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美重構對華聯盟 學者:國際「新冷戰」格局降臨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特朗普22日在白宮簽署備忘錄,對中國總值600億美元的入口商品徵收關稅。這是現代史上美國總統對中國開出的最大一筆貿易「罰單」,同時也標誌著美國擾攘已久的對華貿易戰正式打響。在這場關稅開徵的時間點前後,美國對中國的動作頻頻,當中包括受到中國強烈反對的《台灣旅行法》出台,加上由日、澳、印提出、美國特朗普政府也接受的「印太戰略」思維進一步發展。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IPP)學術委員會主席鄭永年便曾刊文指出,將中國充當為「新蘇聯」的國際新冷戰格局已經降臨。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正式簽署對華貿易備忘錄。(路透社)

鄭永年認為,正當中國在積極準備新一輪主場外交的時候,新一波「中國威脅論」卻來得比以往更兇猛和廣泛。西方世界和它們的盟友,包括美國,歐洲的德國,亞太地區的澳洲、日本和印度等國,一些政府官員公開出來「警告」中國,又或在民間出現反華的聲音。

類似的例子也著實多不勝數,比如澳洲總理特恩布爾曾用中文警告中國稱:「澳大利亞人民站起來了」;德國總理默克爾早前亦警告中國,不要通過在巴爾幹地區的投資,干涉在該地區實施政治影響力;「反華」最嚴重的美國更不用多說,剛通過中國強烈反對的《台灣旅行法》,又馬上對華開徵關稅。

「中國威脅論」建基於三個新「冷戰思維」上

鄭永年指出,新一波「中國威脅論」建立在西方近年來流行起來的至少三個新「冷戰思維」之上。

一是西方對中國發展過程中的政治制度抱冷戰思維,中西價值觀不同,當西方看到中國不僅沒有走西方式「民主道路」,而且發展出了自己的政治模式的時候,西方就莫名其妙地感覺到了「威脅」。二是對中國經濟制度的冷戰思維,認為今日中國的「國家資本主義」已是西方自由資本主義的最大經濟威脅。 三是對所謂中國「新帝國主義」的冷戰思維,西方既沒有能力圍堵遏制中國,也沒有能力改變中國,故較可行的選擇就是中國變成另一個「蘇聯」,這樣西方至少可以團結起來盡最大的努力遏制中國的擴張,並且也能孤立中國,和西方進行一場新的「冷戰」。

再者,一些西方國家對「一帶一路」有了新的冷戰思維,認為這是中國國際擴張主義的體現。這些互為關聯的思維加在一起,成為西方對中國發起「冷戰」的依據,更表現在各個方面,其可以說是全方位的,涵蓋經貿、安全、文化教育與人文交流等領域。

新冷戰格局已出現在不同範圍上

無疑,中美新冷戰格局已出現在不同範圍上。在經貿方面,美國已經發起了和中國的貿易戰。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對中美兩國都必然會造成重大損失。特朗普政府聚焦的是美國的經濟,為了美國經濟,特朗普政府正在採取諸多非常的舉措,尤其是貿易方面,但其對華貿易表現得更為直接而強硬,同一時間卻放寬其他國家關稅豁免。

而美國的盟友如澳洲和日本,儘管對中國的貿易依存度非常高,但他們的一些政治力量宣稱要對中國採取強硬舉措,並聲稱要作好準備為此付出「代價」。以日本為核心的新版本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起死回生,同時這些國家向美國開放,隨時歡迎美國的回歸,而宣布退出TPP的特朗普近來在這方面也開始鬆口。

安全問題困擾中國

在安全方面問題更多。中國經過這些年的努力穩定了南海局勢,但美國正在推動南海問題重新「回歸」安全議程。在核擴散問題上,因為朝鮮核問題,中國不僅面臨巨大的國際壓力(主要來自美國),而且的確也面臨日益增長的核威脅。一旦朝鮮成為核武國家,那麼中國全部周邊必將被核國家所包圍。更複雜的是,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等所有相關國家在朝鮮核問題上,和中國的利益不同,它們以各種形式拖延核危機,把壓力轉移給中國。

而針對中國的「一帶一路」,日、澳、印等國更提出「印太戰略」,而美國特朗普政府也接受了這種思路。拉印度來對抗中國的崛起是美國和日本多年來的重點戰略考慮,而隨著「印太戰略」的正式提出,這一戰略會很快進入操作階段,具體化和行動化。2017年,四國重啟「四方安全對話」(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簡稱QUAD),確保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自由開放」。「四方安全對話」更被視為亞洲版「北約」的開端。

在安全方面,台灣因素也在變得越來越重要。近來美國一直在提升和台灣的關係來制約中國大陸,台灣蔡英文當局主動配合。台灣的強硬派走上水面,他們希望中美之間陷入一場「冷戰」,相信「冷戰」局面有利於維持台灣的現狀,更有利於台灣在國際社會上取得更大空間。

特朗普正在構築針對中國的勢力聯盟。(視覺中國)

針對中國的聯盟已初步形成

同時,美日印澳又開始轉到經濟戰略層面。最近,這些國家初步達成對付中國「一帶一路」的另外選擇,即這些國家共同推出一個區域基礎建設計劃。在這方面,這些國家既有共同利益,如果合作起來也有相當的實力。對美國來說,其所擔心的是中國的一帶一路會促成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地緣政治勢力範圍,從而抗衡美國。因此,美國必須力所能及地破解這個被認為是形成中的中國勢力範圍圈。這也是美國接受「印太戰略」的理由,認為這一戰略可以維持「自由開放的亞太區」。

印度對「一帶一路」亦始終抱非常負面的看法。因為「一帶一路」覆蓋很多印度的鄰居國家,印度擔心其會被中國勢力所包圍。這些年來,印度提出「東進戰略」,積極投資建設連接鄰國的道路和鐵路。

可以預見,無論是「印太戰略」還是「四方安全對話」或者其他的組織,一旦針對中國的聯盟或者網絡形成,那麼其功能會不斷擴展,最終涉及網絡安全、外太空安全、核安全等領域。「北約的歷史就說明了這一邏輯。甚至在文化和人文交流方面,一場「戰爭」也已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