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證《季羨林日記》用字:「日」還是「同」幾個女人?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著名國學大師季羨林的文章居然有歧義?近日,有微信公眾號發現,季羨林某篇日記中的一段,當中的其中一隻字居然有「日」和「同」兩個版本。
而這一字之差卻能謬之千里,只因這一隻字後面所連接的是「幾個女人」。

事緣近日在內地微信朋友圈廣傳一片關於季羨林的懷舊文章《深到骨子裏的高貴,是沒有身份感》,其中開篇便引用了他年少求學時的日記片段, 「1934.05.17 今天看了一部舊小説,《石點頭》,短片的,描寫並不怎麼穢褻,但不知為什麼,總容易因為我的性欲。我今生沒有別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日幾個女人。」

這句日記中「能多日幾個女人」的說法令不少網友忍俊不禁,這篇文也因而在網絡上被廣傳。

《季羨林日記》手稿。(網上圖片)

而微信公眾號「青年史學家」昨日(4日)刊文表示,有朋友向他轉發季羨林日記(1934年5月17日)中的一段文字「我今生沒有別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日幾個女人」,他當下覺得很奇怪,認為「日」是誤植,原文應該是「同」字。

於是,他展開了考證之路,找出了國內印有這段文字的三本書籍,一是遼寧美術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的季羨林《清華園日記》,二是瀋陽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由胡光利、姜永仁編輯的《清華園日記》,三是外研社出版的《季羨林全集》:

遼寧美術出版社的版本是「日幾個女人」,瀋陽出版社和外研社的版本都是「同幾個女人」。同一段文字,不同出版社居然也有分歧。

「青年史學家」接著考證日記手稿,並比對季羨林「日」和「同」的字跡。

同:

日:

最後發現,日記手稿中的是「日」字,因為季羨林寫的「日」字下面都會「封口」,而他寫的「同」字,下不封口。

「青年史學家」成功揭秘這個「開心大發現」,解開這個不知道誤導過多少人的「謎」。他認為,「始作俑者」應該出來說句話,畢竟「日女人」與「同女人」不是同一回事。

(青年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