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號文件」連續14年保障三農:今年聚焦供給側改革

撰文:劉莎莎
出版:更新:

昨日(5日)晚,中共中央連續第十四年發布以「三農」(農業、農村、農民)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市場需求變化,以增加農民收入及保障有效供給。
專家指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2017年重點任務之一。

中共中央昨連續第十四年發布以「三農」為主題的一號文件,提出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上,透過六大方面、三大調整、三大激活,增加農民收入並保障有效供給。(資料圖片)

5日晚,中共中央發布2017年「一號文件」,題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全文約1.3萬字,共分6個部分33條。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鎖定「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文件認為,當前中國農業主要矛盾,在於階段性供過於求和供給不足並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文件指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市場需求變化,以增加農民收入及保障有效供給。

具體結構性問題有:農產品供求結構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資源環境壓力大、農民收入持續增長乏力等仍很突出,增加產量與提升品質、成本攀升與價格低迷、庫存高築與銷售不暢、小生產與大市場、國內外價格倒掛(國外價格反而比國內高)等矛盾亟待破解。

文件提六個解決方向:優化產品產業結構,著力推進農業提質增效;推行綠色生產,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夯實(加強)農村共用發展基礎;加大農村改革力度,啟動農業農村發展動力。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點評: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2017年重點任務之一。核心要求在於從過度依賴資源消耗向綠色生態可持續轉變,從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

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唐仁健解讀稱,主要目標是增加農民收入並保障有效供給;農業供給側結構要進行「三大調整」,即調優產品結構、突出「優」字,調好生產方式、突出「綠」字,調順產業體系、突出「新」字。

唐仁健指出,改革核心是調整政府和市場關係,實現激活市場、激活要素、激活主體等「三大激活」;一方面要確保增量,堅持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保障領域,另一方面要用好用活存量,做好整合和撬動兩篇大文章。

「中央一號文件」是中央每年發布的第一份文件,在1982年至1986年,以及2004年至今年連續14年,主題均為「三農」,凸顯中央重視三農問題。