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一號將進行「太空養蠶」等香港中學生獲獎實驗項目

撰文:崔德興
出版:更新:
在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學生黃採妍(左一)、王嘉寶(左三)、鄧梓儀(左四)、梁芷韻(左五)和指導老師周穎熙(左二)向媒體展示「太空養蠶」實驗的研究成果。太空人將在天宮二號進行該項實驗。(新華社)

神舟十一號的兩名太空人即將開始歷時33日的「天上生活」。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介紹,他們將在軌完成飛行器操控、在軌試驗、健康保障、生活照料、科普及展示活動等生活和工作任務,包括「天上的生活」、「天上的實驗」和「天上的科普」。

武平表示,太空人航天時間長達33天,是中國迄今時間最長的一次航天飛行。在飛行期間,太空人將實行每周6天、每天8小時的工作制,以及天地同步作息制度;他們的食物包括主食、副食、即食、飲品、調味品和功能食品等六大類近百種;飛行中他們可以通過騎單車、太空跑台跑步等方式進行鍛鍊;通過視像、音訊和郵件等方式與地球的親友聯繫。

太空人將展開多項太空試驗

除此之外,太空人進駐天宮二號後,將展開多項太空試驗,包括首次展開中國航天飛行中的醫學超聲波檢查,檢測航天員心肺功能;他們將參與多項應用載荷技術試驗,更換空間材料製備樣品,進行太空植物栽培試驗等;還將開展在軌維修操作,進行人機協同驗證。

太空人也會進行一些科普項目。比如香港中學生太空科技設計大賽的3個獲獎項目,即「太空養蠶」、「雙擺實驗」以及「水膜反應」,太空人將完成這些實驗,幫助中小學生認識了解微重力環境中事物的狀態變化。

武平稱,太空員還將開展多項展示性的活動,比如「太空日記」、「家書載夢」、「挑戰不可能」等。

神舟十一號兩名太空人與記者見面。(新華社)
景海鵬(左)和陳冬(右)擔任神十一的太空人。(新華社)

載人航天將常態化運行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張育林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發揮了巨大帶動作用。神舟十一號的發射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將完成探索試驗階段,並在將來轉入空間站階段的常態化運行。

張育林稱,「到時候,飛船發射不像現在隔幾年發一次,而是一年發幾次,以保證航天員定期往返。」在空間站建成階段,不僅有現在以航天器駕駛操作為主要任務的航天員,還要有在軌工程師甚至遊客進入太空,以滿足社會公眾探索太空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