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從此不同以往

撰文:應濯
出版:更新:

目前正是中國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時間。今年「兩會」雖基本延續以往「兩會」的安排,但有一些新變化,讓從此之後的「兩會」將與以前「兩會」存在不同。

第一個不同是今年和未來數年「兩會」取消總理記者會。3月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發言人婁勤儉表示:「明天,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就要開幕了,李強總理將作政府工作報告,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受國務院委託將向大會書面提交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應該說,社會的主要關切在上述三個報告中都有具體的回應。這三個報告經大會通過後,將向社會公布,媒體和公眾都能很方便地了解相關內容。同時,大會新聞中心將增加部長記者會和『部長通道』的場次和出席人數,邀請國務院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就外交、經濟、民生等主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權威解讀有關政策措施,對社會關注問題作深入解讀和說明。此外,還將舉行代表團『開放團組』活動,辦好『代表通道』等,為中外記者提供更多的採訪機會。統籌考慮以上安排,今年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後,不舉行總理記者會。如無特殊情況,本屆全國人大後幾年也不再舉行總理記者會。」

過去30多年,總理記者會一直是「兩會」的焦點話題,甚至被不少人視作「兩會」的壓軸節目,是海內外媒體少有的與中國政府首腦直接交流的機會,是中國高層領導人展示中國形象、講述中國故事的重要平台。朱鎔基和温家寶擔任總理期間的記者會,留下了不少至今仍讓許多人念念不忘的記憶。李克強擔任總理期間的記者會雖更多聚焦經濟、社會、民生領域的話題,但留下了不少金句。去年,李強擔任總理的記者會「首秀」,讓不少人看到他「地方工作經驗豐富」的一面。正因這樣,儘管是否舉行總理記者會與中國大政方針之間並無直接聯繫,但一個已經進行30多年的「兩會」活動突然中斷,難以避免會讓許多人感到驚訝和遺憾。

全國人大會議3月5日在北京開幕,行政長官李家超列席會議。(政府新聞處相片)

第二個不同是國務院角色發生變化,突出「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將貫穿「兩會」期間。長期以來,「兩會」的焦點是國務院,是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圍繞國務院工作進行參政議政。但以今年「兩會」為節點,國務院角色轉變正式趨於定型。在注重「講政治」的大氛圍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發言將趨於謹慎和低調。

3月5日,李強在他第一次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當好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執行者、行動派、實幹家」,「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根本在於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把黨的領導貫穿政府工作各方面全過程」。這都是去年政府工作報告所未有的表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二十大以來中國政治秩序和倫理的變化。

近些年來,中國政治一個突出風向是強化「黨的領導」和「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重塑黨政關係。2018年和2023年的兩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大幅強化了「黨中央」對司法、審計、教育、網絡安全、訊息、財經、外事、新聞出版、電影、宗教、僑務、金融、科技、港澳等領域工作的領導。本次「兩會」審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修訂草案)》是時隔42年首次修訂,是要「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等重要內容載入國務院組織法,將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精神和成果通過法律規定予以體現」。隨着國務院角色變化在今年「兩會」正式定型,「兩會」將變得不同以往。

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香港代表團,周二(5日)下午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中聯辦)

第三個不同是今後「兩會」記者會的重心將落在部長層級。在解釋今年不舉行總理記者會時,婁勤儉說的「大會新聞中心將增加部長記者會和『部長通道』的場次和出席人數,邀請國務院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就外交、經濟、民生等主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權威解讀有關政策措施,對社會關注問題作深入解讀和說明」,預示從今往後,「兩會」的記者會重心將落在部長層級,而不再是以前的總理記者會。

這意味着「部長記者會和『部長通道』的場次和出席人數」將值得更多關注。2023年「兩會」前夕,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多場「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時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財政部部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商務部部長都有受邀回答記者提問。今年「兩會」則舉行經濟主題記者會,3月6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商務部部長王文濤、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吳清,共同出席中外記者提問。

2023年「兩會」的「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記者會在2024年得以延續,同樣都是外交部部長出席。2023年「兩會」的「部長通道」集體採訪活動共舉辦3場,有9位部門負責人在兩會「部長通道」回答記者提問。今年「兩會」開幕以來,3月5日的首場「部長通道」集中採訪活動,有科學技術部部長陰和俊、水利部部長李國英、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張玉卓亮相,預計今年的部長交流人數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