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不輸出中國模式 不要求別國複製

撰文:鄭子健
出版:更新:

第54屆慕尼黑安全會議(慕安會)16日至18日舉行。分析人士指出,當前全球地緣政治和安全風險不斷升級,保護主義愈演愈烈,大國博弈加劇,慕安會成為洞察國際格局演變的重要「瞭望哨」。本屆慕安會上,歐洲安全、跨大西洋關係、中東局勢、朝鮮半島局勢等將成為與會者重點探討話題。
超過20個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約40位外長和40名防長出席本次會議。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今年將再次作為中方代表參會。會前傅瑩接受《慕尼黑安全文件》約稿,發表英文文章《在動蕩不安的世界中,堅守全球化的正確方向》,闡述中國外交政策大要,中文版授權《中國新聞週刊》於2月17日獨家刊發。

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資料圖片)

傅瑩在文中批評:「美國領導的西方世界,在冷戰後試圖以輸出價值觀和制度模式的辦法改造世界,追求全球『西方化』,結果是舊的問題沒有解決,更多新的問題被製造出來。」

反駁中國爭霸論

至於中國自身,傅瑩承認有意見認為:「中國發展強大了,就會走上爭霸的老路,對外輸出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謀求爭奪實現世界領導權,通過盤剝其他國家滋養自己的利益。」

對此傅瑩不以為然,指中美實力仍有相當差距,例如科技創新及產品研發能力,她還表示:「中國的改革開放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中國必須聚焦國內的發展和法治建設,深化改革開放。」總結而言,中國提供其中一種制度選擇,但不會強加於他國:

中國選項的出現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要強加於人,輸出模式和意識形態,我們不「輸出」中國模式,也不會要求別國「複製」中國的做法。

稱中國國防政策以防禦為本

另一方面,中共十九大宣布,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立世界一流軍隊,對此有人解讀為「確立全球霸權的時間表」。傅瑩直指:「那是一種誤讀。中國的國防政策本質上是防禦性的。」雖然中國強軍任務包括維護領土主權,以及「加強海外利益攸關區的國際安全合作」,但卻會適度而為:

中國不搞劃分勢力範圍,不搞軍事同盟和軍事擴張,不會對外陷入所謂的「戰略競爭」,將始終致力於基於相互尊重和互利共贏的國際安全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