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狼2》破紀錄背後的愛國狂潮 與崛起中國的國族想像

撰文:張心怡
出版:更新:

8月8日凌晨,一部主旋律電影《戰狼2》打破了周星馳導演的《美人魚》保持一年多的中國最高票房紀錄——上映13天,累積34.23億人民幣的票房。
《戰狼2》票房火熱的背後,你要知道的不僅是內地愛國、民族主義浪潮之狂熱···中國目前真實的、及官方想塑造的國際形象,已不再是奧巴馬口中的「free-rider」。

《戰狼2》票房34.23億,破中國電影票房紀錄。
《戰狼2》的舞台放在非洲,涉及內地戰爭片鮮有描述的現代、國際背景下的戰亂。影片講述特種部隊「戰狼」的退役軍人冷鋒(吳京飾演),在非洲某國做生意,而當地發生叛亂,淪陷區內尚有47名中國工廠同胞。冷鋒隻身犯險,與反叛軍請來的歐洲NO.1僱傭兵團貼身肉搏,不僅上演《雷霆救兵》救回同胞,更展現人道主義精神,對落難的「非洲兄弟」施以援手,化身為刀槍不入版的中國「舒特拉」。

不僅是票房,密集的排片量、微博上居高不下的討論數、官媒屢開金口讚揚,《戰狼2》在內地已成為現象級的影片。在此之前的《戰狼1》及其他主旋律電影從未獲得如此大反響,甚至與之同期、有官方背書的《建軍大業》,票房僅有其五分之一。自導自演該片的動作演員吳京,究竟憑什麼打低其同路者?

孤膽英雄:內地電影中鮮有的個人主義色彩

吳京飾演的冷鋒在《戰狼2》中騷肌肉,是國產主旋律電影中鮮有的個性鮮明的英雄角色。

從電影本身而言,《戰狼2》強烈的個人主義色彩是愛國電影中罕見。冷鋒妒惡如仇,身為軍人卻不服從命令,因此被開除出特種部隊。他拯救同胞的同時,也有為愛人復仇的目標(電影中的大反派——歐洲僱傭兵老大Big Daddy殺害了他的女友),更以鐵血男兒形象獲得中美混血醫生的芳心。吳京跳出了主旋律電影中男女之間「純粹的革命情誼」。

同時,冷鋒身手不凡,以床褥擋RPG飛彈,自製毒箭秒破敵陣,又大玩坦克飄移,與荷里活式的「奇俠」們,只差套緊身服。其他主旋律電影擅長描繪「英雄群像」,而吳京靠「孤膽英雄」突圍而出。

吳京:「干柴已經埋好了,我只是點了一個火種」

在角色形象上,冷鋒面對挑釁毫不猶豫、強硬地回擊。每次他被威脅,都會凶狠地瞪著目標,緊握手中的槍(或刀、匕首,甚至只是自製的木箭),隨時準備反擊,出手凌厲。

2017年7月30日,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在位於內蒙古的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檢閱部隊並發表重要講話。(中新社)

《多維新聞》的分析指,愛國主義本身不會讓觀眾興奮,但以愛國之名呈現的坦克漂移、無人機大戰、飚車追逐等好萊塢元素,才真正令影迷血脈賁張。分析認為這種感染力來自根植在中國社會深層的心理矛盾——鴉片戰爭以來,「東亞病夫」是中國人心中的痛,隨著國力強盛,「萬邦來朝」又是中國人渴望復興的榮譽。

對此,吳京本人坦誠,電影的火爆是順應了民眾的內心需求。「乾柴已經埋好了,我只是點了一個火種。」他在記者會上說。

中央台《新聞聯播》都要講《戰狼II》,破紀錄真的不是夢。(電視截圖)
「你們不是劣等民族嗎?」 「那是幾十年前的事兒了。」結尾處,冷鋒一拳將中國人痛恨且背負了一個世紀的屈辱送上天。 (電影對白大致如此,非原文)
全套戲,中國護照才是真正主角,吳京在宣傳謝票時也不忘拿護照出來,呼籲大家支持國家。(微博圖片)

民族自豪感驅使下的國際形象轉型

建軍90周年閱兵展示多款新型武器。(新華社)

近年習近平努力打造的民族自豪感,賦予過往十幾年來自民間「手撕日本鬼子」的民族仇恨以內在支撐力(「手撕鬼子」是一部抗日戰爭電視劇中的情節)。不過在國際事務中,官方媒體引述的習近平,從來都是和平主義、不干預他國內政的公道主持者。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中國潛心發展經濟,對外部紛爭不管不理。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因此批評,國際無法指望中國能做出什麼有利影響,「中國做了30多年的free-rider」。

但隨著經濟實力日益雄厚,民眾也自然而然希望強盛的祖國化身英雄。畢竟,保護弱小是強者的責任。在國家層面上,作為「天朝上國」亦應承擔除惡揚善的責任。電影中,冷鋒挺身保護落難的非洲人,就是一種民間對此理想化的期待。

電影中一個重要的主題,就是幫助被困的非洲難民。

電影中結尾處,冷鋒高舉中國國旗穿過交戰區,他身後的車隊中,既有中國工人,也有被救的非洲難民,交戰雙方停下戰火,一行人平安又威風地離開。此刻的冷鋒,即是「無論在哪裡,祖國都是你的後盾」的「祖國」,也是西方扮演了一百多年的拯救難民的「教父」。

舒特拉眼中的非洲兄弟卻被臉譜化為「傻黑甜」

以電影的角度而言,《戰狼2》在搶奪《舒特拉的名單》、《殺戮禁區》等西方拯救電影主導的市場話語權。而若論及民族形象,片中的白人、黑人、其他黃皮膚都完美契合中國民眾對他們的想像。

演過《美國隊長2》的荷李活男星Frank Grillo,飾演片中的大反派歐洲僱傭兵老大Big Daddy。

非洲黑人面對死亡威脅時慌亂無序,只能依靠中國英雄,卻在危急關頭,「給個火堆,就會樂呵地圍著跳舞」。黑人難民化身「傻黑甜」,白人僱傭軍則狠辣兇惡,當地反叛軍被扶植上位做傀儡,僱傭軍中更有一個顯眼的亞裔角色,似在象徵某官媒描述下作為西方跟班的亞洲國家。

因此有內地影迷批評:「電影中體現出來的人道主義,帶有居高臨下的優越感。」《多維新聞》則認為,以《戰狼2》的邏輯,民族復仇不僅要殺死對方,更要成為對方——以傲慢的姿態,拯救非洲黑人。

「用中國中心論代替西方中心論,用中華帝國主義代替西方殖民主義,會成為中國未來的全球治理方案嗎?」《多維》提出疑問。

積極承擔國際責任會否推就「不干涉」的調整?

吳京在《戰狼2》化身民族英雄,在非洲拯救同胞,如此主旋律風格,除了票房大賣,就連中共喉舌都報道讚好。

《戰狼2》也真實地描述了現實情況:不少中國公民、中國企業在海外做生意。當遇到動亂時,中國政府在當地建立起全面的協作機制迅速響應,保護僑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戰狼2》的結尾處,海軍指揮官在獲令後,紅著眼喊出「開火」,成為影迷最津津樂道的情節。(網絡圖片)

影片片尾,原本僅負擔撤僑任務的中國海軍,在獲得有反叛軍屠殺中國人的實證後,向上級申請,果斷向威脅僑民安全的反叛軍發射導彈。中國已多年沒有在境外開火,《戰狼2》描述的是中國高度重視海外公民的安全和利益,軍事力量也「走出去」。

在現實中,今年來中國在國際的作為明顯有所改變,不再原教旨主義地恪守周恩來提出的「不干涉內政」的原則。積極參與調停、搭建海外網絡、強勢保護僑民,中國的國際形象不再單純是「和平崛起的大國」。去年,中國在非洲國家吉布提建立第一個海外的永久軍事基地

「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1953年周恩來會見印度來訪代表團時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中國海軍向恐怖份子發射導彈,內地網友對這一幕反映熱烈,有人說「看完閱兵,再看戰狼2,已經激動到睡不著了」。亦有人不斷回憶近年海外動盪時,中國軍隊一次次撤僑行動——2011年利比亞動盪,2015尼泊爾地震,2016新西蘭地震,和電影原型的2015也門撤僑行動,「展示的是中國作為新超級大國的實力!」

從周恩來「不干涉」原則下的和平主義,到奧巴馬口中的「free-rider」,《戰狼2》的爆紅似乎反應在群眾層面對突破中國國際形象的呼聲。對此有分析認為,《戰狼2》的票房紀錄可以看出,中國廣大人民群眾已經做好了突破「不干涉」原則的思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