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解讀】西方經濟學讀不懂中國經濟

撰文:多維新聞
出版:更新:

中共十九大報告演講時間歷時三個多小時,被視為一場訊息量極大、為中國前景釋疑的演說。報告中,習近平將「經濟議題」放到所有具體政策方略的第一位,這既是其政治理念「五位一體」的體現(「五位一體」是習近平在2012年十八大報告的新提法之一,即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也表明中共對於經濟發展問題的重視。若單憑西方經濟學的角度觀察,將無法對中國現時以及未來的發展有透徹認識。

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中國經濟增速下半年有望重回7%水平。(路透社)

在習近平向2000餘名中共黨代表發表報告後的翌日,年屆69歲的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於10月19日參加了金融系統代表團會議,可能是即將卸任的緣故,一向以靈活策略著稱的周小川在會上顯得更加大膽敢言,說:「如果經濟中的順週期因素太多,使這個週期波動被巨大地放大,在繁榮的時期過於樂觀,也會造成矛盾的積累,到一定時候就會出現所謂『明斯基時刻』,這種瞬間的劇烈調整,是我們要重點防止的。」

周小川這番警告使投資者認為市場將會出現劇烈波動,這一擔憂情緒即日便於全球市場引發連鎖反應。香港恒生指數開盤走高,但下午2時30分起忽然大跌,全日跌逾550點,日圓和黃金等避險資產走高,而在幾日之前,周小川在華盛頓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世界銀行年會發表演講時指,由於大陸經濟成長動力回升,包含來自家庭部門消費與進出口的快速成長等因素,上半年經濟增長達6.9%,更指下半年有望保7%,一度刺激市場向好,足見今天中國經濟在世界範圍內的「引領作用」。

而在十九大會議召開前夕,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發表了一份題為《強大領袖,艱難決定》的全景式分析報告。在報告開頭部分便對中國未來五年作出預期,當中包括:一、經濟政策處於次要位置;二、中國長期以來失控的債務問題將因權力的鞏固而獲得整頓;三、中國經濟增長率將在2018年降至6%以下。

一方面是中國最高決策者,另一方面是經濟政策的具體執行者,還有代表西方主流觀點的媒體,如果將以上三方的觀點放在一起剖析,便能從中讀出一些「特殊」訊息。

供給側改革見成效,煤炭業去庫存進度良好,企業利潤回升。﹙路透社﹚

習近平的關鍵詞

在十九大報告中,關於經濟部分總共是2,783個字,約佔整份報告10%,比例並不算低。報告中有兩個關鍵詞,是習近平主要想向外界傳達的,也是與西方經濟理論截然不同的地方。

首先是「發展」。細心的話便會發現,儘管習近平在談論經濟,但報告中使用的標題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經濟「發展理念」而非「增長理念」。其次是「供給側改革」,其中提到「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

在研究中國的經濟議題時,很多人因為固有經驗或者知識結構,仍然習慣於從西方的經濟學中尋找理論依據,堅持「無西不經」,即不是西方模式,就不是市場經濟,不是西方的經濟理論,就不是經濟理論的教條思想。而在西方的經濟學理論中,核心就是「增長」,是經濟數據的提高。

但是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共對於經濟的看法從來不是單純的經濟數據,而是基於整個社會和國民利益基礎上的「發展理念」。比如已經成為習近平政策核心部分的扶貧,中國的政治家從來不認為國家經濟的增長,就能掩蓋所有的社會問題,在增長數字背後,仍然有大量貧困人口需要「共同富裕」,這就回到了社會「發展」理念框架之下。

同樣,供給側結構改革提出後,一些人馬上指出改革的理論基礎來自西方的供給學派。為了澄清這種誤解,習近平2015年曾在十八屆五中全會研討班表示:「我們講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西方經濟學的供給學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給學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們的解釋來宣揚『新自由主義』,借機製造負面輿論。」

按供給學派理論而言,增加生產和供給必須通過增加投資和勞動來實現,特別是投資的增加。而投資是儲蓄的轉化,所以產量的增長間接決定於儲蓄量的高低。供給學派還曾經把美國同其他主要經濟體進行對比,證明凡是儲蓄率高的國家,其生產率增長和經濟發展也相對更快。以此得出結論:儲蓄是生產增長的重要因素。但是從十九大報告中可以看出,習近平的「供給側改革」絕對不是通過「經濟刺激和投資」,而是通過「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提高供給體系質量」,這就與西方的供給學派有根本的分別。

習近平強調,要堅定深化金融改革。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強化人民銀行宏觀審慎管理和系統性風險防範職責。(新華社)

《經濟學人》的誤解

事實上,西方社會對於中國決策層如何引導經濟這一議題上,一直存在誤解。就以十九大前《經濟學人》所刊發的報告為例,報告把中共中央推動的黨組織、黨紀、反腐等重大事項視為單純的政治行為,而隨着政黨紀律以及執政控制獲得有效集中,十九大的主軸將聚焦在進一步集中政治權力,而與之相對應的便是經濟政策居於次要位置。

然而,這種「政治、經濟」二分法的簡單邏輯似乎存在極大的局限性。作為一個信奉馬克思主義的政黨,中共所奉行的是政治經濟學體系,而當中最為突出的一個特點便是以「辯證的視角」來看待政治、經濟這兩者的關係。經濟基礎會決定政治的「上層建築」,不過如果沒有政治的「上層建築」,經濟基礎也無從談起。

例如在過去五年,習近平推動諸如供給側改革、市場化改革等措施,無一不是以強化市場角色、釋放生產力為主要目的。諸如供給側改革「五大任務」、户籍制度改革、金融穩定、人民幣市場化等重大改革措施,衍生出諸如自貿區、新興戰略產業規劃、人民幣國際化等具體政策。而在推行這些政策的過程中,又有着政治上的全盤考慮。

作為決定未來五年中共宏觀政策的重要會議,經濟和政治一定是出於同樣重要的考慮,因此簡單的分出「主要、次要」是不恰當的。從過去五年的經驗來看,延續經濟領域的改革仍將是十九大期間的重要目標。通過在經濟領域的制度性改革來降低交易成本,並輔以經濟政策來灌溉經濟增長的新苗,最終帶動經濟領域的轉型升級,也是習近平在政治上做出改革允諾的保證。

因此,單純地通過二分法來區分政治、經濟領域,忽略兩者間千絲萬縷的聯繫,恐怕是對中共當前政策的一個誤讀。

此外,針對《經濟學人》提到中國經濟增速將在2018年跌破6%大關一說,作為中國經濟政策具體制定者和執行者之一的周小川有不同的看法,早前更在IMF與世銀年會演說中提出中國下半年經濟增長有望達到7%。雖然隨之而來的第三季數據僅錄得6.8%增長,但周小川敢於在公開場合如是說,背後恐怕尚存底蘊。

內地政府計劃新增1億城鎮化人口,所需用地預計為1200萬畝。(Getty Images)

中國經濟增速不會跌破6%

事實上,在今年初,受到外部經濟環境低迷、以及內部因供給側改革而投資放緩的影響,中國經濟呈探底趨勢。據中國社科院預期,2017年中國全年經濟增長率將落在6.8%之譜,這也是自2015年以來中國經濟連續三年維持在7%以下。

不過,在歷經了為期一年的「調整期」後,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正逐漸趨於好轉。據周小川表示:「受惠於外部環境好轉,2017年中國出口表現優於預期,全年貿易盈餘有望超過4,000億美元。」一般預料,在美國經濟持續復蘇的前提下,2018年中國的出口仍將保持旺盛,這將給中國經濟提供有利支撐。

此外,周小川還刻意點名「城鎮化」,作為今後拉動中國內需市場的主要增長動力。據周小川表示:「從不同口徑的測量標準來看,中國目前的城鎮化率介於40%至57%之間,這意味着城鎮化率仍舊具有極大的拉動增長潛能。」因此,若能持續透過户籍改革來釋放中國遭到抑制的經濟增長潛能,在未來幾年,憑藉着城鎮化所帶動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以及相關基礎設施需求,中國經濟增速仍能維持在7%的基礎上。

當然,如果西方的經濟學者能夠耐心看完習近平的十九大報告,就會發現,在這樣一份宏觀的報告之後,再試圖用7或6這樣的數字,去解析中國經濟向好或者變壞,只會是一種淺薄的認識。

上文刊載於第83期《香港01》周報(2017年10月23日)「中共十九大系列專題」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10月23日星期一出版的第83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