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唐代宗元陵下宮1號出土 歷來發現面積最大唐陵建築基址 

撰文:鄭子健
出版:更新:

官方新華社2月3日報道,經過近一年勘探發掘,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考古工作者在唐代宗元陵發現下宮1號建築基址,為歷來出土保存最完整、面積最大的唐代陵園建築基址。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田有前主持相關項目,據其介紹:「唐陵大遺址保護項目始於2006年,去年在唐代宗元陵發現的神道石刻和下宮建築遺址,可以說是近年來在唐代帝陵考古中取得的重要收穫。」

唐代宗元陵。(網上圖片)

唐代宗元陵位於陜西省富平縣莊里鎮,依山為陵,陵園呈長方形,周長達20公里。元陵中安息的唐代宗李豫是唐肅宗李亨之子,繼位於寶應元年(公元762年),他在位期間雖然內憂外患,但收復了長安、洛陽兩京,安史之亂基本平息。

唐代國祚289年,其中有18座皇帝陵墓集中分布在陜西省乾縣、禮泉、涇陽、三原、蒲城、富平6縣,東西綿延100餘公里,幾乎與渭水北岸的9座西漢皇陵成平行一線。這些唐代皇帝過世後安息的地下宮殿,大部分都是依山而建,格局宏大,像扇子一樣環繞在唐都長安城周圍。其中唐貞陵位於陝西涇陽,唐宣宗李忱埋葬於此:

+5

基址西部被現代水渠破壞

據介紹,目前發掘的1號建築基址呈長方形,儘管西部被現代水渠破壞,但東西殘存長度仍有28米,南北進深約25米,現場清理出了大量的瓦當、筒瓦、柱礎石等建築材料。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張博介紹,經復原發現,這座建築由南北3排柱礎、東西8列柱礎構成,進深兩間,面闊7間:「雖然建築四週的散水損毀殆盡,但散水外的擋磚基本保留,這些殘存的散水和包磚遺跡為我們框定大殿建築的完整範圍提供了依據。」

新出土19處神道石刻

此外,遺址出土19處原本位於地面的神道石刻,田有前說:「新發現了石柱、石馬、鴕鳥、石獅殘塊、牽馬人,以及可能是蕃酋像的石刻。」之前,元陵神道石刻大部分或被毀壞,或被掩埋,地面僅存11件。

陜西省富平縣莊里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