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評半島體育外交:本質是政治意願的表達

撰文:劉莎莎
出版:更新:

今日(9日),朝鮮和韓國舉行在板門店「和平之家」舉行會談,朝鮮表示將派出代表團參加平昌冬奧會。
新華社評論稱,此番朝韓兩國又借平昌冬奧會的東風重啟會談,體育外交的順利推動,本質是政治意願的表達。

朝韓今日舉行會談。(美聯社)

新華國際9日刊出名為《半島體育外交,這次能走多遠》的評論文章,文章引述新華社駐首爾記者耿學鵬表示,雙方在會談中優先討論朝鮮參加平昌冬奧會的細節,傳遞出一系列積極信號。此外,還有兩點值得注意:

韓聯社此前報道稱,「共同入場」由朝鮮方面提出,但隨後又播發改稿,稱這一想法是韓方提出。
韓方提出了春節之際舉行離散家屬團聚並就此舉行紅十字會會談。

耿學鵬說,從這個角度來看,韓方很希望擴大會談成果,而朝方如何回應有待觀察。文章稱,目前朝鮮官方媒體未見有關兩韓會談的報道。

韓聯社指,朝鮮選手進入韓國的路徑也備受關注。韓國政府希望朝鮮代表團由陸路入境,此前並沒有這種先例。

朝鮮和韓國聯合出席2000年悉尼奧運會開幕式。(網絡圖片)

文章稱,從歷史上的體育盛事來看,兩韓曾多次出現「聯合組隊」和「共同入場」情況,被稱為「體育外交」佳話。

比如,1991年兩韓曾組成「單一隊」參加第4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時至2000年悉尼奧運會,韓朝兩國運動員更身著統一服裝、同舉一面旗幟——「朝鮮半島旗」,唱着有名的民謠「阿里郎」入場,帶來經典一幕。

2002年釜山亞運會,組委會將在朝鮮半島採集的聖火合二為一,「南男北女」成為佳話。

半島採集的聖火合一,「南男北女」成為佳話。(網絡圖片)

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高浩榮說,局勢關鍵不在體育,而在政治。體育外交的順利推動,本質是政治意願的表達。

從歷史上來看,「聯合組隊」和「共同入場」都是在韓朝關係緩和情況下發生。90年代初,朝韓舉行了多次高層對話,雙方關係大幅緩和。當年「聯合組隊」就發生在這一背景下。

「共同入場」集中發生在2000年至2007年之間。這一期間,時任韓國總統金大中、盧武鉉推行對朝「陽光政策」,並與當時的朝鮮最高領導人舉行會談,簽署系列宣言,促使半島局勢大幅緩和。

過去近10年中,朝韓關係常處於緊張狀態,體育外交陷入僵局。新年以來,朝韓兩國領導人充分表達了和平的意願,這是此次會談能夠順利推進的根本。

(新華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