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淘寶神話不再? 優惠計算複雜限制多 網民:沒奧數底別網購

撰文:吳梓楓
出版:更新:

隨着「雙11」的臨近,相信不少消費者都正磨拳擦掌,打算在網上大掃貨。不過相比往年的拼手氣、拼網速,今年消費者如果想在「雙11」期間掃到平貨,更要運用智力。
今年電商的促銷內容紛紛推陳出新,規則更加複雜,當中包括如預售、定金膨脹金、各類滿減紅包、直降紅包、返現券及7天或30天保價政策等巧立名目的優惠細則,均令人無從入手。不少網民批評「簡單粗暴的直接打折活動已經很難見到了,買個百十元的東西,得花幾個小時研究各類規則」、「沒有『奧數』功底已不敢應戰」。

今年「雙11」購物節被批評獲得優惠的細則十分複雜。(網上圖片)

預售規則難懂限制多

今年電商的促銷規則變得愈來愈複雜,消費者如果不仔細「做足功課」,就較難獲得大幅度的優惠。當中,今年一些電商新推的「預售模式」就因公示的規則不明示,且表明不退不換等內容,而被大肆批評。據消費者王女士投訴,去年她只需把心儀的產品事先放入購物車,等到一踏入「雙11」零時就迅速下單、支付即可,過程簡單直接。惟今年卻規則生變,當她參與了電商今年新推的首波預售後,卻發現各個商家所謂的「預售」不僅規則難懂,而且限制多多。

王女士發現商家推出的預售商品都必須單獨購買,無法合併訂單,令優惠幅度並不如想像中大。例如王女士想購買數套在預售商品名單內的某品牌內衣,但因為必須單獨購買的細則,她原本幾套心儀的內衣就要分成數張訂單,而為了湊夠所需要的滿減金額,她又要分別在每張訂單中添購一些不需要的貨品「湊單」,最終變相未能省錢。

淘寶官網上正宣傳着「雙11」購物節。(網上圖片)
有網民展示自己在計算「雙11」優惠的計算草稿。(網上圖片)

各種預售券巧立名目 無標使用規則

此外,各種巧立名目的預售券限制多多,使用方法既不明示,但又只表明不同意退款。王女士表示當中以「滿599元減100元券」的預售券最為「坑錢」,這款價值9.9元的預售券只能購入屬於預售款式的貨物,選擇品種極其有限,她在諮詢商家後才得知,此預售券更只能購買同款產品,還要同顏色、同型號才可使用,網上對此負評居多。另有網民批評商家未有在預售券的頁面寫明具體使用規則,只強硬地標明「不支持退貨退款」,表明「花9.9元買的券我寧願不用了,也不想連續跳坑」。

另外,有商家又規定首300名購入優惠券的買家可再享訂金「翻3倍」的優惠,如訂金25元當作75元使用,即尾款只需付173元即可得到價格248元的產品。但商家卻不會透露首300名的買家名單,王女士質疑指:「我購買25元訂金,然而並不確定這筆錢能獲得多少實惠。如果『雙11』時,參加促銷活動的產品不是心儀的東西,或優惠力度不如預期,我只能放棄購買,這個已購入的訂金優惠就打水漂了」。

去年「雙11」投訴 逾6成為促銷優惠不實

除了上述預售的陷阱外,天貓今年又巧立名目的推出全球狂歡紅包、火炬紅包、群戰隊紅包、品牌狂歡城紅包和線下AR紅包5種優惠,每款紅包通通用法不同,不少網民坦言這些「優惠」的划算之處已不是簡單算術所能處理。去年,國家發改委在受理涉及「雙11」網購節的投訴案件中,促銷優惠不實的問題佔比62%,主要包括優惠條件限制多、優惠承諾不兌現、保價承諾不保價等。國家發改委指出在「雙11」網購節促銷中,一些商家的優惠存在「暗藏陷阱」的現象,比如限制使用地區、限制使用時段、限制疊加使用等,未能真實、全面地向消費者介紹相關優惠資料,引起消費者誤解,造成損失。

(北京青年報)

網民熱議:

「高考之後的數學巔峰,雙11!」
「因看不懂規則而省下一大筆錢。」
「腦子不夠用,規則看不懂。」
「數學不好的人,不配過雙11。」
「看了半天沒搞懂我到底要花多少錢買到的是個啥送的是啥?」
「要是我初中就有雙11,我估計早就考上北大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