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高校教師為評職稱 購買著作假頭銜成風 「獨著」售價2.6萬

撰文:李俊杰
出版:更新:

國務院辦公廳去年初印發了《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出職稱評價應摒棄從前一刀切的方式,提出不唯資歷、不唯學歷、不唯論文,試圖抑制學術造假的風氣。
然而,內媒發現,部分高校教師為職稱評審,爭相購買圖書專著的「掛名編輯」一銜頭。從內容代寫、主編掛名,再到網上代購代銷,已形成一條灰色利益鏈。

內地一些商家公然出售假頭銜。(網絡圖片)

在目前「買掛名編輯(著作的假銜頭)」風氣盛行下,主編、編者或專著作者的銜頭已可虛位以待。某位在微信十分活動的用戶「韓編輯」經常兜售假銜頭。韓編輯在微信回答《北京青年報》記者時表示,「獨著和掛名,沒有書稿都可以,費用方面,副主編最低,主編分第一、第二、第三位次不同價位,獨著最貴」。

韓編輯續稱,「每本專著的前三位主編,都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查得到,也就是上CIP(圖書在版編目)」。像韓編輯一樣的假銜頭商家,可提供各個範疇的掛名服務。

韓編輯與《北京青年報》記者交談。(網絡圖片)

部分商家在網頁廣告中言明,「很多作者評職稱的時候需要出書,但是自己又沒時間寫書,這個時候可以找到我們,我們為您尋找對應專業合適的書籍讓您在書中擔任主編、副主編或者編委,同樣能達到評職稱的目的。」

據悉,出掛名書的話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獨著則比較快。《北京青年報》發現,「獨著」售價最貴,高達2.6萬元,「第一主編」約8000元至2.4萬元不等,「第二主編」為6500元至1.7萬元。其中一家淘寶的假銜頭商家表示,國家級的書號費用要高一些,省級的費用要低一些。

「專著或教材掛名,二三流院校是重災區。好些人鑽空子,心照不宣的空子。」一位在京著名文科院校的教授坦言,另由於二三流院校沒有建立健全的學術評價機制,也就讓買假銜頭的教職員有機可乘。該教授表示,好大學的傳統文史哲的學科,不會單用論著或論文來衡量,關鍵是學術的成色和積澱,同行自有評說。

華中一所二本院校30歲的講師文濤(化名)表示,面對生活壓力和學術道德的雙重拷問,周圍很多人變得糾結,「試想一下,如果大家都花錢買論文、買掛名或者找關係,只有你一人拒絕,那樣只會受人鄙視,說你傻……從投資學的角度看,花這點錢評上職稱,一年就能賺回來,還終身受益,划算啊。」

《北京青年報》報道指,多位出版社業內人士坦言,為職稱而「攢書(即東拼西湊出一本書)」在業內司空見慣。「只要3萬到5萬元就可以出一本書,這就是著作,但著作實際的學術含金量沒人關注,甚至大量充斥着文化垃圾。」一位曾在高校出版社供職的編輯道出了「學術垃圾」源源不斷的秘密。

據悉,他曾親見某本省級地方教材先後出過多個版本,但每一個版本都掛着不同的副主編名字,一問之下才發現,很多地方院校的老師都用這本教材來評職稱。不過,各校老師掛名,還推薦自己學院使用這套教材,既緩解了出版社的經濟壓力,又為老師們解決職稱難題,但最後東窗事發時,還鬧着打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