記以來,習近平赴滬至少五次,分別是在2014年5月、2017年10月、2018年11月、2019年11月以及2020年11月,曾連續四年每年去一次。

習近平表示,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更好發揮先行探路、引領示範、輻射帶動作用。(視覺中國)

當時,習近平赴滬的行程安排與上海舉行的重大活動有關,2018年與2019年他出席首屆與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2020年是出席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2020年後的三年,習近平都未再赴滬,即使本月初的進博會他也沒有親自與會,直到本星期在政治局會議後專程到上海考察調研。

他在11月28日到29日走訪上海三個地點:上海期貨交易所、到張江科學城未來公園考察上海科技創新成果展、到閔行區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瞭解上海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等情況。

這些行程都經過精心設計,以對外展示高層政策導向,三個地點對應三個主題:金融、科技、民生,代表了最高層對這三個領域的加持。

過去幾年裡,中國高層重視科技創新的導向非常明確,在金融方面給人印象最深的反而是2020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不過,近期領導層也頻繁表達對金融的重視。習近平上月31日主持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就肯定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還要求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這個中國最高規格金融會議是在闊別六年後召開,地位從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升格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

+7

在上海期間,習近平11月30日也主持召開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重點內容包括加快完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推進以制度型開放為重點的高水準對外開放」。

而中國高層強調的開放,還須與國家的安全關切結合。習近平就要求,長三角區域要著力提升安全發展能力,要在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實施「強鏈補鏈」行動,與中西部地區加強產業合作,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準。在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的同時,也要「更好維護國家金融安全」。

從央視畫面看,多名中央高幹陪同習近平訪滬,凸顯此行的重要性。他們包括中共政治局常委兼中央辦公廳主任蔡奇;兩名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中組部部長李幹傑,以及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考察行程中,上海市的一二把手:政治局委員兼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以及市長龔正自然也陪伴在側。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沒有參與前兩天的考察活動,但出席了30日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把手信長星、易煉紅和韓俊也在座談會上發言。

新華社照片,上海,2023年11月5日 李強出席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 11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上海出席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暨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這是開幕式後,李強同與會外國領導人共同巡館。 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中國高層這趟上海行,讓一些市場人士提高了對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期待,尤其在受關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何時召開仍未有期,27日的政治局會議對三中全會全無消息,讓人寄望中國高層的考察活動能提振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從疫情解封到今天,中國經濟欲振乏力,多項資料都不樂觀,內外經濟挑戰超出了許多人、恐怕也超出當局的預期。房地產深陷低迷、民企投資熱不起來,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在6月後明顯放緩,顯示民眾不敢消費。近期另一突出警訊是第三季外來直接投資淨流出118億美元,為有記錄以來首次錄得負值,反映外資撤離中國的程度。

中國商務部7月21日召開外資商協會專場政策解讀溝通圓桌會(中國商務部)

中美關係緊張與美國發起的科技戰與經濟脫鉤,加劇了中國經濟的承壓,也讓此前發展方式過於倚重投資的問題更為凸顯。許多原有的假設正開始被重寫,比如中國經濟只會愈來愈好,消費者都有信心花錢,外資離不開中國這個大市場,大規模的基礎投資遲早會帶來經濟效益……等等。而當局還沒有找到衝破困境的解方。

中國領導層此前已意識到原有發展模式不可持續,因此才會提出高品質發展,著力發展高科技產業。批評者則認為政府的做法是強化了國家主導力而非市場作用,加劇了問題。他們認為中國更需要採取的「藥方」是擴大財政開支,加強社會保障以鼓勵消費、提振內需。而且,中國的補救措施太弱也不夠及時,不足以產生實質影響。

總結起來,北京高層赴滬的最強的信號,也許就是中國仍需要發展經濟、需要對外開放、需要外資,但更有力政策要出台還需要時間,需要調研,而「考察調研」也正是高層本次上海行的主題。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